系列专题:《生命中不能错过的忠告:人生的5个秘密》
虽然被我们采访的这235个人大部分都来自北美,但是他们的年龄却跨越了三个时代,并且种族、宗教信仰、文化、居住的地理环境各异。职业也是五花八门,从理发师、教师到企业老总、家庭主妇,从土著酋长到艺术家。我们从他们身上要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在我们离开人世之前要从生活中发现什么?为什么那些已经度过了大半生的老人能够传授我们如何生活的秘诀? 为什么选择六旬老人?
![第10节:与年长的人谈话的价值(3)](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4959471189.jpeg)
我们刚开始采访的时候,并没有发现60岁是一个具有转折意义的年龄。我们从年过五旬的人开始采访,大约25次访谈之后,我们三个组织访谈的人开始交流访谈心得。结果每个人都说自己注意到,在被访谈的人中,60岁以上的和60岁以下的人有很大的差别。对这个结果最好地解释就是,只有到了60岁左右的这个年龄,我们才开始回顾自己的前半生。而60岁以下的人好像仍然被束缚在自己目前的生活中,他们跳不出“现在”,还不能后退一步来回望过去。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开始相信,六旬以上的老人看来要更加睿智,也许是缘于某种神秘美妙的东西。也许在老龄和智慧之间有种微妙的联系,这种联系与人类的进化有关。也许,我们在渐入老年的时候,同时也在反省过去,以便在我们入土之前能够把生活中学到的东西传承下去。我们发现人生真谛的时候,已经年近花甲,那时,我们一边继续生活,一边回顾过去,所以60岁被称作“智慧之年”。就像波兰诗人切斯洛夫·米沃什所说:“当浮华如烟而去,想到不久将告别尘世,我心静如水。”不管是什么原因,我们不可否认,我们应该把访谈的力气用在那些年过六旬的老人身上。 这并不是说60岁以下的人少有智者。实际上,本书的假设是,我们可以在生命的任何阶段发现并且实践这五个秘密。准确地说,我们认为,任何有能力回顾过去的人都是我们的访谈目标,和他们谈话可以给我们提供看问题的独特视角。而且,人们并不一定要等到生命即将终结时才能确定自己是否找到了幸福。但是,有人在30岁的时候就表现出很幸福、很充实的样子,晚年却非常痛苦,所以我们认为,选择访谈那些步入晚年的老人是比较明智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