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节:三、底线类型(24)



系列专题:《中国企业之殇:竞底》

  但几天之后,张锐再次打电话回家表示准备辞职,老父只好第二次来到了深圳。7月17日,进入公司60多天从没请过假的张锐向主管请了一天假。晚上,他与父亲一起到小区附近散步。7月18日,张锐又请了一天假。下午2时,他告诉父亲要出去,从此再也没有回去。张锐选择了自缢这种方式与亲人告别,没留下一句话,身后只有因上大学欠下的5万多元债务。

  在张锐死后,华为方面向家属表示:华为公司的员工的确都有压力,但对于张锐来说,压力实际上远没到把他击垮的程度。张锐进入华为只有60多天,没有转正,也不能独立承担项目。张锐性格比较内向,"外人很难进入他的内心世界"。

  最后,华为人事部副部长以典型的华为立场说:"张锐选择了这条路,将痛苦留给你们,也给公司造成了负面影响,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这就是一个竞底组织对一个鲜活生命殒逝的"一般"结论,透着无尽的冷漠和冰冷,没有忘记把自己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2007年8月11日17时30分左右,在长春市国联小区,华为长春办事处员工赵炳与人在电话里争吵20分钟后,纵身从7楼跳下身亡。

  据了解,该7楼正是华为办事处。事发后,办事处迅速下令封锁消息,各主管分别通知下属员工,禁止接受任何媒体采访及公安机关调查。

  而据网友的贴子称,在赵某跳楼时,办事处正在做所谓的培训,这种培训"每周至少一次,都是在周末,强制参加,不参加的会受处罚"。 据称,赵某临终前接的电话极有可能是其主管张某打来的,张某因赵某未参加培训,在电话中严厉批评赵某,以致其过分激动,最终跳楼自杀。 网友分析,"办事处不合理的销售指标,多得不可理喻,强迫性、几乎与员工无关的会议、培训又在此次惨剧中充当什么角色呢?"

  2008年2月26日下午13时左右,华为成都研究所员工李栋兵跳楼自杀。

 第81节:三、底线类型(24)
  2008年3月6日中午12时20分左右,华为公司深圳坂田研发基地科研中心F2餐厅内,正在吃午饭的男员工张立国突然起身跃下3楼栏杆,坠落1楼砸中餐椅身亡。

  2008年6月,任正非在优秀党员座谈会上,发表《人生是美好的,但过程确实是痛苦的》,回应社会对华为自杀事件的议论,其中谈道:

  "近些年来有员工自杀,大多数是个人原因,有些进来也就一个月不到两个月左右,时间比较短。我们忽略了心理测试,对他们的心理关怀也不够。

  "整个社会的环境和氛围已经很宽容了,同性恋在这个社会上也不会受到太多的谴责和歧视!你既然有这么大的精神压力,你为什么要选择这条道路呢?你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说明你认为它是正确的,是你的追求,那你怕什么呢?所以我认为我们很多员工面对生命过于草率,实在不好,不好。特别是工作没有成绩啊,决策失误啊,走向这一步,更不好!我们有的员工的精神包袱太大,在这个进取的团队里面,落伍了就感到有点压力。"

  显然,任正非并没有反思自杀事件折射出来的华为文化问题,而是简单地将其归咎为"大多数是个人原因",埋怨他们"面对生命过于草率,实在不好,不好。特别是工作没有成绩啊,决策失误啊,走向这一步,更不好!"轻描淡写地说他们的死是由于"精神包袱太大,在这个进取的团队里面,落伍了就感到有点压力"。这正显示了"竞底者不能认错"的规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07043.html

更多阅读

第83节:三、底线类型(26)

系列专题:《中国企业之殇:竞底》  但季龙粉却总是以质量问题或货未收到为借口,拒付或拖欠货款。  如果作为一个正常的商人,在这种形势下,一定会断然停止向美国发货,并开始追讨货款,但也许是在某种"神奇"力量的作用下,长虹不断放宽自己

第79节:三、底线类型(22)

系列专题:《中国企业之殇:竞底》  另外,也有飞行员向"行政院"飞航安全委员会投诉指出,航空公司在航程八小时以上的长程航线班机,未装设供飞航组员休息的卧舖,易使组员疲劳,影响安全飞行。   一位外国籍飞行员向飞航安全委员会举报说,该

第78节:三、底线类型(21)

系列专题:《中国企业之殇:竞底》  显然,主办方出于良好目的,筹办了这次活动。但为了达到轰动效果,却用了竞底方法,没有充分考虑到人性因素,最终的实际收效不佳。  13.生理底线  生理底线就是人的生理承受极限,郭台铭的血尿哲学,挑战的

第77节:三、底线类型(20)

系列专题:《中国企业之殇:竞底》  显然,广电总局的这次会议为史玉柱们设置了新的人文环境底线,相信这也难不倒他,史玉柱肯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又捣鼓出符合底线范围的新的恶俗广告,然后迫使广电总局再次提高底线。  社会就在这样不停的

第76节:三、底线类型(19)

系列专题:《中国企业之殇:竞底》  案例:美国朗讯公司向中国电信官员行贿,违反美国《反海外贪污法》  2000年到2003年,朗讯邀请约1000名中国国有电信公司官员赴美国或其他地方旅行--这些国企都是朗讯的潜在客户或已有客户。而官员们

声明:《第81节:三、底线类型(24)》为网友醉揂尐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