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节:六、竞优和竞底,所需要的能力不同(2)



系列专题:《中国企业之殇:竞底》

  中国人虽然善于考试,但考试者的命运,永远都是出考题的人主宰的。如中国虽然是DVD生产大国,而DVD的产业标准却掌握在老外手里,他们随时可以修改许可证资费(出题),玩弄中国的生产商(考试者)于股掌之上。同样作为玩具生产大国,生产商的质检标准也掌握在欧美等国手里,经济稍不景气,他们就通过改变验收标准,抬高进入壁垒。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方向看旧问题,则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正是在形成问题的过程中,人们的思维才变得清晰,创造性才得到激发,人们才会强化、表达自己的个性,那些细微的差别才被人注意到。而形成问题,尤其是独创性的问题,最需要的是想象力和反思能力。

  只有想象力发达,才能进一步带动创造力强大。

  只有创造力强大的人,才能创造真正有价值的知识,才有真正的智慧。

  只有创造知识的人,才能竞优。

 第32节:六、竞优和竞底,所需要的能力不同(2)
  只有竞优的民族,才能在人类世界领袖群伦,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

  犹太人牢记历史,善于创新,所以在现代的各类教科书上,不断发现他们的名字,可以说,犹太民族出了大量人类的精英人物。

  为什么人们喜欢拿一个国家有多少人获得诺贝尔奖,来评说这个国家的能力呢?这就是因为,诺贝尔奖在一定程度上,指明了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拥有多大程度的竞优能力。

  而记忆力发达的人,由于不能创造知识,永远只能记住别人创造的知识。他们在世界分工中,只能从事竞优者懒得从事、不愿从事的工作,如低附加值的加工业,高污染、高消耗的行业。而竞底者从本质上说,由于善于记忆别人制定的操作规程,习惯于服从别人的指挥,也很适合于做操作工,也就是打工仔。

  中国人由于长期的思想束缚,从小强化死记硬背,因此广泛地缺乏想象力,只有短期记忆力(中国人似乎从来不能从历史长河中吸取教训,中国人的精神从未突破儒教的束缚),因此没有高水准的创造性。中国以血汗工厂为主的世界制造业,扮演的正是为世界从事低附加值打工的角色。

  从古到今,中国人只有技术,没有科学,正由于没有科学精神,所以中国人缺少改造自然的利器,而没有提升国民价值的持续有效的手段(和产生工业革命的西方人相比),因此落后的生产力也迫使中国人不得不竞底!

  中华民族以前是给皇帝打工,现在是给洋人打工。皇帝以前用鞭子、锁链、连坐法等奴役中国人,洋人现在用ISO标准、WTO框架、反倾销调查以及各种产业、政治标准(如人权大于主权、维持台海均势)来管理中国人。虽然形式变了,但实质没变,中国人还是被竞底者,因为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没有改变。

  一个民族的思维模式,就是这个民族的DNA。生物学早已表明:DNA不改变,品种就不会改变,品种不改变,命运也不会改变。兔子生来就是被掠食者吃的,即使没有华南虎,也会被西北狼吃掉,这是兔子这个物种的既定命运。

  在可预见的将来,如果不升级中国民族的文明、战略和思维模式,中国人还将长期扮演这样的被竞底者角色。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07092.html

更多阅读

第52节:七、广大读者和零友对资金管理的理解和认识(8)

系列专题:《教你如何降低炒股风险:零风险博弈》  通过系统化资金管理大幅减小投资风险。我国有大量的投资者接触证券投资的时间不算长,而周佛郎教授将真正有效的投资理论,以简易、易理解的方式表述给大家,并将全套理论最大程度地浓缩

第51节:七、广大读者和零友对资金管理的理解和认识(7)

系列专题:《教你如何降低炒股风险:零风险博弈》    零风险波动博弈理论的立论的主要思想是:  首先,以软件交易系统自动做到高抛低吸,不断锁定利润,是利用了价格波动不断获取并锁定利润,并做到无错误操作。  其次,以最优化的资金管理

第50节:七、广大读者和零友对资金管理的理解和认识(6)

系列专题:《教你如何降低炒股风险:零风险博弈》   我确信再给我几个月时间我就解套并产生浮动盈利了。另外每次进账的这十几块钱还能冲减浮亏,我每天都很开心。  有些零友质疑零风险在下降通道中是否能保证不亏,经过计算,长线严格按

第49节:七、广大读者和零友对资金管理的理解和认识(5)

系列专题:《教你如何降低炒股风险:零风险博弈》  ③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原则,这包括了不要买入多只股票和根据资金及股价来决定是否能够操作高价股的原则。  也就是说就算这只股票再好,如果我不能确定买入它后我的资金足以按照建仓

第48节:七、广大读者和零友对资金管理的理解和认识(4)

系列专题:《教你如何降低炒股风险:零风险博弈》  我来试着分析一下以年为单位的所谓长期趋势(就算两年吧),以月为单位的中期趋势(就算5个月吧),以周和天为单位的短期趋势(就算4周吧)。以上证为例,均线上来看,长期向上,中期向下,短期在振

声明:《第32节:六、竞优和竞底,所需要的能力不同(2)》为网友尐腳茚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