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节:愿景(8)



系列专题:《如何打造全球最大的私人企业:做大私企》

  在海运和农业方面,当初我们未能够制定出立足于现实的愿景,没有意识到我们其实没有能力在如此艰巨复杂的事业中获得投资胜算的把握,结果我们失败了,这就是惨痛的教训。只有在完全重组之后,该业务才扭亏为盈。新的能力被开发,导致愿景被更新。例如科氏氮肥公司和牧牛公司,就曾经是经营失利的科氏农业集团公司的子公司,如今这两家公司发展得非常成功。科氏氮肥公司把愿景重新定位为在全球范围内运营、经销和贸易的化肥公司。由于公司坚持严格实行以市场为基础的管理模式,最终实现了经修订后的企业愿景。牧牛公司也是运用MBM 模式,才把重新制定的企业愿景变为现实的。

  对于一个老牌的组织而言,制定企业愿景的过程很少是线性的。恰恰相反,这个过程是曲折反复的,企业愿景也处在不断变化的状态之中。每一个愿景在出台的同时,也种下了自我毁灭的种子,这就是创新和破坏的结果。

  尽管愿景会随着时间而变化,但是组织还是有必要形成一个得到大家理解和支持的共同愿景。所以,整个组织的各个部门必须有效沟通,讨论已制定的企业愿景。全体员工了解了公司的愿景以及创造价值的方式之后,就能够集中精力在愿景上,并分配好优先级。共同的愿景能够指导角色、职责和要求(Role, Responsibility & Expectation) 的制定。每一个愿景都应该回答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努力做些什么?"以及"我们将如何做?"我们的企业愿景必须指导我们的一切行动。行之有效的愿景是组织取得长期成功的源泉。

  有些人天生就是贵族,那是因为他们品德高尚,才能出众。

  There is a natural aristocracy among men. The grounds of this are virtue and talents.

 第44节:愿景(8)
  --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

  托马斯·杰斐逊(1743-1826),是与华盛顿和林肯齐名的美国总统。他生于弗吉尼亚一个富裕的家庭,大学时就读于威廉与玛丽学院(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 ,并于1767 年在弗吉尼亚获得律师资格。1769 年,他当选为弗吉尼亚下院议员,并积极参加独立运动,而且代表弗吉尼亚出席大陆议会。他两次当选为弗吉尼亚州长,还担任过美国驻法大使。

  托马斯·杰斐逊是美国独立运动的积极领导者和组织者,并且还是《独立宣言》的起草人之一。他前后从事政治活动达60 年之久,在美国人民的心目中是一位伟大的英雄。杰斐逊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家,主张人权平等、言论、宗教和人身自由。杰斐逊任总统期间,美国从法国人手中"购买"了路易斯安那地区,使美国领土扩大了近一倍。他还派遣远征队西行,使美国的西部边界伸向太平洋海岸。他在执政期间进行过一些民主改革,领导了反对亲英保守势力、争取保持资产阶级民主的斗争,起了积极和进步的作用,为美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准备了条件。

  杰斐逊好学多才,兴趣广泛。他是土地测量师、建筑师、古生物学家、哲学家、音韵学家和作家。他懂拉丁语、希腊语、法语、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他还对数学、农艺学和建筑学,甚至提琴等感兴趣。被人们称之为天资最高、最多才多艺的美国总统。杰斐逊一生著述很多,涉及问题很广,后人为纪念他,出版了他的文集共20 卷。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07124.html

更多阅读

第5节:‘愿景‘是既不会变弱也不会停止的

系列专题:《实现人生梦想的秘密力量:心跳的人生》  "愿景"是既不会变弱也不会停止的  奋进的鼓声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本杰明·布卢姆(Benjamin Bloom)教授调查了120位体育明星、艺术家、著名学者等在诸多领域崭露头角的人物

第63节:自我超越(8)

系列专题:《21世纪的管理圣经:第五项修炼》  愿景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愿景能做什么。  把握创造性张力,能够改变人们对“失败”的看法。失败其实就是一种不足,它显示了愿景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失败是一个学习良机,它能够澄清人们

第43节:愿景(7)

系列专题:《如何打造全球最大的私人企业:做大私企》  从科氏工业集团的企业愿景和纷繁多样的业务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我们认为自己受到的是能力的限制而不是行业或产品的限制,这一点在目前更具代表性。  在科氏工业集团,企业愿景的

第42节:愿景(6)

系列专题:《如何打造全球最大的私人企业:做大私企》  一种观点的形成需要经历深入、系统的全球性研究工作。我们要研究产业的历史渊源、技术力量、竞争状况、客户状况、适用法律和进入壁垒,以及这些因素发展变化的新情况,然后分析该

第41节:愿景(5)

系列专题:《如何打造全球最大的私人企业:做大私企》  例如,20 世纪70 年代,有人问处理大量信息的技术人员,将来他们会使用何种计算机时,70% 的人声称将会使用IBM 的主机。但是,我们当中有谁能想到信息技术会发生如此惊人的变化呢?几十年

声明:《第44节:愿景(8)》为网友嗜酒孤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