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一位女经理人的成长手记:我的IT五年》
第十四章大蒜大蒜快出苗 受《一生要做的99件事》的启发和感染,部门决定大家一起做一件事。做什么事呢?正巧那天分享到“播种一次,收获一次”,有人提议说: “要不我们一起种大蒜吧?既不需要土壤,也不需要施肥,只需要每天换水就可以了。” 立马有人质疑: “能行吗?” 她笑着说: “当然能行啦!种大蒜既简单又环保。如果,”她诡秘地再一笑,说,“大蒜出苗了就是蒜苗,我们种植出来以后拿到楼下饭店去炒盘回锅肉。该是多么的美味啊!” 我们都哄堂大笑起来,情不自禁地被她感染了,好像回锅肉就在眼前了似的。大家都说:“好,好,好!” 第二天,就有同事拿来大蒜和一个菜盘。大家七嘴八舌地研究了一番,没想到看似简单的事情其实谁都没经验。有的说要剥掉大蒜的外皮,有的说不用,争论不下的时候,有个同事建议说: “要不,一部分的蒜剥掉,一部分的蒜不剥试试?” 也只好这样了,于是几个人开始七手八脚地给大蒜去外皮,有个同事不无幽默地一边剥一边对大蒜喃喃自语: “蒜兄弟啊,脱掉外套咱们才能长出更好的头发呢。不要怕痛啊!” 我们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清理好了以后怎么把大蒜放在一起又成了一个讨论的焦点,有的人建议随便摆放在盘里就好了,这个提议立马遭到大家的反对,一不美观二太拥挤,影响了它们的发育怎么办?有个同事还意味深长地说: “这样会影响它们各自的发展的。” 一席话笑得我们岔了气,纷纷点头称是。 另一个同事建议说: “要不把它们围成一个圆吧,中间放上水,这样又整齐又有空间。” 大家都说好,由一个同事动手开始摆放。却又发现另一个问题:这些大蒜有的能把它竖起来,有的却因为太小或者长得不规则竖不起来。怎么办?正在大家议论纷纷时,有个同事悄悄出去了一趟,回来时手里拿着一根不知道从哪里找来的铁丝。这样能行吗?大家都不无狐疑地望着他,他自信满满地说: “能行!这样所有的大蒜就都能排好了。” 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好将信将疑地把大蒜交给他处理了。只见他很利索地把大蒜都穿到了一起,看上去还真是又整齐又漂亮。有个女孩子悄悄地嘟囔:“这样它们才会痛呢!” 大家哄地一声都笑开了。 大功告成,大蒜放在盘里被摆放在了部门的柜子上。我们安排每人照看大蒜一天,其实也就是早晚负责换换水,而且还要做好记录,把观察到的大蒜的变化和自己的感受都记在专门为种植准备的日记本上。我们准备等蒜苗成盘菜那天,一边吃着蒜苗炒回锅肉一边分享各自的种植心得。 于是我们的工作安排中又多了一项。每天早晚,都会有同事去给大蒜换水,搬到能晒到太阳的位置;午休时,几个同事围着那盘蒜观察成长状况,总有人念叨: “快点长吧,快点长吧。我们要吃回锅肉啊!” 这样的念叨总是让大家的笑声阵阵。引来其他部门诧异的眼光,有人问我们在做什么,就有同事不无得意地告诉他: “我们在种菜!蒜苗炒回锅肉,吃过吗?那可是十分美味的哦!” 说得就像我们已经吃到了似的,哈哈。 可惜种植没有成功,都是一群没有经验的家伙,也就是瞎折腾白费工而已,但这个过程却大大丰富了部门的业余生活,也在我们的集体生活中留下了长久的回忆…… 当时我们每位同事当值时都有记录大蒜的成长日记,现在看来,每一篇都写得那么生动有趣,仍然让人回味无穷。

小感悟:当大家齐心协力在为一件事而努力时,这个团队的凝聚力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就体现出来了。所谓团队精神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