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节:上下级之间的相处



系列专题:《一位女经理人的成长手记:我的IT五年》

  第十一章上下级之间的相处

  事情缘由还是因为我调职以后心浮气躁,对一些事情太大意了。

  自从我从深圳分公司调离以后,每天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可以说连一个谈心的朋友都没有。每天早七晚九都在公司,也没有机会接触外面的人,更别说谈恋爱了。用青岛分公司的一位经理(也曾经是我深圳分公司的同事)的话说:

  “像我们这样工作性质的人谈个恋爱连一起吃个饭的时间都没有,更别说经常见面,快别耽误人家了。”

  那时候每天的时间确实很紧,我住的地方就在公司的对面楼上,过一条河南路就是公司。每天就是下楼上班,上楼回家。其实下一条中山路不到50米距离就是繁华的商业街,我却一个星期也去不了一次,我曾经开玩笑地说:

  “我去一趟中山路就跟进趟城似的!”

  这样的日子虽然是充实的,也是枯燥的,主要是精神上的枯燥。我也需要朋友、需要调整,外面的人没有时间交往也无法轻易相信。在和部门同事接触过程中,有个小女孩似乎跟我很投缘。说她小,是因为她比我小了差不多快一轮了。关于部门她曾经跟我提过一些建设性意见,部门一起外出活动时我发现彼此的兴趣爱好都差不多。比如都喜欢逛精品店,都喜欢小玩偶,都喜欢聊天,都喜欢美食。她在部门也算老员工,工作上也属于不需要经理操心很自觉的那种,偶尔也能起到一些带头作用,对同事又比较热心,是一个热情开朗的女孩。那段时间总监也跟我说要有一两个能团结在身边信得过的人,我就不由得想到了她。我想如果平时能玩到一起,那工作上的配合一定也差不了。

  我开始在工作之余约这个女孩子吃饭逛街,我自认为分得很清楚。工作之余我们在一起逛街也好,吃饭也好,我很少和她谈工作,我觉得这样她才不会有心理负担;工作上我自认为对她和对其他同事是一视同仁的。对她的工作也是该批评的批评,该指正的指正,该表扬的表扬,该激励的激励。就在我为自己的处理得当自鸣得意时,却不知道她在部门中早已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她觉得她是迫于我的“淫威”才做24小时跟随的,部门的人认为我对待同事有失偏颇,觉得我是想把她当部门的小密探。一些看似正常的事情在他们看来都是偏爱和袒护,现在想想也难怪他们会这么认为。也许我自己不觉得,实际上当同事们认为我们之间的私下交往过密时,平时在部门里对她的微笑和关注在别的同事看来就会是不一样的。而且使得同事们对她避而远之,深怕有什么不愿意让我知道的事被她透露给了我。这让她的处境也十分尴尬,对我的私下邀请又无法拒绝更无法坦言相告实情。那段时间我却浑然不知,直到后来公司要选拔外派经理时我力荐她,更让一些同事认为我就是喜欢阿谀奉承的人,有两个同事还因此对我的为人大加抨击。后来我们三个又因为公司变动机缘巧合一起走到了另一个公司共事,我仍然做他们上司(我做总监他们做经理),他们开始正面抵触我,对我肆无忌惮地发难,我才知道那些宿怨是怎么形成的。所以说这个错误是无可挽回的,教训也是极其深刻的。后文我会详细讲到。

  和上下级之间尺度的把握,一方面来自于深圳那个同事的教训,另一方面也来自于我的上司——过去的经理、现任的总监——的榜样!这里不得不说说她和同事之间的交往。

  在深圳的时候她给我的感觉是特别能玩,特别能和同事打成一片,经常带着部门到处吃喝玩乐。那时候我刚进部门,还是个初出茅庐的新手,一开始的部门聚会我很少参加,后来工作顺利了才逐渐参与的。她从不强求,愿去的就去,不愿去的也不勉强,偶尔有重要的活动她也会要求全体一个都不能少。因为当时活动的费用大多是AA制,所以总有新人或者家庭比较窘迫的同事不参加,她对这些都了然于胸,也从不刻意要求他们。后来部门奖金越来越多了,不需要大家AA时她开始要求大家全部参加,但也总有一两个不合群的同事找种种理由不参加。从没见她跟我们说过这些不参加的同事的不是,相反我们会觉得这极少数人没有集体主义观念,每次都是由我们极力去游说。那时候刚踏入公司还很混沌,现在想起来她这么做再妥当不过了。可惜我当时缺乏观察和总结,造成后来我在带部门过程中虽然效仿她也有借聚餐或外出活动加强部门凝聚力的举措,但有个别人不去时,我就心态失衡地勃然大怒,即使不在同事面前提及,也会在心里对这个人心存芥蒂,觉得他没有团队精神,不以小我成全大我。心态真是极度的不端正,也和同事之间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误会,这是后话。

  后来她先行调往青岛,过了一段时间把我和另一个同事(都是女孩子)也调过来了。作为一个分公司的总监,这样做必定有人认为是她要发展自己的核心,其实在职场政治中这也无可厚非。我接任一部,那个同事接任三部,在和我们的相处中她也算做到一视同仁,也许别人不相信,当我们中的一个和别的部门撞单时她甚至会私下让我们作出让步。那时候三部经理总是很委屈地对我说:

  “人家不知道的还以为总监总偏向我们,其实我们因为曾是总监的部下反而要作出很多让步。”

  虽然如此,我们作为她曾经的部下不让她为难的状况下虽然会为自己的部门利益极力争取,但一旦发现她左右为难,我们也总是默默地让开了。那时候总是想,她也很不容易,一个女孩子要管理这么大的公司,还要应付那么多人,我们不帮她谁帮她呢?

  我到青岛之前她是一个人住在一个小套间的出租房里。有一点是我在职场中坚持的原则,再怎么样也不和下属住在一起,所以在烟台我一个人住着套二的房子。到青岛后好巧不巧地也找了个套二的房子,正好她的房子快到期了,就问我能不能住在一起。当时我有些犹豫,不和下属住在一起是为了避免工作上的不便,和上级住在一起呢?公司的人知道了会怎么看我?住在一起肯定会有生活上的一些小冲突,会不会影响到工作呢?我犹豫不决却又无法拒绝,只好答应了。

  住在一起后,我们之间的生活跟很多同居一室的女孩子一样,有磨合,有适应。但总的来说,我们的同居日子还是很愉快的。我喜欢做饭,她喜欢收拾房间,所以家里基本上是我负责厨房,她负责打扫。每天下班后,我们轮流值日一个人奔家蒸上饭,另一个人奔超市去买菜。晚上临睡前,我们会坐在阳台上,对饮一杯葡萄小酒才互道晚安。其实我们都不胜酒力,但听说这样很美容又助于睡眠,呵呵。每到周末,我们或者会结伴出去逛街,或者各忙各的,生活倒也单纯快乐。

 第60节:上下级之间的相处
  我有一个习惯,每隔一段时间就喜欢单独待上一阵,静静地想自己的心事,那时候常去的是香港路上的美日咖啡和八大关里面的朗园酒吧,经常一坐就是一天。也曾经毫无目的地跳上一辆公交车,随它拉我到哪个不知名的终点,然后再换乘另一辆。或者去码头坐轮渡过大海,到对面的黄岛再坐回来,一边享受着海风一边观赏着海景。这样回到家中已是疲惫不堪,然后就早早地蒙头大睡,为第二天的工作养精蓄锐。至于她呢,也经常是不知踪影,但我们从来不向彼此打听什么。和她在一起,心里是非常轻松。

  也许别人不相信,我们在公司时俨然是上下级的工作状态,但一到家,我们极少聊到工作上的事情。工作就是工作,生活就是生活,在这一点上我们不约而同地达成了一致。

  后来她母亲从家乡过来照顾她,在生活上我也顺带得到了无微不至的照顾。我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那段时间,我们真是过上了神仙般的日子。不仅如此,我们还把其他经理约到家里。曾经一度家里每天高朋满座,要多热闹有多热闹,也顺带缓和了经理和经理之间,经理和总监之间的紧张气氛,可以说一举多得。

  小感悟:管理过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掺杂个人感情在里面,无论是爱情、友情或者亲情。所以也曾经有人说亲密的两个人不能轻易在一起共事,否则不是工作受影响就是感情受影响。也许这有些绝对,但我个人是比较反对夫妻店或者兄弟连之类的合作的。

  像我们这样的工作性质想要有工作之外的休闲是不太容易的,时间和环境都不允许,所以基本上没有太大的空间。一天24小时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和同事待在一起,和同事轻松愉快的相处也是对工作最大的调整和放松。不过作为管理者,即使想要“亲民”,也有一个关键点:尽量避免单独和一个下属经常在一起,否则在工作时即使公正的事也会被认为有失偏颇。把握了这个关键点,任何时候“亲民”和工作都会两不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07398.html

更多阅读

第60节:“新国有化”的危险(1)

系列专题:《为民代言解读金融:陈志武说中国经济》  第Ⅱ篇国富民穷之忧  “新国有化”的危险  本篇来源:2008年2月16日《经济观察报》,记者李利明。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成就世人公认。但是,因为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各种

第27节:同事之间的沟通准则

系列专题:《迁升宝典:优秀员工必备的10种能力》  同事之间的沟通准则  有一段时间,人们经常讲述越战结束后一个士兵的故事——  他打仗回到国内,从旧金山给父母打了个电话:  “爸爸、妈妈,我要回家了!但我想请你们帮我一个忙,我要

第40节:网络之间的竞争(14)

系列专题:《突破传统的新思维:在平的世界中竞争》  你也许会想,在一个平的、数字化连接的世界,机器会解决所有问题,可以优化网络和全面设计供应链。但是,要消除这些问题,应对现代网络的复杂状况,更加离不开传统的信任和个人关系。  传

第39节:网络之间的竞争(13)

系列专题:《突破传统的新思维:在平的世界中竞争》  因此,等待网络反馈的信息对成功至关重要。协调员也需要监控环境以预测变化。协调员需要增大和重塑网络以响应这些变化。在平的世界中,公司的实力并不是等同于公司拥有的全部资产和

第38节:网络之间的竞争(12)

系列专题:《突破传统的新思维:在平的世界中竞争》  其中的一些技术经过了长时间才发展到目前的阶段,就像重要的支持资源(如大学、风险投资基金)的形成一样。这就意味着尽管物流和通信成本在持续下降,集群仍然有继续存在的理由。除此之

声明:《第60节:上下级之间的相处》为网友知识改变命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