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高效能人是怎样炼成的:认真胜于能力》
但是工人们在建筑施工的时候,对贝聿铭的这些要求毫不在乎,随意改变水流的线路和大小,搬运石头时不分轻重,在不经意中"调整"了石头的重量甚至形状,石头的摆放位置也是随随便便。看到自己的精心设计被无端演化成这个样子,难怪贝聿铭要痛心疾首了。 上面三个故事中,决定成败的、造成质量上重大差异的,都是因为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认真"或是"不太认真"。 在技术日趋进步、分工日趋精细的现代社会,要想出色地完成一件工作、一桩任务,都离不开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精神。无论个人的成长、企业的成败乃至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认真"二字。认真,可以说是21世纪的核心竞争力。 所以,当看到国内企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的种种差距,究其根源,只不过是因为国人对待工作不够认真负责,不够精心细致而已,在发现了这一点后,我们还能坐得住吗?
![第4节:认真,点石成金的魔杖(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504616090936.jpeg)
其实,早在上个世纪,鲁迅先生就批评说:"中国四亿人生着一种病,那名称就是马马虎虎,不医好这个病,是不能救中国的??应该学习认真,除去这一味药外,没有别的药了。" 然而,直到现在,"认真"还是没有成为全体中国人的日常习惯。鲁迅先生开的这味药,许多人早把它忘得一干二净,毫不心疼地把这剂"良药"倒掉了。多少国人,内心尽管强烈渴望成功,却忽视了获得成功的法宝-看似再简单不过的"认真"二字。 比如,现在很多成绩优秀、智商过人的大学毕业生苦于找不到工作。很多已经找到工作的"职场新人",则苦于无法向企业证明自己的才能,甚至时常遭企业辞退。这当然是很可惜的!其实,无法展示自己才能的原因,就在于对待工作不够认真。 很多年轻人都有"心高气傲"的毛病,觉得自己的工作太渺小,"不值得太认真"。然而,就在一次又一次"不值得太认真"的自我纵容下,一次又一次放任成功的机会从身边溜走了。反而是那些资质平平、努力苦干的"老实人",往往易于超越才华横溢的同辈,成了令人羡慕的职场新星。 而那些国内知名企业,必定是最讲认真的。海尔、五粮液、一汽等企业,他们认真管理和认真操作的程度,足以令一些"自由"惯了的人感到不寒而栗。 认真,是走向卓越的基础。这一点,我们绝不能怀疑。 因为,认真的人,都会本着追求完美、不出差错的态度,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地对待每一件事。工作绝不会在他的手中延误,文件绝不会在他的手中积压,各种差错绝不会在他这里发生。所以,他们能把看似乎简单的事情做得不简单,能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