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高效能人是怎样炼成的:认真胜于能力》
第一章 认真,点石成金的魔杖 一位伟人曾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 认真,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一种决定性的力量,也是一种可怕的力量。 也许是因为"认真"二字我们听过太多次,反而忽略了它的价值和重要性,有些人甚至厌烦与"认真"有关的所有"说教",有些人总梦想着找到一条不劳而获的捷径。然而,从古至今,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靠马虎和敷衍就能成功的。不仅如此,马虎和敷衍正是"失败之源"--无论是一种重复了千万次的日常工作,一个技术上的细节,还是一位陌生的新客户,只要稍微有些不认真对待,加倍的恶果就可能"回报"我们。 而假如我们踏踏实实静下心来,比别人多认真一点点,竞争力便会从这一点点认真中产生。认真与不认真,其结果是截然不同的。认真,是成功的真谛,是点石成金的魔杖! 一副被倒掉的"良药" 让我们先来看三个真实的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上海地铁2号线的"终生遗憾"。 上海地铁1号线是由德国人设计的,与中国设计师设计的2号线比起来,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然而,当2号线投入运营后,其运营成本却大大高于1号线,至今没有实现收支平衡。原来,两线地铁只有一些"小小的差异"。 比如,上海地势只高于海平面一点点,雨季时建筑物容易受淹。德国设计师考虑到了这一点,便在1号线的每一个室外出口都设计了三级台阶,挡住了雨水。而2号线没有这些台阶,每逢下大雨,必遭雨水倒灌,因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再如,德国设计师在靠近站台约50厘米处铺上金属装饰,又用黑色大理石嵌了一条边。这样,当乘客走近站台边时,就会有所警惕,停在安全线以内。而2号线地面全部用同一色的磁砖,乘客很难意识到已经靠近了轨道,地铁公司不得不安排专人来提醒乘客注意安全。 诸如这样的"我们怎么没想到"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是德国的设计师比中国设计师更聪明吗?显然不是,问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和用心的程度。 第二个小故事,让我们看看日本人近乎"变态"的认真。 有人说,日本人做事认真到了极端苛刻的地步。餐馆洗盘子一定要洗七遍,少一遍都不行。据报道,日本宾馆领班培训中国员工时,给大家做了一个亲身示范:他把宾馆卫生间的抽水马桶洗干净后,从中舀了一±水喝掉,然后说:"就按这个标准清洗!" 日本的厕所,可以用一尘不染来形容。此外,大商店和地铁站里电动滚梯的扶手,也都擦得干干净净,你可以放心地触摸。列车的玻璃、扶手和座位,也都是整整齐齐、干干净净,没有一点破损的。这种精神放大到产品技术层面,如索尼的电脑产品,尼康的影像产品,索尼爱立信的通讯产品,丰田、本田的交通产品等,每一样世界级的品牌,都是日本人"认真"的产物。
![第3节:认真,点石成金的魔杖(1)](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504699462265.jpeg)
第三个小故事,是关于建筑大师贝聿铭的一次意外的"败笔"。 著名的华裔建筑师贝聿铭认为自己设计最失败的一件作品就是北京的香山宾馆。这座宾馆建成后,他甚至痛心到从来不去现场看一眼的地步。 实际上,在香山宾馆的建筑设计中,贝聿铭对宾馆的里里外外,包括每条水流的流向、水流大小、弯曲程度都有精确的规划,对每块石头的重量、体积的选择都有周详的安排,对宾馆中不同类型鲜花的数量、摆放位置都有明确的说明,可谓匠心独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