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化学术推广专题(三):处方药请“入地”



  何为渠道?何为终端?

  渠道下沉的水位线在哪里?终端掌控的“抓手”是什么?

  什么时候要下沉?什么时候找“抓手”?

  ……  

  只有清晰的定义渠道和终端,才能有效地掌控渠道、把握终端。  

  什么是终端?

  产品到这里就到了头了,下一步就是进肚子了,这才叫终端,所以花钱买药的消费者才是真正的终端。  

  什么是渠道?

  从厂家到消费者的中间部分全是渠道。  

  在竞争的压力下企业最常见的两种做法就是上天和入地,上天是努力开发新产品向上竞争技术领先,入地是渠道逐级下沉直到终端直到掏钱的消费者。  

  处方药也要做到消费者吗?当然!  

  但不是每个企业、每个产品、每个阶段都要做,而是早晚摆脱不了这个局面。事实上很多外企以前和现在都在做。目前国内企业很多产品也应该做。先行半步者可能会占尽优势。  

  产品丰富,信任危机,医患矛盾,网络信息等等诸多因素使得消费者越来越说了算。所以,即便是你的渠道现在还没有下沉到底,你的终端还没有做到老百姓,那么也要记住:那是早晚的事。  

  我之所以如此划分渠道和终端,是因为二者有一个本质的区别:渠道是靠钱来推动的;而我所谓的终端不是靠钱来推动的,是靠治疗需求来拉动,靠建立信任来保障的。在营销上要用不同的办法。我举一个例子:比如四大家族的青霉素销售。  

  青霉素面临的问题有三大类:

 专业化学术推广专题(三):处方药请“入地”

  一类是产品老化,面临高级抗生素的竞争;一类是内部销售管理的问题;最后一类是四大家族之间的青霉素竞争,降价和变相降价是常用的手段但是谁都不敢降太多。   

  这三类问题导致青霉素面临很窘迫的局面:盘子很大,对企业贡献非常大,销售随便下降几个点企业就很难过;放弃青霉素生产不太可能,不现实,因为现在卖好几个亿;继续加强力量做大又没有好办法。  

  但是在我看来,青霉素面临很大的机会:第一、国家一直在呼吁防止抗生素滥用,对一个有感染的病人原则上先用低级抗生素能防止抗生素耐药,符合医学观点;第二、青霉素很有效,尤其是对儿童、年轻人或者农村不太发达地区的人们,因为他们感染次数少、用抗生素次数少、还没有耐药;第三、青霉素是全球著名经典药品品牌,关于青霉素的传奇故事一大堆,每个故事都能让人听得心驰神往,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极佳;第四、企业虽然也面临渠道管理的很多问题,但是一来渠道功能都很健全(没有铺不到货的地方),二来渠道逐利的本性决定了只要终端好卖渠道就愿意卖。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我认为青霉素营销的关键突破口是做我所谓的终端,做患者教育,让老百姓认识到一得病马上就用“高级的好药”不但多花钱,实际还是害自己,因为如果现在为了小病用好药,以后再得了大病就没有好药救命了。如果老百姓都愿意用青霉素,品牌竞争力强了,对渠道的博弈能力也强了,你还解决不了渠道的问题吗?你还用拼价格吗?所以,终端一拉动,很多问题迎刃而解。  

  对终端消费者的本质认识:

  不怕买贵的,就怕买贵了;

  不想买便宜的,是想买占了便宜的;

  没病的时候要钱不要命,有病的时候要命不要钱。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08033.html

更多阅读

绩效管理体系设计方法要点(三):KPI指标设计的思路探讨

     应用平衡计分卡(BSC)原理,将KPI指标分为:财务类、客户满意度类、运营类和学习、发展类指标。实践过程中,企业所设计的指标往往集中在运营类指标上,对其他几类指标,往往重视程度不够,KPI指标体系不够完整。  KPI指标分配上,企业往

管理专家赵梅阳谈职业与人生(三):简历

系列专题:个人简历上学伊始,笔者就开始思考人生问题,特别是上了大学以后,就开始系统思考很多职业问题。十多年来,从没间断。其中包括“成功就业、休闲人生、激情创业、我心飞翔”四大主题。笔者曾经在2010年,进行系统整理,再次发表。2011

职业与人生(三):简历

系列专题:个人简历上学伊始,笔者就开始思考人生问题,特别是上了大学以后,就开始系统思考很多职业问题。十多年来,从没间断。其中包括“成功就业、休闲人生、激情创业、我心飞翔”四大主题。笔者曾经在2010年,进行系统整理,再次发表。2011

市场营销管理哲学 营销哲学研究系列(三)

营销哲学研究系列(三):仁与不仁 三论陈光标事件中本质与目的的关系 《中庸》说:“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力行近乎仁,全力实践,就接近仁慈。慈善是最明显的仁慈,陈光标在全力实践。如何实践得更符合仁的本质,通过本质来表现

集团管控(三):管控审视,八大视角

集团管控所采用模式,不论是三分法(战略管控、财务管控、操作管控),还是被发展的二代管控(治理、控制、宏观管理),或者其它望文生义的管控(管理、控制),均可以用这八个视角来审视。在很多场合,我们并不一定要用一套很完善的理论来武装自己,即使

声明:《专业化学术推广专题(三):处方药请“入地”》为网友壮志凌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