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丹被外界描绘成一个公民幸福指数最高的穷国家,我一直特别好奇,前一段我和马云几个朋友专门花了五天时间到不丹去考察了解,寻找幸福的踪迹。
我们拜访了不丹的国师(现第五任不丹国王的老师),一位穿着民族服装,手提电脑的现代学者。他毕业于牛津大学,是一名哲学博士,不丹传统文化的神秘气息与西方文化的现代气息同时存在于这位长者的气质中,给人一种很特殊的磁场,让你去想深入与之探讨。他的学生即现任不丹国王是剑桥大学毕业。在不丹,国师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国家发展委员会主任,相当于副总理,同时兼任很多其他高级职务。
这次拜访,国师专门给我们做了一个报告,专题研究《国民幸福指数与国家的生存环境》。他主要讲到经济发展和社会价值观与国民情感、文化、环境怎么保持平衡,让我们本次拜访者非常兴奋,因为他是运用西方社会学的先进方法以不丹国民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的实证、数据、实验搜集、分析而得出的一些有效的、可量化、可支撑的幸福指数模型。比如一个人在一个月内如果生气在26次以上就感觉不幸福。通常我们也在研究幸福观问题,比如提倡和谐社会,但“和谐”二字还是较模糊,光讲了科学发展观,尚没有数据支撑和数学模型来界定。
马云当即就做了一个决定,邀请国师来中国转转,也给以我们更多的启发。我们现在做的生意也好,企业也好,大到社会环境,小到我们的企业社区,除了为客户提供物质层面的满足,如何更关注到社会价值观伦理和情感层面,这个话题非常有意思。
经济发展是不是必然带来幸福?这个问题一直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一个哲学问题,更是一个经济学伦理问题。不丹是一个63万人的国家,人均GDP1700美金,这一个国家只有两架飞机,主要吃辣椒和咸菜,大部分人都吃素,且大部分是农业人口,基本物质条件很差。不丹非常重视他们的文化,也强调文化的独立,因为国家太小,一旦开放,可能很快会被外来文化吞没。为了保证在喜马拉雅山脉中的不丹能在发展中保持自己的文化,他们不主张广泛外交,甚至对文化、旅游都有限制。不丹谢绝背包客,每天最多接待三五千名客人,且每个人至少要交两百美金才能去。另外,他们强调要渐进式发展经济。
可当我们离开不丹,回到曼谷转机,所有的观念又再次改变了:物质还是很重要,在不丹每天吃得不好,瘦很多,大家洗澡,走路都觉得很不方便,据说他们在九年前才有电视看。不丹可能算是一个极端,物质比较差,精神、文化比较好,实际上北欧一些国家更值得关注,物质和文化两边平衡得比较好。这次探索带来的命题就是,和谐社会的建立,我们应该去做一些个案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