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变更对青啤的影响,绝没有想像中那么乐观。
2009年1月和5月,比利时英博先后宣布将其手中青岛啤酒(0168.HK,600600.SH)的港股股份,卖以朝日啤酒和福建首富陈发树。前者买下青啤2.62亿股,约占总股本的19.99%,后者则以2.35亿美元受让了青啤9164.1342万股,约占总股本7.01%。
有人认为,此举为青啤“深化了民族品牌形象”,或视其为青啤重夺行业第一宝座的新机遇,并乐观地认为朝日啤酒和陈发树能为青啤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从AB、英博到现在,每次青啤的股东变更,都伴随着一次有关“中西合璧、琴瑟和鸣”的猜想。
然而,也有不少人给青啤泼冷水。按他们的说法,在此次交易中,青岛啤酒是被动的。股份卖与不卖,卖给谁,都不是青啤说了算的。这次股东变化对青啤则是弊大于利。
坊间认为,英博抛售青啤是为解巨额外债的燃眉之急。2008年英博以520亿美元收购AB后,由此而背上了450亿美元的债务。与陈发树交易之前,英博还以18亿美元将韩国第二大啤酒酿酒公司Oriental Brewery出售给KKR一家附属公司。
可见,英博确属走投无门。CBCT品牌营销机构董事长李志起说,英博在中国虽与不少啤酒制造企业有股权关系,但大多是控股或全资。根据协议,英博无法获得青啤的控股权,因此在急需套现时,便选择了价值较高却控股无望的青啤。
如果说谁占了便宜,也无非是野心勃勃的朝日啤酒和自诩要当“中国巴菲特”的陈发树。国泰君安分析师胡春霞表示,朝日啤酒在中国市场发展一直不顺,参股青啤后,朝日定会依托青啤的渠道发展自主品牌。而陈发树是个纯粹的财务投资者,其在零售及矿产行业的经验很难对青啤有所帮助。
与两位买家的得意相比,青啤多了些许遗憾。从2005年AB参股后,青啤一直追求“学习合作伙伴生产管理经验,进一步向国际化迈进”的梦想。然而,短短两三年中,青啤与AB一边磨合,一边还要在控股权问题上较劲。至于经验交流,并没看上去那么美。2008年英博收购AB后,其对青啤的帮助还远不如AB。眼下,磨合期未过,股东又变,这让青啤离最初的梦想更加遥远。
此外,从中国啤酒业竞争格局看,股东之变也让青啤多了敌人,少了盟友。更重要的是,在“资金不足”等根本矛盾未能解决的情况下,青啤重夺第一的梦想仍然“不靠谱”。
“最大的不利是青啤和英博及旗下品牌由既竞争又合作,变成了完全竞争。”胡春霞说。目前英博在中国不仅有百威,还有珠江啤酒28.56%的股份及哈尔滨啤酒全部股份,并拥有雪津、红石梁、双鹿、KK、金白沙、金龙泉等多个区域强势品牌。这意味着,在诸侯割据的中国啤酒市场,青啤一下子多出了一帮纯粹的竞争对手。
最大的对手仍是2006年便抢了青啤老大宝座的华润雪花。一位熟悉青啤的酒业专家说,青啤与华润雪花的产能已经相差200多万吨,要赶上这个差距相当于要再造一个青啤。而2008年,华润雪花的市场销售额又首度超过青啤。
“华润是金钱开道,看准了就大举并购。而青啤受资本掣肘,在扩张及收购上相对放不开手脚。”这位业内人士认为,青啤前两年的“修炼内功”多少也是无奈。“眼看华润雪花攻城略地,它能不急吗?但如果扩张能力逊于对手,也只好在内功上多下功夫了。”
如今,青啤的股权变更并未帮助其解决核心问题,与华润雪花的资金实力差距依然明显。“华润雪花也有软肋,快速扩张后一定会遇到整合问题。相反,青啤开始进入加速扩张期,竞争格局仍有变数。”胡春霞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