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我探访了尚德在旧金山、阿里巴巴在硅谷的办公室。这两家公司行业并不相关,巧合的是,我去时正逢他们都刚搬到更大的办公新址:家具很新,有的角落还乱着,很多工位虚位以待。
哎,这年头能在美国看到搬新家、要扩张的公司,可不容易。要知道,全美4月份的失业率已升至将近9%,而加州、硅谷的失业率更超过10%。
我不太相信这只是种“巧合”,尚德和阿里巴巴,是我这趟去美国去探访的“唯二”两家中国公司,就刚好巧到搬家都同时?
我以为,更多的中国公司,知名的不知名的、大企业中型企业,眼下都在美国筹划着类似的事:在当地扩张。另一个现成的例子就是我几天前在巴菲特股东大会上看到的比亚迪。现在它正在美国寻址建厂、为其电动车E6做一系列测试,目标是让E6于2011年在美国上市。
曾经,北美尤其是美国市场被不少中国企业视作全球市场的最高峰巅:那里是全球最多500强的大本营,那里有高昂的劳动力成本、成熟而苛刻的市场游戏规则,有见多识广的消费者与客户,那里的商业环境看似市场优先实则保守力量强大。这些对体弱幼小的中国公司来说,每一道都是断难逾越的门槛。所以十多年前海尔在美国建厂、直接向美国市场输出品牌,被普遍认为是在完成不可能之任务,而事实也的确证明,这个路径不算成功。
现在,地球变了。昔日的喜马拉雅山正在以看不见的速度降低、降低,局部的雪山冰川甚至已融化。有视野感的企业家,早都在寻觅与琢磨大势起伏带来的资源新组合与市场新机会。
比如新能源。在政府补贴、金融政策优惠、技术投入、消费者教育等方面,美国都在发力,有可能成为全球下一个最大的新能源市场。尚德、比亚迪等闻风而至正当时。而比亚迪值此时机能有机会被伯克希尔相中,是踩上了一块通往美国市场的极佳跳板。
而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企业,现在则是硅谷最大的招聘公司,正在那网罗一批工程师,网到人后要么留在当地,要么输送回国。中国互联网企业在本土虽然成功,但模仿多创新少、有市场本领缺技术研发,现在硅谷的低迷,给了有企图心的中国公司一个打捞人才的机会。除了“捞人”,今年开始,阿里巴巴在美国还会启动一系列的品牌推广工作,要让更多美国中小企业知道阿里巴巴是何许人也。事实上,“国际化”是马云为阿里巴巴未来三年定下的一个主调,单一倚重“中国制造”的中小企业客户,阿里巴巴的增长有限、风险加大。
于是这次,我们真的到美国了。此前,我们也到过美国,但那时的到达方式大都是通过放在沃尔玛货架上廉价的“中国制造”,我们不认识消费我们产品的张张脸孔,他们更不在乎这些廉价产品背后的制造者是谁。这就是从前繁荣而经典的中美商贸关系:我们制造他们消费,我们再把换回来的小钱存起来攒成一堆。——众所周知,过往的相处模式已无法持续。
但新的共生方式并不能天然生成。
这些把市场与品牌搬到美国的中国企业,其股东、员工、客户、政府与社区关系皆在美国化的中国企业,能不能成为良好的“美国企业公民”(就像跨国公司这么多年在中国努力成为“中国企业公民”一样)?无疑,它们还有大量课程要学习、难关要克服。
我看到,几十年来在美国当地储存下来的优质华人资源(主体在30-50岁,不管是工程师还是商人或者政界人士),是帮助中国公司真正认识美国、进入美国的天然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