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期专栏中,我对未来的中国企业家精神做出了两种假设。一种是,他们拥有大量中国和世界所需的革新思想,并以大胆的想法和执行力超越其他受传统束缚的全球竞争者。另一种是,他们即使殚精竭虑,也并未解决我们所希望的经济转向问题。
如果中国不满足于“世界工厂”的角色,那么中国的企业家能通过创新来推动全球产业价值链的提升吗?
如我们观察到的,中国企业家的典型特征是 “迅速”。相对于这个简单的标签,“迅速”特征背后的原因更值得深究。
事实上,中国企业家非常擅长遵循已有的模式,对其进行改进以获得新机会,并用新的方式表现出来。
这一惯用方法可以用“复制”一词概括,但更为准确的描述也许是,他们更像是“改进家”而非“创造家”。这种特质在低收入人群的市场中有相当大的吸引力,然而却不可能作为经济转型的根基。
虽然研究调查表明,中国年轻人具有浓厚的创业兴趣,但他们在创业过程中产生的风险厌恶以及面临来自家庭的压力并不在少数。此外,由于一些海归人员的回国创业也被统计在内,因此实际上本土创业的总人数仍然有限。
一项来自清华大学和世界银行的名为《谁是中国的企业家》的研究调查*指出:中国式的企业家精神最有可能在上一代已开展创业活动的家庭中得到继承。
考虑到家庭认可在中国社会中的重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家精神的大规模发展。另一方面,机会主义创业在中国备受争议,而这在硅谷模式中已司空见惯,它意味着更少冒险盲动、更多风险意识的创新。
我们也认识到,中国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网络基地,其网络正朝着更安全的关系发展。但正如我在之前专栏提到的,“硅谷网络的特点是开放,人们可自由访问大量信息,从而促进创新。”相反,在中国,网络相对封闭,信息只在相互信任的个体中流动,人们通过“专有信息”的转移,发现已有的最先进的技术并加以利用,提高其效率。中国的公司非常重视“实用主义”,但显然他们在创新和创造方面并不让人完全满意。
我在瑞士洛桑管理学院的同事和好友Katherine Xin教授、Winter Nie教授在他们合著的新书《中国制造》中指出,私营的创业企业通常规模较小,能力有限,无法在更大的舞台上发挥作用。他们更多专注更低的成本和相对更熟悉的本地市场业务。大多数很难发展成大规模企业,只能在国内市场运营。
如果仅仅依靠旧有的发展惯性,中国企业家将不可能充分发挥改变世界的潜能。目前问题的关键在于,该在多大程度上沿袭这样的老套路,抑或是我们应该改变头脑中固有的中国式创业观念了吗?
下一回,我将描述一些中国的明星创业企业,如百度、阿里巴巴、灵图、晶能光电等,并对照传统模式来分析他们的成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