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的项目)退不出去,新融来的钱又要投很多新的项目,手上要管理的项目越来越多。”陈浩禁不住倒起苦水来。陈是联想投资的一名创始合伙人。今年是联想投资成立的第9个年头,联想投资累计投资的项目有70个以上,IPO的有8家,并购退出了9家,手里还有大批的项目。去年联想投资又刚融了4亿美元的第4期基金,并在年内完成了六七个新项目的投资。“我们基金的投资人也会说‘快到期了,还有两年、三年,你们得注意把钱收回来’。”陈浩说道:“IPO大门一关,我们也承受着压力。”
在国内,VC收回钱的最通常方式是所投资的企业IPO,VC通过二级市场卖股票退出。现在看来,这条路基本被堵死了。去年9月份,国内中小板市场就几乎没有上市的企业。境外的资本市场在前年的11月、12月份就因次贷危机而受到影响,此后又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基本也是IPO停滞的状态。大家都在等待。陈浩告诉记者,联想投资有4-5家企业原计划在2008年和2009年上市,现在他们把IPO时间表延后到2010年和2011年。相应的,一些计划海外IPO的企业也暂停了上市的准备工作。“前面花的(钱)那没办法,花就花了。后面不能再做。(为IPO而请的各种中介机构)什么都是钱,每天都是在投钱。”计划国内IPO的两家企业则继续在做上市准备工作。
陈浩感觉到资本的寒意是在2007年年底。彼时,联想投资所投资的企业有2家准备在美国资本市场上市。陈说道:“那时资本市场的问题已经出现。”最终这两家企业选择了IPO。现在看来,这种选择是明智的。那是联想投资这一年多以来在美国资本市场的最后两个IPO项目。“如果那时他们不选择IPO,那就得2年以后再说了。”IPO市场的起起落落是VC/PE们难以预料的。“你投资的时候,永远不能判断市场是好还是不好。投资人一定要做好各种准备,企业不能IPO怎么办?”方源资本的合伙人赵辰宁说道。
联想投资已经让企业做好了各种准备。“我们每一个公司在上市过程中都做了第二种准备,并不是说冲不上去就死了。”陈浩说道。这些企业在上市过程中分成两个团队,一个团队筹备上市,一个团队照常做业务。“上市走的怎么样,业务就怎么配合。”此外,企业做的准备还包括:“预备上市需要花的费用”、“万一上市条件不成熟或者是价格不好怎么办”,以及“备选的上市地点”等等。最重要的恐怕是:“公司发展战略跟上市进程结合,根据情况及时调整”。因为有些公司的发展战略,是定在上市这个前提上,希望用上市募集的资本做一些并购,或新业务的开拓等等。
仅仅做这些准备还不能解决问题。“对企业来说,上市是一个募集资金的手段。如不能很快上市,它的资本结构、融资需求和融资的方式等方面可能会产生现实的问题。”方源资本的合伙人唐葵说道。这时候,最容易出现状况的是那些过去不注重现金流管理的企业,或者过于冒进和只考虑短期利益的企业。当然,也有些企业可能是所在行业特点就是对资金需求特别大。这时往往需要企业家有“自救”的准备,比如去贷款或再进行一轮私募。去年,千橡互动在IPO未成功后,从日本软银那获得4.3亿美元的私募。千橡互动也是联想投资所投的一家企业。陈浩笑道:“我们没有想到。他们比那些在同时期上市的企业募集的钱还要多。
当然不是每一家企业都有千橡互动那样的好运气。很多时候,陈浩还得帮旗下资金困难的企业去找钱,甚至再投钱进去。这种“帮忙”并不完全根据企业的需要,更多的是根据联想投资的投资回报考量。
除了为企业考虑外,投资人还有自己的小九九。比如IPO的退出渠道受阻后,投资人有时不得不寻找并购退出的渠道。选择这条道路时,投资人一般需要跟企业家多做一些沟通工作。“大多数中国企业都有这种急于IPO的心态,很多企业家仍然认为IPO是企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里程碑。”赵辰宁说道。联想投资已经有好几个并购退出的案例,比如智联招聘。陈浩的心得是,要给企业选择那种看重并会继续看重该企业团队的并购方,而不是出于消灭竞争对手进行并购的并购方,同时也要让企业理解并购也是一个好的选择。
种种“未能IPO”的打算,最不可取的恐怕是“对赌协议”。方源资本和联想投资都表示自己基本不跟企业签订对赌协议。“那是一把双刃剑。”陈浩说道,“最坏的结果是,它会导致投资人跟创始团队的对立,也很难真正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很多这种投资者跟创业者之间的斗争最后都是两败俱伤。”在唐葵看来,这种对赌协议对冲基金经常采用,它们就是冲着企业IPO而来,当IPO不能如期进行时,各种问题就集中爆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