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为那三单买卖——百仕通、摩根士丹利以及某货币市场基金的投资指责中投,这种立场已经过时了。如果新近的一则市场传闻为真,那么手持2000亿美元的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算是得以翻身。有媒体引述消息人士的话称,2008年,中投公司在愁云惨雾的资本市场里获得了约100亿美元的盈利,按其注册资金2000亿美元计算,回报率为5%。
这是个微妙的数字——按照这一回报比例,中投去年的盈利刚够冲抵自身成本。中投的资本金来自于财政部发行1.55万亿元特别国债所购的官方外汇资产。2007年11月,公司董事长楼继伟曾在北京某论坛坦言,中投每年的资金成本在5%左右。
不亏不赚,中投已经开始养活自己。放眼全球主权投资机构,没有坏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了。就连持续保持了20年不败纪录、平均年回报率13%的新加坡淡马锡控股在去年4月到11月的8个月内也亏损了近390亿美元,资产缩水幅度达到31%;而来自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的一篇报告,更是毫不掩饰对海湾国家外汇储备基金和主权财富基金的悲观,推算他们在2008年共损失约3500亿美元,为其总资产价值的27%。
在设立之初,为了坐上全球资本牌桌,中投连续几笔大规模投资都投向了华尔街市场,也因没能预料到华尔街大厦将倾而饱受国内舆论诟病。百仕通、摩根士丹利的股价跌得毫无起色,另一只获得中投54亿美元投资的美国Reserve Primary货币市场基金,也在去年9月份因雷曼兄弟的崩溃而跌破净值。
市场对中投的指责主题似乎也仅限于这几笔。在去年与美国J.C.Flowers共同成立一只40亿美元的私募股权基金时,中投已经学会了牌桌上的某些掌握主动权的玩法。中投要求,J.C.Flowers作为基金管理人也向这只私募基金投入10%的自有资金,以确保其承担更多的责任与风险。
如果将此前几笔投资视作全球资本圈的“入门费”,中投最有价值的收获反倒是认清了方向——包括本国在内的新兴市场成为中投的新趣味点。在今年初中资银行遭到境外战略投资者大幅度抛售的时候,楼继伟公开表示,中投早从去年9月就开始通过旗下中央汇金公司在二级市场持续增持工行、中行、建行的股票,相关市场操作仍将继续。而此前不久,他以“没有足够勇气”为由,表达了当下对入股海外金融机构的机会将无动于衷。
同时,中投已有意脱离浮夸的金融衍生品,去关注自然资源、固定收益和地产领域。传言有,中投协助中铝向力拓投资、联手国内银行竞购AIG亚洲寿险业务、牵头竞购AIG航空租赁部门(ILFC)等。今年2月,中投团队前往澳大利亚与澳洲铁矿石开采商FMG探讨了配合中国实体企业收购其铁矿石资产的可能性。中投网站上,也正在招聘全球房地产和基础设施相关投资人员。这家主权投资机构似乎在逐渐锤炼另一种打法:低调且务实地配合本国实体企业进行并购。
1月中旬,在香港举办的亚洲金融论坛上,中投公司公关外事部总监王水林强调,中投为价值投资者,投资纯粹为财务目的。而实际上,在过去18个月受到全球金融和经济动荡的严重冲击后,流动性紧缺的各国市场对主权财富基金背后政治含义的审核已经远没有那么苛刻。背靠一个正在崛起、对世界并无敌意的中国,中投已经可以不太回避自己的主权色彩。无论市场环境如何,中投的使命不会动摇:在商业化运作的基础上,更主动地融入到国家战略当中,合力使中国在本轮崛起中实现经济、政治与软实力相结合的帕累托最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