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出台近两个月以来,据报道,各地上报项目的总投资额已超出10万亿元,而投资所涉及的领域,几乎都是以政府和垄断性国有企业为主。
一个饱受争议的事实是,4万亿投资的重点是基础建设领域,占中国经济70%多、解决了95%就业的民营企业,从中分食的甚少。
钱从哪里来?怎么监督使用?民营企业的机会在哪里?4万亿是滚雪球还是一锤子买卖?
(杨婧)
在4万亿提振内需的庞大计划中,钱从哪里来?
4万亿大部分砸向了基建领域,监管问题如何解决?
民营企业能不能分享到这块大蛋糕?
这次救市计划是否具有滚雪球效应?还只是一锤子买卖?
李森(化名)
某国有企业集团高管
钱从哪里来不是大问题。政府可以搞赤字财政,这没有问题。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只能选择投资。投资能不能拉动内需呢?肯定能拉动,关键是押宝到基建,能不能持续,这才是真问题。
如果基建项目仓促上马,那腐败问题一定会出现。很现实,经验教训也历历在目。而这些基建行业又是相对比较密闭、商业秩序不太清楚的行业,一定程度上就是政府监管自己,监管起来不难才怪。
谁都不会否认,支撑中国经济增长力量是民营经济。政府一定要启动一些实质性的措施给它们,否则中国经济3-5年后不乐观。比如说,我原来修一条普通的铁路,让千八百个农民工有就业机会。但现在是高速铁路,大部分是机械作业,连带着就业问题解决起来会很难,拉动内需成为空谈。
我的结论很悲观:不可能产生“滚雪球”的效应。中国政府要像关心国有企业那样关心民营企业。修高速铁路、机场和高速公路,这种做法只能拉动GDP,只能带动几个基础行业的发展。其二,政府的作用会越来越强大。
康树春
中国国际海运网CEO
这4万亿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13亿人民存在政府金柜中的血汗钱或私房钱。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但相对于整个中国的财富数值、GDP数值、大中小企业的数量和企业在目前情况下对资金的渴求,4万亿仅仅是杯水车薪.
中国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是经济建设的主体?还是经济建设的“管家”?此次4万亿挥金补虚,如同要用吊车去抓万吨巨石来堵湍急的壶口瀑布,其结果可能是劳民伤财。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失去科学的运作,任何问题都是监管无法解决的。
民营企业需要的不是救济,而是政策和环境。4万亿的投资,会使更多的民营企业变为弱势。面对大的生态性格局变化,我们要做的不应是救死扶伤,而是因势利导,改善民生环境,升级产业结构,提高全民幸福指数。
人为用资金拉动内需,其结果可能产生不了“滚雪球”的效应,也不是“一锤子买卖”,可能会破坏经济生态结构,出现社会畸形变异,再花4万亿也无法挽回。
郭桐(化名)
某地方银行信贷部主管
4万亿钱归根到底是老百姓的钱。其中一部分来自于中央政府,一部分来自于地方政府,第三部分可能银行融资。地方政府的钱来自于哪?地方税收。地方税收大部分又是来自于和房地产有关的各种税、拍卖土地款项。
中国有七成以上,甚至更多的老百姓就业是由民营经济提供的。基建占GDP的比例达到50%以上,而消费占到GDP的比例却很低,所以说,还不到监管的问题,而是从根本上4万亿的投资应该像美国一样,机动、灵活、见招拆招。
关键是据预测,4万亿可带动18万亿,这其中会有央企及更多企业参与机遇。民营经济会不会越来越被边缘化,有这样的趋势。也可能民营企业在商业游戏里越来越没话语权,甚至失语。但是不能一概而论。
每个人都希望4万亿是一场“滚雪球”式的提振经济的全民运动。而不是一锤子砸下去,后来就无声无息了。很早就有经济学家提出经济增长转型的问题,就此看,4万亿不会带来直接的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