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摒弃偶像崇拜者,均被视为犹太人”,犹太圣典《塔木德》中的金句突然变成了诅咒。2008年12月10日,面对金融风暴下巨大的赎回压力,70岁的犹太人麦道夫向儿子袒露了自己摒弃对道德的敬畏、维持数十年的投资管理“庞氏骗局”。
500亿美元,麦道夫用刷新纪录的方式向金融史上的行骗先烈们“致敬”。他甚至可能取代庞氏骗局的创始人庞兹成为这种行骗模型的新代言者。1919年开始,查尔斯·庞兹虚构了一个子虚乌有的投资模型,向投资者保证可以在45天内获得50%的高额利润,实际上则用筹集的新钱给旧投资人提供回报,用以维持滚雪球式的集资。短短几个月间,庞兹便使4万人被骗,金额达1500万美元。这场阴谋持续了大约一年便败露,庞兹本人也因此锒铛入狱。
如果说金融机构们挨个倒下是源自监管规则不够完善,那么麦道夫的前纳斯达克交易所主席身份则暴露了华尔街现有监管的执行盲区。类似的盲目信赖也发生在18世纪的法国密西西比,法国的主计长和监督长约翰·劳鼓吹其手下印度公司的股票的红利与公司的真实前景无关,极力刺激民间投机,另一方面又利用掌控的皇家银行发行货币以维持股价上涨的需求。这种无度的做法随后引发的高通胀,导致印度公司股价暴跌。在股票崩盘中倾家荡产的法国人认定约翰·劳是头号骗子。他不得已逃往比利时,9年后客死他乡。
同样发生在18世纪英国的“南海泡沫”骗局的教训更为直接:不要轻易相信政府本身。拥有英国南海贸易特权的南海公司对市场疯狂造势称,南美洲有数不胜数的金矿、银矿与香料。但在公司股价虚高之后,恰恰是政府官员最早开始套现出场。大泡沫破裂后,损失惨重者中还包括著名的科学家牛顿,他的亏损为2万英镑。
危机与骗子现形总是相伴发生。在1929年全球经济大衰退发生前后,英国企业家哈崔同样也有伪造股票、发行未经授权的股票的作为,这被一些人认为是摧毁投资者对纽约股市的信心、导致股市大崩盘的导火索。
但只要资本市场还在,就无法奢望麦道夫事件成为人类金融史甚至本轮危机中最后一场骗局。不过,这些在泡沫中现形的骗子的正面价值在于提醒那些被虚构的瑰丽回报迷住的投资者们:投资明星光环之下的阴影往往更为黑暗,在盛世繁华里保持一丝理性警醒,切莫轻信权威。
回到这些骗子身上。神啊,如果可以,请把包括麦道夫在内的、道德底线被贪欲掩盖的诈骗者们罚至南极轮值扫雪吧,他们着实需要冷静一下,重新想想心中的道德律,与头上的星空。
(蔡钰)
经济大泡沫中的赌徒
约翰·劳
苏格兰人,18世纪欧洲金融家,1719年著名的法国密西西比股市泡沫制造者。约翰·劳宣布其股票的红利与公司的真实前景无关,他这种深奥莫测的说法鼓励了民间的投机活动。印度公司的股票的面值从1719年4月的500里弗尔,半年之内被炒作到18000里弗尔,而后崩盘。
哈崔
英国企业家。1929年9月20日,公众发现哈崔原来是个一流的大骗子,他伪造股票、发行未经授权的股票。有些人认为这项丑闻破坏了投资大众对纽约股市的信心,同时也是1929年股票大崩盘的导火线。
哈里·耶尔
英国南海公司负责人,1720年南海股票泡沫制造者。哈里·耶尔和他的伙伴通过不断编造各种利好消息,南海股票从每股120英镑涨到了将近1000英镑。受1720年6月法国密西西比泡沫破裂和英国“反泡沫法案”的执行,南海泡沫破灭,一个月内跌幅为63%,南海公司被强令改组。
查尔斯·庞兹
意大利裔,庞氏骗局的发明者。1903年移民美国,1919年实施庞氏骗局。短短几个月间,4万人被骗,金额达1500万美元。事发后,庞兹被判刑9年,刑满后被驱逐出美国。1949年,庞兹穷困潦倒,病死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医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