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运营商的取胜之道是抢先成为“个性化电视和视频通信”的后起之秀
[文]胡泳
北京大学副教授
40多年前发明的IP网络,今天发展达到顶峰,试图一网打尽所有服务,但由于核心技术的缺陷,导致一条漏网大鱼:高品质视频应用。
随着Skype的成功,最近互联网上又出现了Joost和Vudu等视频应用热潮,过去下载一部电影要等一个晚上,如今只要几分钟。但是,这些新技术仍然只是过渡期的临时措施。因为,上述的视频应用存在一些潜在的障碍:
首先,不论下载时间快与慢,都是将视频当作电脑文件处理,这种非实时的传输方法永远满足不了大规模视频通信业务的需求。其次,下载与播放不一致的非实时传输方法永远需要本地硬盘,导致终端成本难以下降。视频通信要求发送与播放严格同步,不快也不慢,无需储存。一旦视频通信技术有了实质性突破,网络发生从文件到流媒体的质变,非实时的传播方法就会成为多余。
在多媒体服务中,单项视频应用所占用的数据量是文字应用的1000倍以上。简单计算得知,只要10%的人使用高品质视频服务,所产生的视频流量将可达到传统服务总流量的100倍。换言之,未来若能普及多媒体服务,则网络中流量几乎都是视频。因而,未来消费者需要的将是视频网络,而不是大部分人想像中的电脑网的延伸。与PC和IP等“桌面技术”不同,电视网是一种“客厅技术”,两者的本质差异在于近距离操作(其核心是信息)相对于远距离观赏(其核心是娱乐)。
一个大规模流媒体处理与传输的新市场亟待开发。上海电信业的资深人士高汉中先生注意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即信息的价值与其所需比特不成比例。一家银行全年所需比特量未必抵得上一场高清晰数字电影的比特消耗,一个小学生随便在网上浏览图片所需的比特常会大于一个政府部门日常所需。简言之,娱乐、消费、享受等人性化交流常常需要高品质的视频表达,占用极大的带宽。他把这一现象归结为比特需求性定律:“网络中信息所需的比特量与其体现的价值成反比。”
这一看似简单的发现,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未来网络发展的趋势不是简单的带宽增加,更重要的是网络承载的信息量不断向流媒体倾斜。进入21世纪,一个以娱乐为核心的新市场正在孕育成熟,以视频流媒体为主的新的网络技术将影响每个家庭。这一新型网络既像互联网一样允许用户自主搜索海量节目,同时又具有广播电视一样的画面品质和电信网一样的零延迟的切换速度,还是一个在安全上可以高枕无忧的网络。
未来几年电信业面临有史以来最大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第一,IP业务在电信数据量中占主导地位,传统电话业的比例将变得微不足道;第二,视频点播业务在多媒体数据量中占主导地位,传统的广播电视将变得微不足道;第三,未来宽带网的主要数据量集中于提高人类生活品质的娱乐性消费享受,而传统的信息交流、功能性业务将变得微不足道。注意,这并不是说电话业务、广播电视和传统信息业务会消亡,而是预测新业务会更大。
纵观人类通讯网络历史,从纸张网络(邮局)开始,依次是短消息网络(电报)和语音网络(电话),直到今天发展出文档为主的计算机网络。明天的目标必定是影像网络。新兴运营商的取胜之道是抢先成为“个性化电视和视频通信”的后起之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