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列不甚舒服的“后IPO生存”样本会给商界带来什么提示?
文 | 李岷
不能免俗,也来个年终回顾。我注意到,有一个关键词可以把《中国企业家》在2008年所作的几个封面故事串起来,那就是“后IPO生存”。
年初,我们以瑞银中国投行主席蔡洪平为封面人物,做了《当IPO神话已成往事》;年中,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那张蹙着眉头的脸出现在我们的封面上,说他的“IPO之悔”;进入多事之秋,朱新礼突然将上市仅一年半的汇源股权悉数售予可口可乐;然后接下来就是蒙牛蒙尘——如果说人们将三聚氰胺事件跟资本市场鞭打“快牛”联系起来还有点生硬,那么到年底,另两家海外上市的明星公司:百度和分众相继爆出大新闻(参见本期报道)——我们却可认定,百度和分众遭遇到的问题与挑战,跟这两家公司在上市后没有调整好自己的发展节奏与管理模式有直接关系。
据说,上世纪90年代,台湾商界最流行的一个现象是上市后翌年,公司业绩一塌糊涂,原因是前一年的报表美化得不遗余力,上市后就原形毕露,而在股市不振的日子里,这样的情形更加严重。有人将这称为股市上的“樱花现象”。
在这里,我想把“樱花现象”这个概念借来一用,来概括一些公司在风光IPO后的1-3年出现的发展动力不足、创新基因衰退、战略管理文化各方面出现的失控现象。这样的“樱花病”,跟那种美化上市前报表所致的“樱花现象”,还有所不同。
那么这些明星公司的“樱花病”因何而起?可能有两点是值得总结的。一是资本市场在放大公司价值的同时势必也会放大公司缺陷,这是资本的客观效应。但过去一段时间,人们往往只留意到“市值时代”流金、光鲜的一面,却忽略了公众化、高PE值对公司方方面面更高的要求。本来在私公司状态下可以慢慢解决、按自己节奏解决的问题(可能也不是致命的问题),但资本市场不会给你时间和余地。汇源应该算是内地民企里质地不错的了,但一上市,管理、人力资源方面的局促感在短时间内就暴露无遗,而随之而来的资本“霜冻”效应也一如当初对企业的追捧那般剧烈,可令“樱花”立时凋谢。
另一点,从主观角度,也是人们经常关注到的,是上市后的企业家忙于应付增长的压力,却失于对公司基本面的关照。每个上市后的创业家,都要经历一段“天人交战”。失去定力的,可能就会掉入深渊,像俞敏洪、李彦宏等人,还在痛苦煎熬中。
那么这些“后IPO生存”样本会给商界带来什么提示呢?
首先,正如一位所创公司还未上市的老总所说,业界会更客观、平衡地来看待IPO这件事,甚至有些企业家会想是不是非得上市不可?当然,那些被VC推动的公司,不上市很难,但企业家可能要对上市的时机更准确地把握,上市不但要为融资计,也要看公司的治理、管理模式是否到了时机可以跟公众化对接。
其次,越是资本癫狂之时,企业家越当沉静、定心,回归到对企业基本面的关注上,而不是跟着资本高低起伏的指挥棒走。这不是说对资本喜好与要求不闻不问。在学习跟投资者相处的功课中,很重要的一项是学会管理投资者预期。
当然,超脱一点说,人们也不必为那些选择退出(被收购)的新兴上市公司过于感慨甚至伤感。有进退、买卖,才有所谓“生意”,毕竟企业家可以凭着IPO后的退出多一种选择,手握大把现金,海阔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