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掀起远方一涟海浪 掀起收购新一浪?



新浪会陷入到新一轮的股权争夺战中吗? 

新浪CEO曹国伟笃信:不会。因为他手中有杀手锏——毒丸计划。这是曹国伟曾给觊觎新浪者设下的天堑。尽管新浪的股权散落一地,但要取得绝对控股权绝非易事。 

然而,新浪合并分众的户外数字广告业务后,坊间揣测:新浪会不会引狼入室?因为新浪向来就为好事者的争夺之地。从“中关村教父”段永基到吴征,从陈天桥到复星系掌门人郭广昌,各路资本大佬几闻腥而动。 

眼下就是不争的事实:复星已尾随分众即将进入新浪。在合并交易宣布后的第三天(12月24日),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突然宣布复星国际近一个月内已吸纳了分众传媒13.33%的股份,一天后增持到了16.78%。 

新浪目前的总股本约为5600万股,加上期权完全摊薄后约6000万股。合并后,分众约占新浪股份的45.7%,占完全摊薄后的44%。由此推算,复星曲线获取了新浪约7.38%的股份。这距离新浪最大单一股东FMR基金的持股量(8.34%)相去不远。 

这难道不是典型的“黄雀在后”?尽管郭广昌一再声称没有兴趣谋求新浪的控制权和董事会席位,但是这么迅猛的突袭难免不让人生疑。而且,由此所引发新浪高管层变动的猜想更是层出不穷。曹国伟深受传闻缠绕。“如果新浪要换CEO,要么就是我不想做了,要么就是(我跟)董事会不和。”曹国伟对《中国企业家》说。 

但是,新浪已是风声鹤唳。“未来新浪自身的股权走向将势必会引起更多的猜测与关注。”易凯资本CEO王冉在博客中写道。 

分散的股权 

新浪上市八年多来,围绕新浪控制权的争夺就从未中止过,究其原因在于股权过于分散。这种分散的股权结构成于新浪创立之初。新浪的前身四通利方得到四通集团的初始投入500万港币,四通因此获得了79%的股权,管理层占21%。上市前的几轮私募,大量风险投资的涌入,让新浪的股权开始走向分散。创始人王志东的股份就不断被稀释到上市前的6%。彼时,有评论“搜狐是张朝阳的,网易是丁磊的,新浪是谁的?” 

2001年,时任新浪董事长段永基决定出手更换管理层,但苦于其掌控的四通电子(0409.HK)所持新浪股权无法形成相对多数,于是段找来盟友吴征。段吴联手,通过一系列运作帮助段永基成为新浪最大股东,迫使王志东出局。随后,段永基不断减持套现,原本相对集中的新浪股权又开始变得分散,这给了外界一个机会。 

2005年2月18日,盛大网络董事长陈天桥在二级市场买入新浪19.5%的股份,加上新浪和盛大共同的机构投资者AXA、摩根士丹利等暗地对盛大的支持,盛大对新浪的话语权一度超过了38%。但陈天桥没想到,新浪的管理层却对他充满了敌意。时任CFO曹国伟提出一份“毒丸”计划。这让陈天桥倒吸一口凉气:若有投资者持有新浪股票比例超过10%,那他若要增加持有超过0.5%的比例,那么其他股东将有权以半价购买等量的新浪股票。 

僵持了一年时间后,陈天桥的资本大棒终究没能敌过新浪管理层的强硬,只得选择出售所持股票,退出了对新浪的争夺,新浪再次回到管理层掌控之下。 

陈天桥的退出,让原本聚集起来的新浪股权再次散落。而如今,新浪股权纷争的战火再次被点燃,被收购者分众很像特洛伊战争中的木马。郭广昌和江南春极有可能在机构投资者的默许下,完成一次“反向收购”,新浪的命运将最终被这些机构投资者裁决,新浪的“毒丸计划”看起来就像脆弱的马其顿防线。   

股权纷争与董事会换届如影随形 

股权过于分散是新浪股权之争的主要原因,而董事会的换届选举则是这场游戏的根本原因。因此细数新浪成立10年来的股权纷争,便能发现每次股权纷争都暗合了每届董事会的换届节奏。 

新浪成立于1997年,第一次董事会换届是2001年。这一任的董事会带领新浪从成立到去美国上市,每股17.5美元的发行价以及最高50.5美元的上市后股价让投资者的利益得到了最大化,每一位股东都得到了数倍甚至数十倍初始投资的回报。 

第二次董事会换届的时间是2005年,之前一年,作为新浪的利润增长点的短信增值业务受到政策管制,市场普遍调低了对新浪股价的预期,股价一路下跌,从50多美元腰斩至跌破20美元,董事会成员们再次感受到股东带给他们的巨大压力,盛大陈天桥能掩人耳目在市场上足足收集了19.5%的股权,如果不是得到双方共同股东的默许,陈天桥的这场突袭是丝毫没有把握的。 

董事会与管理层迅速做出了改变,一方面推出所谓“毒丸”,抵挡盛大从正面的直接攻击,另一方面与股东做了沟通,让他们同意了“毒丸”的实行,这中间董事会、管理层和股东之间到底达成了怎样的妥协,因为没有当事人向外界坦露实情,我们不得而知,但随后三者之间的默契却从侧面证明这种妥协的存在:董事会和股东同意“毒丸”计划,管理层换人,“毒丸计划”制作人曹国伟就任CEO。 

在这一任董事会的带领下,新浪的股价企稳,再也没有跌破20美元,2007年甚至一度接近60美元, 

第三次董事会换届,正好是2009年,新浪的股价受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再次跌到了20美元附近,这一次董事会有了充分的准备,先是在11月宣布计划动用1亿美元回购股票来稳定股价,然后就是在2008年即将结束的时候宣布收购分众的核心业务,这桩交易如果能顺利完成,新浪的营收和利润将几乎翻番,业绩的增长自然能带动股价的上涨。 

股价是触发原因 

新浪上市104个月来,除了2001年受市场环境影响股价一度徘徊于1美元附近外,新浪的估值基本被确认为25-30美元之间。2003年7月之后便一直稳定在25美元以上,只要股价一跌破30美元,并有进一步跌破25美元的迹象时,新浪股权争夺游戏便开始上演。2003年之后新浪的股价一共有三次跌破25美元,而每一次新浪游戏都如约而至。 

第一次是2005年。新浪股价在30美元徘徊数日后,1月18日报收29.73美元,15个交易日后的2月8日跌破25美元,盘中一度跌至20.18美元,随后不久盛大便宣布已经从二级市场上购得新浪19.5%的股权。 

第二次是2006年。当时新浪股价从2005年底便一直在25美元上下浮动,并一度跌至21.83美元,4月一神秘德籍人士突然宣布已经收集超过6%的新浪股权,一时间业界开始盛传该德籍人士是香港主板上市公司TOM的枪手,TOM从事的业务与新浪相类似,不久传言便被双方否认,股价再次跌破25美元,谷歌收购新浪的传言又开始在市场兴起,最后不了了之。 

第三次是2008年。新浪股价自2006年7月以后便一路攀升,从21美元上涨至新浪历史最高价59美元,2008年10月底新浪股价盘中跌破30美元,11月17日新浪股价报收25.4美元,事后复星国际的公告证实,从此日起复星国际开始从二级市场购买分众股票,12月22日新浪宣布与分众的交易。然而复星的曲线进入,又搅动了股东格局。复星会进一步觊觎董事会席位吗?尚待观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08815.html

更多阅读

看看你的电脑一天都用了多少电 电脑一天多少度电

看看你的电脑一天都用了多少电电脑耗电量多少,大家一定很关心,今天同事问了个问题说电脑各硬件的用电量是多少?,旁边另外一个人开玩笑道:把两根手指插入电插板里就知道了。一般地,电视机的耗电量在80W以下,电脑大约在250——400W之间

你来过一下子我怀念一辈子歌词二首 怀念战友歌词

你来过一下子我怀念一辈子(歌词一)作词:墨涤寒秋那个雪花纷飞的日子,总想为你作首小诗。情铺纸,爱执笔,记录青春流光的轶事。驿动的心不敢造次,生怕他人已落款,我还在题词。那段岁月鎏金的日子,总想为你写

声明:《你掀起远方一涟海浪 掀起收购新一浪?》为网友痛改前菲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