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30年大萧条,到2008年金融危机,就是巴菲特78年的编年史和心灵史
编辑 | 丁伟
他和吴敬琏、余英时同岁(生于1930年),尽管他没听说过后两者的经济、文学理论,但他们仨都是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信徒。
他更有名的同龄人是肖恩·康纳利和尼尔·阿姆斯特朗——1962年,当第一任“007”诞生时,32岁的巴菲特已经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100万美元,并在家乡奥马哈市成立了“巴菲特合伙人有限公司”;1969年,在股灾来临之前,巴菲特提前一年清算了几乎所有的股票(其掌管的资金已达1亿400万美元,其中属于他的有2500万美元),舒服地观看了人类第一次登月表演。
但在骨子里,他更像比他大3个月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78岁的好莱坞“老牛仔”还在拍电影,其最新一部是关于前南非总统曼德拉的传记《成事在人》。
沃伦·巴菲特当然是典型的“美国梦”,但在处处都是“美国梦”的美国,他却是惟一的“奥马哈先知”。有一句俏皮的话:“美国人就是一小群巴菲特和格林斯潘领导的一大群阿甘”。这不,巴菲特也说出了阿甘式的名言,“人生就像滚雪球(Snowball),重要的是发现够湿的雪,和一道够长的山坡。”
如果你看不懂这种哲理,请听巴菲特的解释:“如果你所处正确的雪中,雪球自然会滚起来,我就是如此。所谓滚雪球,我并不仅仅指赚钱。它指的是你对于这个世界的领悟和朋友的累积。”
巴菲特的传奇之处就在于,半个世纪以来,他总是能找到湿雪和长山坡——如果你在1956年给他1万美元,今天可能赚回2.5亿美元。即使在历史上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中,他也不会融化。他感慨地说,“我1952年结婚,当时我就跟苏茜说我会发财的。这并不是因为我有某种特殊的品质,也不是因为辛勤工作,而仅仅是因为我生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而且具备了合适的技能……能够生于20世纪30年代,就像是‘中了超级大奖’一样。”
这位可怕的“习惯的产物”(巴菲特有强迫症式的节俭,吃牛排、汉堡、喝可乐的饮食习惯,每周数小时玩桥牌的癖好),是个悲观主义者。“不是我们喜欢悲观主义,而是喜欢它造成的价格。乐观主义才是理性投资者的大敌。”
“股神”做投资头头是道,“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但在生活中,他是个无能者,如果没人照料,他连穿衣服都一团糟。当47岁前妻离开的时候,他遇到了这辈子最大的打击。十年后,他每年给股东的信才改写得更有温情(由《财富》著名女记者编辑),也才在后来全球传诵,成为“投资圣经”。
巴菲特是说不尽的。他曾在电视剧《我的众子女》中两次扮演他自己。他最想写的书是《一生只需富一次》(而不是他授权的《滚雪球》,中信出版社2008年12月版)。他离不开女性陪伴,像个11岁的小男孩(11岁他买了人生第一只股票)一样孤独,渴望被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