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学习“过冬”,不如学习“找自己”,实践后者的企业家才是能真正带领企业过红海、出埃及的摩西
文 | 李岷
在不久前的某个场合上,一个规模不小的焦炭企业的老总跟大家交流他新近的一些感受:“前些年做企业,凭借的是生存理念来操作,未来再往前走,不能再走多数人都在走的低成本道路,而要走少数的道路。如果你跟人家的战略策略差不多,是你有问题。成为少数就意味着和大家不一样,但我现在最大的悲哀就是趋同,本来自以为想出什么与众不同的策略来,一说出来给人家听,结果人家也这么想,不禁又沮丧……但再过二三十年,我相信大家想的一定都不一样。”
他说得很诚挚。确实,少数派不好当,在竞争充分、毛利率被迅速拉低的产业里,同样的市场要素被所有竞争者觊觎与共享,你凭什么能够与众不同?——这可能是在这个冬天里,让很多企业家不得不正色相待的一个问题。然而当时,仅仅因为这位企业家提出“我是谁、我有何不同”这样的问题,仅仅因为他这份追问自我的冲动,我眼前就为之一亮。
在我看来,“过冬”这样的说法、思维与操作也许务实,但免不了强烈的季节性、功利性,而在冬天里学习琢磨“自己”、踏好自己节奏的企业家,也许才是能真正带领企业员工过红海、出埃及的摩西。
寻求“我”之独特并不意味着与趋势背道而驰、自外于主流。相反,“找自己”的前提是要特别能理解外部的气候与背景,从而寻求一个堪与外界条件适配的、能让自己可持续深耕的定位与角色。眼下,很多企业陷入到同一种模式里从而折戟沉沙,恐怕跟他们忙于追逐河流上泛起的虚浮浪花、而忽视河面下深沉的潜流不无关系。头两年,一个复星、一个雅戈尔在资本市场上的成功带动了无数本地浙商对股权投资的向往,据说,热衷向郭广昌和李如成取经的企业家如过江之鲫。只是,对流行概念和模式的学习、模仿,怎可替代对大气候的研究、对自身条件与素质的关照?
现在大家都在说“内需”。内需市场的启动,既是国家战略所系,亦成为很多企业制订下一个十年发展战略的依据。我相信,能在这一拨内需潮、消费潮中崛起的企业,一定是在无论市场定位、营销策略还是资本战略、企业文化等方面,都卓尔不群的个性英雄,而不再举凡讲走量、上规模、低成本。因为,中国的金融结构在日趋丰富、完整,将向企业提供越来越多层次、多品种的金融产品;因为,中国的消费结构会更加完善,消费层次以及不同地域的消费需求与文化何其多矣……这些因素都在为不同的企业找不同的自己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与更开阔的空间。
走在人群里,温暖而安全——尽管这份温暖与安全可能是暂时的,而我寻我心、我走我路,免不了痛苦、不安、犹疑,甚至不太敢张扬自己。也是在前不久,一家知名多元化投资集团的老总在介绍完自己的历史与现状后,带着自我批评的意味说,“我们可能是带点机会主义色彩”。确实,这家企业的战略与操作在挑战当下商界的主流模式,它因而得承受来自资本界、企业界的质疑。很巧,两天之后,我看到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副主席查理·芒格曾不避讳地说,“纯粹的机会主义是我们的守则,我们没有总体规划……我们不只没有总体规划,也没有总体规划者。”伯克希尔正是前面那家国内企业的偶像。
确实是偶像。坚定而坦然地做自己,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大佬范儿之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