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贪婪、成长、创新、领导力、CEO道德等,在夏季达沃斯上进行了大交锋
文 | 本刊记者 金错刀 李岷
资本主义的终结时代来临?中国新兴力量如何脱颖而出?
9月27日至28日在天津滨海新区举行的第二届夏季达沃斯论坛,来自70多个国家的1000多位企业家、政要和专家学者基本上放弃了大会主题“下一轮增长浪潮”,而把讨论焦点放在金融危机之下的“中国元素”上。风险、贪婪、成长、创新、责任、领导力、CEO道德等商业热点话题,在这两天进行了一次集中的大交锋。金融危机可能并没让各国走得更近,反而是加大彼此距离与差异的鸿沟。
关键词1
华尔街
虽然在中国是隔岸观火,但很显然,华尔街话题是天津达沃斯大多数场次的真正主角。
虽然人人皆谈金融危机,但表现出来的态度、取向却颇有反差。看起来,这场金融危机虽然波及全球,但不同市场、产业里的人们却在被其推往不同的方向——世界正在分裂中。
9月27日上午的第一场平行全会“全球成长的风险”中,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的表现最为抢眼。作为一个新兴市场(要知道这个新兴市场还非金融大国)的金融监管者,他对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国际监管体制表现了失望和怀疑,甚至提出尖锐批评。他认为这些机构之所以丧失了监管的效用,是因为监管者、参与者的领导力出现了问题,只顾赚钱,却并不真正尊重客户。刘明康还说,过往30年,中国一直持续地向西方学习,但现在发现自己的老师也会犯错。所以,学习固然要继续下去,但以后还得多动自己的脑子。
在随后的一场论坛中,甚至连一向表现较保守、官方姿态的工行董事长姜建清也表示,这场金融危机预示着全球金融产业在未来10年会有大的调整、分化与重组,会对国际金融格局与布局有大影响。美国的主导地位尽管还会存在,但会有所减弱,区域的金融力量与市场会起到重要作用。他说,这次金融危机很大程度上就是金融市场与品种的单一与集中造成的,全世界人民的辛苦钱,一大部分只能拿去买美国国债,结果买到的是些像次贷、雷曼兄弟这样的坏账。
面对同场的美国金融资深人士,比如花旗高级副董事长William Rhodes、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罗奇,中国金融人士这样的积极批评态度也许前所未有。
可是华尔街人士对这样的批评已无心回击。CNBC的欧洲主持人想问问在场人士对通胀前景怎么看。结果此话一说,被罗奇毫不客气地拦截:“不要再谈通胀了。现在处在一个很大危机中。请允许我说,通胀的风险是另外一天我们要谈的故事,而不是现在,现在要谈的是怎么解决有可能到来的通货紧缩!”大摩人士似乎有点失态了。可是,请理解他吧。他的祖国,他所服务了35年的金融行业,现在的确在水深火热中。而且他无奈承认,现在还没有找到摆脱僵局的途径。当上午刘明康向坐在台下的罗奇回答提问时,刘明康有点不厌其烦地列举中国政府是如何做监管的,倒像是在向“老师”上课了。
关键词2
改革开放30年
“开始时是涓涓细流,后来发展成势不可挡的洪流。”9月27日下午,温家宝总理发表特别致辞时,如此描述中国改革开放。
对于未来,温总理说,“只有坚持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国家才有光明的前途,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开放一定要贯穿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在9月27日举行的“中国未来30年的改革”的全体会议上,可持续性则被视作是中国的未来挑战,英国工贸大臣John Hutton说,“下一个30年我们要使中国的经济和商业模式可以持续地发展。”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则认为,未来的首要突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现在中国的发展过度依赖于投资和出口,我们要使消费与投资和出口相协调,继续走新型的工业化道路,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
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郭树清则认为,“未来30年的改革”最重要的是三个问题:首先是人力资源的发展问题,过去30年中国主要是要素驱动型的发展,未来30年要发展人力资本、智力和革新驱动型的经济,包括科学技术的机制和体制改革,这是巨大的挑战。第二,就是法律制度的完善。第三,需要有一个适当的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要从过去10年的经历中吸取经验教训,同时从美国和日本的例子当中吸取经验教训。
关键词3
全球企业公民
虽然,本届夏季达沃斯没有设立专场讨论最近热门的毒奶粉事件,但是,这一事件的冲击波在会场内外波光涟漪。
温总理在演讲中专门向企业家提出两点要求:一是坚持创新,一是企业家要有道德。他说,“我希望每个企业家、每个企业,在他们的身上都流着道德的血液。生产经营与道德的结合才能使一个企业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企业。”他甚至向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表达了谢意,因为曼德尔森喝了一杯中国的牛奶。
在一场“从全球成长型公司到全球企业公民”的全体大会上,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说,不负社会责任后果很严重。“如果你想在全球建立一个好的品牌、想建立一个大的公司,那么标准就更高了,你必须遵守社会责任最高的标准,所以社会责任不仅仅是关系到公司短期的成功,而且关系到长期的成功。”
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则向企业家发出了一个疑问:很多人都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公司是无法进行这样的社会参与,你是不是也这么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只有在公司非常成功之后才会这样去做?
尽管现场回应者众,但这仍是对新兴成长型公司的持续疑问。
[现场与花絮]
达沃斯拾贝
寻找达沃斯的另一面。在现场,《中国企业家》四面出击,采访、对话了多位企业家、政要以及专家学者,倾听他们的原创思想、商业感悟、经验反思甚至是天马行空的探讨。
如果说达沃斯两天几十场论坛像一个思想汇聚的海洋,那么这些会场之外的声音就像海滩上的贝壳。它们也许并不那么重要,但折射出中国与世界的交集、交锋,颇有生趣。
温总理:感动他们的一刻
有一个记者说:“我就坐在总理正对面第三排,我真的听着听着就哭了……”
9月27日下午4点45分,2008年夏季达沃斯主会场,天津泰达国际会展中心全会厅。
在主持人施瓦布的5分钟开场白之后,台上的另一位长者,起身、鞠躬、与施瓦布握手。他穿白衬衣,扎红底绣金色圆点图案的领带,黑色西装、黑色皮鞋。他缓缓走到讲台边,站定。他就是温家宝总理。
在他全部20分钟的演讲中,容纳数千听众的会场内先后响起5次掌声。而自始至终,坐在一边的施瓦布则不时地认真做着笔记。
他说:“在位不避难,知难不难。”
他对企业家提出两点要求:坚持创新;保持道德,他说“每个企业家身上都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他强调,当金融和经济危机到来时,“信心比黄金还要贵重”。
“改革开放”是他提及频率最高的一个词。但他亦不避谈中国当前尚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贪污、腐败等严重问题;金融领域存在不少隐患;以及最近的奶粉事件。
他动情地承诺:“我在位一天,我一定能够和我的政府一起,带领人民走过这段艰难的历程!”
5点25分,全部会议结束,掌声久久回响。《中国企业家》采访了一些参会的国外人士,听听他们的感受: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高级跨国公司管理教授Hellmut Schutte博士:鼓舞人心!他是一个了不起的领导人。他谈到的领导者的责任,对于我来说,印象非常深刻,我被感动了。
法国液化空气集团副总裁、亚太地区总裁杜朋:他谈到了很多愿景,也谈到问题,所以我觉得他的讲话非常自信、非常开放,我很欣赏。我认为他是一个伟大的领导人,他既有领导者的品质,又不失幽默、有个性。我觉得不仅中国人会欣赏他,全世界都会欣赏他。
乌干达坎帕拉马凯雷雷大学教授John H. Muyonga博士:他是一个非常有自信的人,一个非常和蔼可亲的人。他知道正在发生什么事,要做什么事,他知道该采取什么方法实现所有的目标。他非常诚实。他是一位真正的绅士,并且看上去很年轻。
法国亚致力物流有限公司亚太区CEO Wolfgang Hollermann:我觉得很高兴、也很意外地看到,他如此开放地谈到了中国目前面临的很多挑战,特别是,他专门谈到乳业危机,这一点让我印象深刻,没有人问到这个,他却主动提到了这件事。这是我们之前在中国没有看到的现象,我希望能一直保持这种态度。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外部关系学院院长Soumitra Dutta:我知道在很多西方媒体报道中,中国总被描绘成很秘密地做事,比如,表面上举办一个PARTY,私下地做他们想做的事情。但今天让外界了解到,中国其实很开放、透明,让人印象深刻。所以,我很难单独讲具体哪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而是整个讲话传递的信息都让人印象深刻。
瑞士洛桑管理学院教授Jean-Pierre Lehmann博士:他特别提到要从全球化的角度看待公司的重要性,我完全同意他的这一观点。这是一个主要的信息,你知道,全球经济现在不是一个非常好的状况,所以我们必须要有企业发挥作用。这是我第二次见到他,去年在大连达沃斯论坛上也见过他。他的方式让人感觉非常人性化,传递出他的个性。所以我认为他非常有个人魅力。
西班牙企业创新与发展中心融资项目负责人Oriol Sans:他既谈到了未来会怎样,更重要的是路径,即如何达到目标,我想,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正是他所谈到的中国会走什么样的路径来实现未来的目标。
(王春梅)
陈启宗:华尔街“老师”也难免出错
在夏季达沃斯新领军村的门口,我碰到一向发言振聋发聩的香港恒隆地产董事长陈启宗。对于目前内地房地产同行的胶着状态,他认为这属正常。
“我问一个朋友,内地房地产行业正规化大概有几年光景?朋友回答说:五年。这说明还是刚刚起步。类似情形香港早就经历过了。”关于金融动荡,他认为,不要总是觉得西方就是比中国先进,金融市场上,发达国家也是在发展中前进,“老师”也难免出错。
“不过老实讲,国内对金融的理解确实粗浅,有些基本概念都错位。”紧接着,他举了两个例子:不少人都将摩根士丹利称作“大摩”,摩根大通称作“小摩”。事实上,从两个摩根的历史来看,摩根大通是爷爷辈的商业银行,应该是“老摩”,而身为投资银行的摩根士丹利才是“小摩”。真正的危机到来时,还是“爷爷”搭救“孙子”。
再如,“内地对于PE(Private Equity)的理解称为私募股权投资,意指资金来源;而西方的本义指的是投资对象,投资于未上市的私有公司,我更愿意称它为‘私股投资’,区别于A股和B股。”问陈启宗是否会抄底内地房地产时,他说,“我们肯定要聪明地去做。只要是重点城市的重点商业地段,都在我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侯燕俐)
TNT全球CEO:知识不再是力量
“知识不再是力量”,物流航母级企业TNT公司首席执行官 Peter Bakker说出如此的颠覆性言论。他认为CEO的角色不再是以经验和技能取胜,而是更需要自信,能够激励公司上下实现知识共享,向自己提出建议和想法。
《中国企业家》:如何定义新时代的全球领导力?
Peter:我们置身于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时代。不久之前,知识就是力量,知道的越多就越强大。而现在不是你懂什么最重要,而是如何发现知识更重要,通过Google和维基百科等,什么都能找到。从前的领导者要确保有足够多的经验和技能,而现在你需要保证公司的每个人都能分享知识,综合集体智慧。如今CEO的领导力个性应该要对自己更加自信,而不是知识够了就可以领导,而是激励公司所有人都能向你提出建议和想法,鼓励他们这样做的同时,也能确保他们仍然推崇你作为领导的威信。
《中国企业家》:中国正在从“世界工厂”向“中国实验室”升级,你对置身其中的中国企业家有何建议?
Peter:中国企业家应该寻找那些世界需要的新技术。举例而言,目前汽车都是使用内燃机发动机,如果中国制造汽车,没必要再制造这种车,因为德国、日本有比你质量更高的汽车。但你可以制造电动车。电动车代表未来。创造有广泛需求的电动车就可以不仅有国内市场,也能打开国外市场。在很多领域,基于气候变化等因素,世界产生新的需求和产品。中国有机会实现跳跃式发展。
(侯燕俐)
会场重逢以色列
VC宗师Yossi Vardi
在达沃斯会场休息大厅,一个穿着普通夹克、看上去不修边幅的外国老头正在向服务员要咖啡。一看,这不是以色列的VC宗师级人物Yossi Vardi吗。
我忙上去跟他打招呼:“Hi,Vardi! 还记得我吗?”
“哈,去年我们在以色列见过面,你是那个《中国企业家》杂志的。”
我对他的记性有点吃惊。去年达沃斯大连论坛,Vardi并没来。以他的性格、偏好,他不怎么喜欢这种正襟危坐、高谈阔论的场合。事实上,他说他更喜欢跟年轻人特别是年轻的创业者在一起。
我问,“你现在有什么感兴趣的中国项目吗?”
Vardi说,目前暂时没有,未来有可能。这个口风已比去年他在以色列接受我们采访时松了许多。那时他说他基本上只在以色列投资,因为地理位置的接近有利于他真切地了解与掌握创业者,而投资创业者,是他做一切投资的核心。他这次来,已跟中国一些企业家见了面。
我半开玩笑地问他,“有没有跟马化腾会过面呢?”
“他是谁?”
“腾讯(QQ)的创始人啊。”
Vardi一听,哈哈大笑。Vardi是ICQ最初的投资人,而他早听说中国的QQ模仿ICQ在本地取得了极大成功,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他说,QQ从模仿ICQ到在本地商业化,其实这个过程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