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源:非意外“收割”



    朱新礼为什么?会有更多的企业家追随朱新礼的选择吗? 

    朱新礼卖汇源肯定有隐情、肯定有无奈,但不太可能是单方面被投资者“胁迫”。他对《中国企业家》说,“就凭我的性格,谁能绑架我?我是那种人吗?!”朱不是一个随随便便将自己命运交给别人的人,不然,汇源走不到今天。 

    出售决定的最终触发点可能有“阴差阳错”朱新礼语的地方,但从根本上,它一定出于朱新礼本人的意愿。汇源必被出售的伏笔,早在这些年的发展中就被埋下。 

    这些“伏笔”正是制约汇源独立成长的一道道桎梏: 

    外部环境。中国的金融政策、资本环境从一开始对汇源这样的民营饮品企业的支持就很有限,汇源不得不费力地一再跟境外投资者共舞、博弈,到海外上市,最终在境外资本的推动下选择出售,而国内,也没有合适的接盘者。 

    汇源自身。在努力开拓消费市场的同时,它没有及时完成向现代治理企业的进化。朱新礼虽然将汇源推向了海外资本市场、成为一家公众公司,但遗憾的是,看上去他没能利用好IPO的契机,大力改善公司的治理机制、提升管理水平,导致公司增长后劲不足。 

    在汇源受困于自身突破与增长的同时,“两乐”等国外产业巨头这些年从没停止过对汇源的追逐。这是一起非意外的“收割”。 

    谁更需要汇源?是对中国市场雄心勃勃的可口可乐,还是将汇源一手带大的创始人,或者喝着可乐骂汇源的网上“愤青”? 

 汇源:非意外“收割”

    其实,这就是一笔市场交易,成或不成,监管者当以现行监管法规定夺之。人们应当理解并尊重朱新礼的决定。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准备对此案的发生放弃更深层的思考——中国之大,为何托养不起一个独立的汇源,只能让它落入国外大产业资本之手?这会是更多质地良好、长势不错的中国本土品牌的命运吗?汇源被卖,不是朱新礼一人的无奈。 

    朱新礼“放下”与“舍弃”汇源,实则令汇源得到了安全。他以一种看似突兀的方式善待了汇源、善待了股东,舆论与环境也应该善待朱新礼,并且,拿出更大的诚意去善待那些还在奋力打拼、还在路上的“准朱新礼”们。如果我们真爱本土公司、本土品牌,就不要等到它们不得不出售时才万众一心地表达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09121.html

更多阅读

汇源:小时光热舞的背后

汇源推出了小时光,推出了跟果混和乐乐园,100%果汁换了装,电商渠道开始发力。。。。。。营销提升方面似乎一切该做的都做了,却让人觉得有那么一点不对劲。从实质营销的角度去细看,问题或许并不只是一点点。 小时光的光鲜之下 借着小时代

汇源:多元化道路坎坷

      不久前,汇源果汁方面对外称,对旭日升做出暂时停产的决定。2011年2月,汇源以1201万元收购旭日升,开始了产品线多元化的布局。旭日升的停产,某种程度上也宣告了汇源果汁产品线多元化阶段性宣告失败。  一位大型饮料企业负责人

锐利边缘测试仪 汇源:产品锐利 品牌才能锐利

虽然可口可乐总裁曾说,就算一把大火把可口可乐烧光,他依然是亿万富翁,因为有可口可乐的品牌价值存在;但如果把碳酸饮料产品剥离,可口可乐的价值无疑要打巨大折扣。不仅可口可乐,如果康师傅没有红烧牛肉面,哇哈哈没有营养快线,王老吉少了红

本土品牌保卫战:朱新礼卖得了汇源吗(5)

记者手记   隐藏的民族情结   文 本刊记者 吕斌   从朱新礼决定把汇源卖给可口可乐的那一天起,外界的目光就从没有离开过汇源:民族情结、外资垄断、企业家责任、甚至国家安全朱新礼面对着前所未有的猜测和指责。“企业要当儿

声明:《汇源:非意外“收割”》为网友谁跌撞了年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