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为什么会崩溃 txt 《国家为什么会崩溃》 彼得•希夫:经济泡沫破裂,越早越
人口老龄化、信贷与房产泡沫不断萎缩……由美国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已经持续5年,各国政府为应对危机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恢复状况并不理想。彼得8226;希夫认为,既然是泡沫,就一定要破裂,而且破裂得越早,危害也越小。 美国已经拉开了一场经济大灾难的序幕,不进行一次“刮骨疗伤”式的改革,美国经济迟早会崩溃。与美国经济有着诸多相似性的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速已经放缓,多位专家呼吁处理房地产泡沫。中国有必要静下心来思考:下一步,我们将何去何从? 不断膨胀的房地产泡沫和人为扭曲的低利率,让无数人借到了他们根本就没有能力偿还的贷款,去购买他们根本就买不起的住房。合计起来,美国人的肩膀上依旧背负了高达13万亿美元的抵押贷款。 但这并不是历史,今天依然如此。谢天谢地谢美联储,他们让美国人最终还是还了一点点债,攒了一点点钱,但是好景不长,美国人马上又故技重施,让借款很快又超过储蓄。
目前的消费负债为2.5万亿美元,信用卡信贷也达到了7890亿美元。也就是说,美国人的个人债务总额已经达到了16.2万亿美元,或者说,每个美国家庭都要背负平均20万美元的负债。除此之外,联邦政府担保的学生贷款目前也高达1万亿美元,这个数字也在2011年第一次出国信用卡贷款。在美国资产负债表的资产另一侧,却是令人尴尬的只有7,000美元的平均家庭储蓄额。 现在,我想提醒大家:是政府糟糕透顶的政策和学术界指手画脚的经济学理论,让我们走到如今这份田地。政府在鼓励借款(对大多数家庭来说,最大的减税措施无疑就是对抵押贷款利息的减免)的认识,却在惩罚储蓄(手段就是对投资商收益、存单利息及储蓄账户的利息征税)。 而打击储蓄的罪魁祸首却是美联储。首先,美联储的造币机器不断印制新钞票,抬升了市场价格。这就是说,今天你把辛辛苦苦赚来的美元存起来,等你到下个月取出来的时候,它们就会大大地贬值。既然如此,还不如今天就花掉呢。 许多人认为,花钱就是爱国。 在某种程度上,问题就在于繁荣来自消费者的消费这一思想,而这恰恰是媒体和政客们一贯宣传的思想。 每当打开电视或是广播的时候,就会听到播放员们有恃无恐地高谈阔论,声称市场的根基在于一个铁打不动的规则:消费者增加开支就是好事,减少开支就是坏事。 如果人们借钱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效率而融资,那么,这样的负债当然不是坏事,而且往往有助于经济的长远增长。 当然,这不是美国人第一次大举借钱。但是在以往,我们举债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投资,改善生产能力,比如说兴建工厂。这家工厂生产又通过生产商品实现利润,然后再用利润偿还贷款。但当下的借钱和负债显然不以投资为主。 今天,由于人们举债大多是为了消费——添置漂亮的衣服或是购买棒球赛的门票,因此,在美国债务加剧膨胀的同时,生产能力却没有得到改善。信用卡负债当然也不例外,因为你在今天透支的1美元,明天就要偿还1.1美元。 但是在过去1年里,只要经济增速放缓,政治家们就会想方设法鼓励人们像以前那样去钱、花钱。换句话说,华盛顿根本就不想让美国人从他们的消费狂欢中清醒过来。 2001年9月20日,也就是恐怖分子击倒世贸大厦的9天之后,布什总统便开始忽悠美国民众该如何拯救经济:“我恳请你们继续参与美国,继续对美国经济充满信心,为此,我将不胜感激。”布什敦促美国人走出家门进行消费。(相比之下,在二战爆发时,政府则号召美国民众多储蓄。公众把积攒起来的钱过来购买国债,政府对商品实行配给制。) 对于布什版的公民义务,巴拉克·奥巴马不以为然,他在2008年大选活动中曾略带嘲讽地说,“在谈到美国人民的时候,他说的是‘走出家门,去购物吧’。” 但巴拉克在2009年经济衰退期间的表现也未能好到哪里。在上任一周之后,便宣布了他的施政纲领,“我们的目标是让美国人民和企业重新获得贷款的那一天早日到来”。而奥巴马采取的手段之一,就是所谓的“旧车换现金”计划,其目的就是让美国人购买其他原本买不起的汽车。就这样,我们彻底摧毁了原本还算合理的全款购车惯例,很多人开始陷入更深的债务深渊,他们用借来的钱为自己购置新车,而且很多又是国外进口名车,在本应重建储蓄意识的时候,他们却让自己的肩上又背负了一份债务。 在同一次演说中,奥巴马又再度升华了这一思想:“我们将倾尽联邦政府力量投入这项行动,确保美国人民所依靠的各大银行有足够信心和足够资金发放贷款,即使在更困难的时期也能如此。” 当然,银行放款的扩大就意味着消费者负债的增加。无论是奥巴马还是布什,他们无不是在告诉美国人,在世事艰难时,他们就可以刷爆信用卡——这就是一个爱国者应该做的事情。 储蓄成了叛国的做法。 尽管奥巴马在“倾尽联邦政府力量”让美国人增加负债和消费,但很多人却明智地选择了反其道而行之。在2009年第二季度,美国的个人储蓄创下过去17年的最高记录,达到可支配收入的7.2%。 根据美国经济研究局提供的数据,美国人在该季度的储蓄总额达到793.亿美元。而且这还是在个人收入(12.2万亿美元)远低于2008年任一时点的前提下实现的。民众的行为正在趋于理性化——经济形势持续下滑,身边的朋友和邻居不断加入失业大军,于是,每个有收入的人不得不积攒下这来之不容易的财富。 但奥巴马总统却说,一定要终止这种情况。当然,人为的低利率和住房补贴必定会人们丧失储蓄的动力,而储蓄额也随即大减。 根据美联储提供的数据,到2010年底,消费者债务已再次高企,而住宅贷款总额的收缩期也就此寿终正寝。我们再次踏上所谓“合理贷款限度”或者说正常负债水平的不归路。目的已达。 政客们和自由派经济学家会告诉你,储蓄有害,借钱有益;而保守派经济学家则更有可能会说,贸易赤字也是好事。 他们会故作天真地问,既然我们消费的商品本身就来自美国以外,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关心贸易赤字呢?没错,金钱本身确实不是什么好东西,但其他事物也一样,其本身无所谓好像,归根到底,我们宁愿拥有金钱能买到的东西,而不是金钱本身。因此,如果我们的进口多于进口,那么,我们最终拥有的就是商品,而别人——比如说中国人,拿到手的却是美元。外国人用美元唯一能做的事情,无非还是向我们买东西。到头来,争辩依旧难分伯仲,双方依旧平分秋色。 而这场争论本身就存在问题:我们生产的东西实在是太少了,以至于我们腰缠万贯的贸易伙伴根本就买不到东西。但外国人并没有攥在手里的美钞无所事事,他们乐此不疲地在购买美国人大批量生产的另一种商品:债务。 在理想版本的国际贸易中:我们用美元购买中国制造的电视机,然后,中国人再用这些美元购买美国生产的汽车。但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国际贸易却并非如此,因为我们出口的并不是有形商品,我们卖给外国人的是美国国库券。最终,我们拿到的是中国制造的电视机, 而中国人拿到手的则是我们的欠条。换句话说,我们是在用借来的钱买电视。 格林斯潘在1999年和2000年上调利率,带来的结果只是短暂的经济萎缩。尽管衰退短暂而肤浅,但它却引发了人们对格林斯潘的批判。花言巧语的政客与权威们认为,提高利率让原本可受益于宽松货币的经济举步维艰。 于是,格林斯潘得到了这样一个教训:永远不要紧缩;始终保持宽松;泡沫不是问题,泡沫的破裂才是问题;从长远看,我们终将死去。但这又是一个致命错误。虽然戳穿泡沫不符合政治学,但却符合经济学。既然是泡沫,就一定要破裂,而且破裂地越早,它危害也越小。而错误恰恰是酝酿在繁荣期——造就了路德维希·冯·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所说的“不良投资”。在互联网的狂潮中,我们让某些公司成为市场骄子。而失落期则是纠正这些错误的时候。依照先前经济的狂热程度做出相应强度的矫正,才是以一个以经济疾患治疗者应该做出选择。
更多阅读
《青春期撞上更年期》心理情景剧全解读 开幕:李智为、王萍 忧 青春期撞上更年期2部
《青春期撞上更年期》心理情景剧全解读开幕:(李智为、王萍)忧愁就像一只忠心耿耿的小狗,总会一直跟着你;忧愁就像是你的影子,你到哪,它就会跟到哪儿。每个人都有烦恼,忧愁,尤其是现在的我们,烦恼更是数不胜数,比如说,作业都非常多,每天都要写到九
读《论语别裁》有感之七-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在《论语》第七篇《述而第七》倒数第二句提到孔子的作人态度,即“子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句话字面上的意思是:君子要做到“坦荡荡”胸襟开阔;“小人长戚戚。”小人心里永远有事情,慢慢变成心病了。这句话可与第一篇《学而》中提到
陈国坤接拍《截拳之魂》 觉得自己不像李小龙 陈国坤截拳之魂
陈国坤接拍《截拳之魂》 觉得自己不像李小龙李亦筠 (2010-10-26)(图片提供/Anthony Levi Kho·Let There Be Light)
《蒋经国传》 作者江南 蒋经国传
《蒋经国传》 作者江南旅美作家刘宜良 作者简介江南( 1932年12月7日–1
黎明破晓的街道 txt 《破晓-以弱胜强之道》 序言
管理与经济是一脉相连的。经济增长归根结底要依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于创新。经济界大多认为创新是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的“双螺旋结构”共同演进的产物,但经济学对创新的研究也仅仅停留在对概念的认识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