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派是用脑子思考问题的,左派是用心思考问题的,脑和心之间应该有一个平衡”
文 | 孙雅男丁伟
如果一本内刊所关注的话题与这家企业的经营管理毫无关系,与员工没什么瓜葛,似乎很难界定这算不算一本严格意义上的内刊。《SOHO小报》便是这样一个“非媒体”。它更像公司办的一份同仁刊物,“武断地讲,就是免费派发的《万象》、《书城》或《天涯》”。
“大家都在谈内刊对企业起到什么作用?这是我最害怕被问到的。” SOHO中国高级副总裁、《SOHO小报》主编许洋对《中国企业家》说。它不会带来销售额,不能影响企业文化。即使你质疑《小报》的内刊特质,却得佩服其影响力:2.4万册的发行量,其中客户只占六千,媒体三千多,其余的读者“都是主动索取滚上来的量”。
在某种意义上,《SOHO小报》已经被赋予了一种人文符号。“这个我没想明白是怎么造成的。我想进一步强化这个符号,就好像你唱着《国际歌》就能找到同志一样,我用这种东西打造SOHO文化的凝聚力。”
把89期《SOHO小报》摆在一起,你会发现其话题的丰富性和一致性,“第三种生活”、“中国精神”、“全球化”、“圈子”、“公社与斯基”、“十年”、“三里屯”……丰富是“和城市纠缠到底”,成了一个讨论城市文化的平台,一致都与公司的项目相关,暗度陈仓。
同样是每期集中一个主题,《SOHO小报》不同于某些新锐媒体“挺愤怒的,挺急迫的,情绪化,追求轰动”,许洋说,“我想做出差异化,有意跟公司拉开距离。我先想到话题能不能传播出去,是不是大家关注的,第二想到这跟SOHO一贯的主张和观念是不是契合的,有这两条就够了。”
潘石屹对《小报》的认可当然是反映了其文化观和价值观,许洋说,“我跟潘总的交流比较多,他有一些想法,我就尽可能地变成一个公共话题去表达。”比如《小是美好的》、《怎么看女人》、《马列主义怎么跟中国革命相结合》等。“SOHO中国在房地产公司里比较讲究观念,潘总、张欣都很有精神追求,在这个快速变化的年代,商人一定要迎合这种变化,但是精神产品不能太市场化,需要持续性。”
比起同行的“企业立场、人文情怀”,许洋更愿意给内刊再加一个“传播角度”。“我最大的优势就是老板给我一个空间,他不怎么管,然后我就跌跌撞撞地做到今天。”根据老潘的经验,“你很自恋地说我这个企业怎么好,我做了多少善事,没人关注你,你天天给自己贴金贴银都没用,传播一定要使巧劲。”
《SOHO小报》就许洋和推广部的李楠两个人,通过公司的资源去约稿,省去了很大的采编成本。有些内刊替民营企业树碑立传,许洋更希望《小报》能体现企业家的责任,“我不光是在做硬件的建设,我也在建筑一个精神上的东西,以引起共鸣。”不过,“右派是用脑子思考问题的,左派是用心思考问题的,用心思考问题很危险,容易冲动,但人总是有心的。脑和心之间应该有一个平衡,我还是比较中庸的。太极端过于刺激人的,我们会避开。”
许洋最有印象的是那期《在那遥远的地方》,陈忠实、白岩松、张贤亮等写西部生活。还有《我的主编生涯》,何力、封新城、陈彤等自述。今年第5期它也做了地震反思,“我不能追敏感话题太狠,比如家乐福、艳照门,这不符合《小报》风格,第二我追不起。所以我稍微拉开点距离,讲文明的冲突。”
假设要写企业史,《SOHO小报》承载不了多少史料价值。许洋说,“就这么一点点往前做,它对人的影响应该是长远的,参与和记录了社会发展的进程。(内刊的未来?)我觉得就像植物一样自然生长,不适应就死亡,无所谓,不用特别替他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