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整体上看,中国搞海外种植还没有成为一种有意识的国家战略
文 | 贺军
全球粮价大涨以及随之而来的粮食危机,已成为冲击全球市场的大问题。
在人口超过13亿的中国,吃饭是天大的事。莱斯特·布朗曾提出:“谁来养活中国?”虽然中国告诉世界,我们能养活自己,但这个问题肯定会在每一届中国决策层心目中扎根。中国政府屡次强调,中国的粮食安全必须立足于自给自足,然而,在人口数量巨大、城镇化加速发展、消费结构提升、全球性通胀加剧的背景下,完全立足自身来解决粮食安全,仍存在一定风险。比如,万一中国发生大灾荒导致不能自给自足,应该怎么办?因此,利用国际资源应该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第二个选择。
利用国际资源,除了从国际市场买粮,发展海外种植业也是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对中国是否可行呢?答案是肯定的。从近代历史上,海外种植业就不断有成功发展的例子。1876年,英国人将生长在亚马逊河热带丛林中的橡胶树,运往新加坡、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印度西亚等地种植并获得成功,开启了海外种植橡胶的历史。
日本发展海外农业的历史可追溯到1899年。当时一家由日本官方资助的公司向秘鲁派出了农场工人,这是日本有组织地在拉美发展农业的开始。1908年,日本人在巴西展开了类似活动,之后,日本东棉株式会社和巴西殖民合作组织在亚马孙河谷和圣保罗建起了农业聚居区。1917年,日本政府成立专门协调在拉美的相关活动。不久前,《日本农业新闻》报道,日本三井物产在巴西投资100亿日元,发展大规模的农场经营。该农场面积达10万公顷,除种植玉米和棉花外,仅黄豆的种植面积就有2.7万公顷。据了解,三井物产通过分别购买外资公司的股份,掌握了在巴西进行粮食种植和贸易的渠道。
中国也有类似的成功经验。据我们掌握的资料,湖北省农垦局于2005年在非洲的莫桑比克就建起了示范农场。目前农场已经种植了大量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总计投资额接近1000万美元。此外,陕西省农垦局于2007年开始,在喀麦隆的农业投资项目总投资额高达5亿元人民币,计划种植5000公顷水稻,并且建设年加工3万吨大米和年加工5000吨木薯粉的加工厂各一个,这个项目目前也在争取商务部、农业部的政策支持。
从整体上看,中国搞海外种植还没有成为一种有意识的国家战略。虽然在2003年初,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就曾提出,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国外开发土地、林业、渔业等资源,发展农产品加工和贸易。2006年世界粮价全面上涨时,国务院政策研究室专家也提出,从资源禀赋来考虑,中国虽然不能进口土地,但是应该大力进口土地资源密集型产品。但迄今为止,中国并未将发展海外种植业纳入中国的粮食安全战略。
虽然别国和中国都有搞海外种植业的成功先例,但中国企业要大规模发展海外种植业仍存在不少困难。在我们看来,最大的问题并不在于资本和技术方面,而在于可能面临的政治和外交问题。对中国而言,发展海外种植业的最佳选择是非洲。但中国近年对非洲的多项投资,已被西方国家和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指责为在搞“经济殖民”,部分非洲国家也随声附和。农业海外开发因其产业特征,更容易被指责为搞“殖民”。事实上,日本过去在南美洲的海外农业开发,就被指责为搞“殖民地”。
在中国崛起受到世界关注的情况下,面对这些潜在问题,单靠中国企业是无法解决的,必须从国家层面来加以系统考虑和安排,中国政府应该为此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协助,这样才能把海外农业开发作为粮食安全战略的一部分,妥善地加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