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立秋了,天还是一样的热,散步时还会口渴。到步行街小饮料摊前想都没想就要了一瓶康师傅冰红茶。仍然想着碰碰运气,期望“再来一瓶”再次降临,但遗憾的是那样的“幸运”并未再来。还记得一个多月前,买康师傅几乎是次次都中,周围朋友传来的中奖声不绝于耳,更有杠上开花连中两瓶的经历,着实让人对康师傅冰红茶留下了深刻的好印象。但那一阵风一般的高中奖几率过后,留下的全是“谢谢惠顾”。秋风一扫,忽然醒悟,康师傅赚了一个夏天。
“再来一瓶”不再来
“再来一瓶”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根本不能算创意了,都是各厂家玩来玩去的老招法。但康师傅似乎又把同样的老式手段再次创新后发出光茫。在初夏的时候,让大家伙全轻而易举的中奖,甚至让人产生同情康师傅的心理冲动,可还没等消费者醒过味来,康师傅又马上降低中奖率,留下一大堆“谢谢惠顾”让消费者惠顾,不但收回前期的促销投资,还大赚一笔。
这一招似乎是从电视广告投放策略中衍生出来的——同一时间段,当某电视剧插播广告后,我们会选择换台,但并不是每次都能即时切换避开广告,总有一些广告几乎前后相差不到一分钟的时间,脚前脚后的出现在各大卫视的荧屏上,观众在换台时马上就会感慨,某某某品牌真是太有钱了,大手笔。登广告都这么阔绰,品牌实力真不小。其实这仅是电视媒体投放策略当中的一般技俩。用最低的投入,让消费者在调台时几乎全都会看到一支广告。重复轰炸,彰显实力。
不过就在本文结稿时又听到新的消息,康师傅又遭遇“兑奖门”,消费者中了奖却无处兑换,真不知道康师傅是怎么想的。这间起家于台湾的小公司,难道正因为缺少了贵族血统而开始以下三滥的手段玩弄顾客吗?用自来水加工矿物质水已经让消费者大为光火了,现在又做出短期的促销行为,难道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康师傅打算撤出大陆市场吗?
双赢促销策略赢的还是商家
老话说“从南京到北京,买的不如卖的精。”前些日子中国移动客服给我打了个电话,说我只要在基本月租费的基础上,每月多交一块钱,那我就可以在周末时全天、每晚9点至第二天早7点,享受每分钟通话8分钱的优惠。想想,才多花一块钱,那就同意了。放下电话我就开始替中国移动算帐,这一算不要紧,真的让我佩服起他们的智慧来了。每个人多收一块钱,1万个人就增加一万元的纯利润。而通话费用方面,中国移动也不会亏损。管理经济学告诉我们,商品降价,消费者消费支出会增加。原来通话一分钟要0.25元,现在变成8分,那打电话的时间肯定会延长。最后总体支出便会超出以往。
还有一件事,上周末与一哥们在家中喝酒,到楼下的杂货店买了五瓶啤酒,意外的发现,原本很受欢迎的雪花啤酒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哈尔滨啤酒。两样啤酒都喝过,味道上是有些差异,但啤酒就是啤酒,还没有到非哪个品牌不喝的地步。10块钱买回5瓶哈啤,喝过后无意中发现aihuau.com盖上有字,“赠五角”,这原来一直是雪花的策略,让哈尔滨也用去了。赶紧找乱丢出的瓶盖,尽管丢失了一盖,但仍有三瓶中奖。退回酒瓶返回1元,中奖返回1.5元,5瓶啤酒总共才花了7.5元,怎么想都觉得赚了。反过来替哈尔滨啤酒算帐,一瓶零售价才1.5元,就算仅给零售店2角的利润,1.3元的批发价也太低了。再扣除各项中间费用,我还真替厂家着起了急,这也不赚钱啊。杂货店的老板告诉我,哈尔滨现在就是想挤掉雪花。显然,他从业务员那里得到了些许消息,哈尔滨啤酒正在进行攻城略地的以低利润甚至说是无利润销售,以谋求击倒对手,独占鳌头。
用一流的品质坚持到底
哈尔滨啤酒的这个例子让我忽然想起了自己数年前的创业经历。才一年我就放弃了,要是那会知道坚守,知道融资,深谙坚持就是胜利之术我兴许就闯过去了。哈尔滨现在就是在闯关,那么低的价格,要么是不赚钱,要么是质量差。只有彻底的打败雪花,哈啤才能坐稳市场。
最好的产品不一定就能卖的好,广为流传的大品牌也不一定就是品质最好的。要说营销之道就是让消费者来找你,那促销之道,便是追求让消费者心动,而能让消费者心动的就是那种说不出的“感觉”。感觉便宜、感觉占了便宜、感觉量大、感觉亲近、感觉有面子等等。
去年,辽宁凤城老窖酒业把散白酒价格提升了一倍多,最便宜的散酒也卖到5块钱一斤,周围的小酒厂可高兴坏了,那种用酒精加水加香精的零售价仅2元的散白酒抢去了半数以上的散白酒市场。凤城老窖的散白酒也是高粱酿的,再加上长期贮存,成本自然高,过去跟着别人一起卖2块钱,根本无利可图。对2块钱一斤的散酒,一般消费者是分辨不出好坏的。但总有一些实货的顾客留了下来,虽然价格上涨,销量下降,但凤城老窖散酒的利润反而比以前提高了。
品质是促销策略成功的基石,如果哈尔滨啤酒的品质不过关,这种促销就是自掘坟墓。好品质的确不一定销量第一,但品质不好,第一也不会长久。我们为商家优质的促销策略拍案叫好的同时,也为消费者和自己捏了一把汗。我们就这样整天被人家 “策划着”是得多长几个心眼。被品质优良的品牌忽悠了还好,要是被质次价高的杂牌给忽悠了,那可就是上当了。而作为营销人,这个夏天你又“忽悠”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