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形象的改变往往都落后于这个国家真正所处发展阶段,甚至通常落后于五到十年时间
文 | 毛天赐
在1981年6月,当我作为一个学生来到中国的时候,广告、报纸、杂志均是充满了四个现代化的讨论。中国正在走上一条新的道路——一条将引导加强市场开放、使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地位的道路。后来,在90年代中,随着经济政策的巨大改变,中国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从我踏上中国的土地之日起,中国发生了很大改变,特别是近10年来变化更大。交通工具从自行车发展为汽车,低矮的建筑物变成了高耸大楼,商店里,以前空空的货架现在铺满了丰富的现代商品,服装从中山服变成了迷你裙,制造业从劳动密集型发展到高科技型,所有这些变化都是在短短的几年中发生的。显而易见,中国,在过去的25年中发生了巨大变化。
中国印象与中国现实之间的差别
在这种迅速变化的情势下,在异国生活的人们的认知往往落后于这个国家的实际发展状况是很正常的现象。对于生活在中国的人们要能适应那么多的变化都很困难,更何况生活在那里的外国人呢?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人民对中国都非常感兴趣。我经常在各国旅行,每当我告诉人们我生活在中国的时候,我马上成为被追踪的焦点,人们不停地问在中国生活是啥样子,而我每次的答复都令提问者吃惊。
不,中国人不都是骑自行车的——他们有的开车,有的乘出租车,有的乘巴士,有的乘地铁。不,他们不都是住在平房里——他们住在城里到处可见的25层、30层,甚至是40层的高楼里。不,中国人不再穿中山服——他们更喜欢美国、欧洲、日本及本地名师设计的时装。不,中国的工厂不再都是从事手工劳动的工人,大多数大型工厂都拥有现代的制造技术。
对于中国人民来讲,很难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与外界对中国的了解之间会有多么大的差距。究竟,我们(包括我和我的13亿中国人的邻居)都生活在这里,我们都了解中国的快速变化。我们每天目睹这些变化。我们每天奔波在新建的高速公路上,被几百万辆新的小轿车所包围。我们居住在新矗立起来的高层建筑中,而这些建筑又被正在兴建的新的建筑所包围。当我们购物时,我们看到商店里充满了现代化的产品。我们穿戴着国际或中国的时装。我们工作在现代化的办公室内和现代化的工厂内。
在汇源果汁集团,我每周都能看到中国印象与中国现实之间的差别。我们经常接待来自世界的客人,到我们这里来参观、学习。我们每周都能看到来自欧洲、北美、南美、非洲或亚洲的客人访问我们的北京基地。几乎没有任何例外,所有客人都惊奇地发现汇源拥有世界最先进的制造设备和技术,所有客人都惊奇地发现,汇源是严格地执行最严格国际质量标准的。肯定地说,人们在汇源所看到的实际情况与世界其他地方所了解到的汇源之间会存在很大差距的。弥合这个理解上的差距是我们每天工作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
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们怎么可能了解汇源或其他中国的制造商呢?世界其他地方的人,没有看到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中国,怎么可能理解这些变化呢?对于13亿生活在这里的中国人民和我们来讲这一切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为什么世界其他地方所看到的中国和我们所看到的中国不一样呢?
非常简单,正如中国人民忙于自己的生活一样,其他国家的人民也在忙于他们自己的生活。不管你是生活在中国,在美国,在法国,在澳大利亚或南非,世界上每一个人都为在这个现代世界的生存而受到巨大的压力。一般人更多考虑的是上下班的交通状况,而不是在遥远的国度发生的政治事务。他们更多关心的是自己孩子上学情况或者到家以后晚饭吃些什么,而不是今天的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情。
换言之,一个生活在当今世界的一般普通人都持有这样的观点,即,他仅仅会忙于自己的正常生活,除非在遥远国度发生了重大的有可能够直接影响到他的新闻事件。
正如我25年来花很多时间对我的西方朋友讲述中国一样,我也花了很多时间对我的中国朋友讲述西方。不,不是所有美国人都富有,有很多人都饱受经济的压力。不,不是所有美国人拥有两部车子——在一些大城市,如纽约、巴黎、伦敦拥有一辆车是十分昂贵的,他们更喜欢乘公共交通工具。这只是两个错误理解的例子而已。当然,公平地来讲,这些问题在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问得较少,而在内江或肥城这些小城市就不那么好理解了。
根据我的经验,对于任何国家的简单概括都不可能准确。世界太大,又太复杂,很难简单概括说明。对于中国,也像对西方一样,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很难简单地用几句话来概括解释这个具有多元文化和众多人口建设成的今天的现代的中国。简单概括评论“中国制造”也是不正确的。对汇源的一次访问将足以和很容易说服世界上任何一位公平的人士“质量是赖以存在的生命”已是公司文化的重要部分。
遗憾的是,忙碌生活的忙碌人群总是喜欢简单化。人类总是希望将复杂的现代社会尽量简单化。虽然不是人类最好的习惯,但却成了一致的习惯。我发现一般化的概括方式是在亚洲人、北美人、欧洲人、南美人和非洲人中共同拥有的人类习惯。对于复杂的事务,我们人类总是习惯于用简单和容易的方法去总结成报纸大标题的方式,但是这种大标题却未必正确。
经常地,我们人类总是靠这种大标题生活的。在我们试图改变印象以前,我们紧张的脑子已经凝固了从这些大标题所得到的概念。我们一直试图想保留这些概念,一直到发生了一些重大的事件而不得不暂停我们的紧张生活,去收集新的和现代的信息,然后再总结成为另外一种新的大标题来取代现在保留在我们头脑里的旧的标题。
奥运机会
当我看到现在的有关“中国制造”的争论的时候,我沉思在一种思绪中,这和过去几年的“日本制造”和“韩国制造”是多么的相似!这两个国家在世界经济舞台崛起的时候曾经面临完全类似于中国今天的挑战。
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生长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一个小镇,所有美国人都认为“日本制造”的产品便宜,质量较差,而所有真正好的产品来自“德国制造”。伴随我个人的成长,日本产品的质量也在提高,原来的认知开始改变,“日本制造”成了高品质和高科技的标志,在很多的情况下,比以往德国的技术更加先进。
后来,当我上了大学,所有美国人的常识是“韩国制造”成了低廉产品和质量次等产品的标志。一些品牌,比如现代轿车和三星电子产品是那些不愿意或者无能力支付高价质量好的产品的人们的最后选择,而当时的所有的高价质量好的产品都来自日本。当然今天,很多这些类似的韩国公司现在都成了高品质和高科技的标志,在很多情况下,比以往日本的技术更加先进。
这样看来,即使一个普普通通的美国人,也毫不奇怪地会认为“中国制造”成了低廉产品和质量次等产品的最新标志。然而中国,在过去二十年里,被很多美国、日本和韩国公司,以降低制造成本为目的而设立工厂,实际上,是世界上发达的国家普遍选择的国家。
可是一般的普通美国人所不能做的是来看看这些像汇源这样的合格的制造商。他们没有时间和金钱到中国来旅行,目睹中国20年来的变化以及类似汇源这样的高水平技术和质量严格的企业。遗憾的是,在汇源我们必须依靠广告、中外媒体和用参观过汇源的人们的嘴来慢慢宣传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现代化的、高质量的果汁生产商之一。
就像建立一个公司形象一样,一个国家的形象的建立需要时间和努力。对一个国家的理解是需要相当的时间而且分为不同的阶段的。一般情况下,一个国家形象的改变往往都落后于这个国家真正所处发展阶段,甚至通常落后于五年到十年时间。最为重要的是,一个国家的世界形象会被很少的几个被过度渲染的成为新闻的事件所影响。在这一方面中国和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没有什么不同。
在我看来,即将到来的奥运会不仅是留给普通美国人,也是留给全世界人们良好印象的一个巨大机会。这是一个发布一些利好消息、向世界公民重新介绍现代中国的大好机会,即将到来的奥运会是被人们谈论为一生只有一次的机会,对,一生仅有的一次。我尚不觉得中国人已经认识到了奥运会有多么精彩以及多么艰难,这次机会或许真正如此。
如果回顾“日本制造”和“韩国制造”在公众意识中从低廉产品和次等质量的标志到高科技和高质量标志的转变,你或许会惊讶地认识到奥运会在促成世界对这两个国家普遍认知(虽然未必正确)方面的转变起到了非常重要和非常关键的作用。
在1964年短短的几周时间内,全世界所有人们的目光都聚焦日本东京的奥运会,随着日本和日本科技的成功展示,世界对日本的看法发生了向更好方向的永远的转变。
仅仅二十几年后,在1988年短短的几周时间内,全世界所有人们的目光又聚焦韩国汉城奥运会,随着韩国和韩国科技的成功展示,世界对韩国的看法发生了向更好方向的永远的转变。
刚好二十年后,在2008年短短的几周时间内,全世界所有人们的目光会聚焦中国北京奥运会,随着中国和中国科技的成功展示,我坚信世界对中国的看法也将会永远地改变,“中国制造”将在世界舞台上呈现一个全新改进的良好形象。
对于一个立足中国出口到世界的制造商来说,这是一个艰难的时期。全世界的人们都在质疑“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并且所有的大标题消息看起来都是反面消息,不管你实际的情况如何。与此同时,很多高质量和高科技的生产制造商,比如汇源果汁,有极好的追溯记录和现代的生产设备,这些生产制造商正在全力发出这样的信息,即,中国的制造商是非常注重质量,并真正遵循严格的国际质量标准的。
在我看来,即将到来的奥运会是一个向世界人们正面宣传中国的惟一的难得机会,是一个让世界了解当今现代化中国的机会,是一个改变世界对中国感知印象的机会。简而言之,它是一个在全世界普通人们的心中树立“中国制造”准确形象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