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数据多如牛毛,但是故事,也惟有故事,归根结底说的是人们,怎么想,怎么看,怎么做
折腾了一个夏天的次按风波显然已经从华尔街迅速扩散到“主街”了。(主街,即main street, 在美国经济界人士的行话里指包括各行各业的美国实体经济,常常是相对抽象和小范围的华尔街金融行业而言的。)
过去的几个星期里,充斥财经媒体的是两种声音:鼻青脸肿的华尔街金融人士们纷纷要求美联储做出降息等刺激经济、恢复金融市场流动性的哀告声;以及以现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们反思过去几年低利率政策导致的过剩流动性宠坏了华尔街,说如果动不动就听金融界的叫苦声去救火,而不给一点教训纠正过度贪婪与追逐风险的华尔街思维,“主街”的实体经济健康会受到影响。
两派意见分别代表华尔街和主街的利益,声音不相上下,估计到大家翘首以待的9月18日美联储例会(届时美联储官员开会决定是否降息降多少个点)之前不会消停。
就在争论不休的时候,前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出来说话了,说经济模型再发达,泡沫的产生和破灭以及经济周期本身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模型再完美也无法量化以及准确预期市场的主要驱动力——投资者信心,换句话说,只要投资者是人,不是机器,他们在市场环境骤变时的情绪以及行为就是不可预期的,而且恐惧心理永远都比乐观情绪扩散得要快,股市真要大跌起来总归比涨要快。“泡沫不发场烧是不可能破的。”格老说。在格老任期,“模型”撞到“泡沫”的极端例子就是1998年的长期资本(LongTerm Capital)基金倒台事件。(该对冲基金旗下星光灿烂:不是诺贝尔奖得主就是哈佛麻省教授。)
说得不无道理,只是在这个市场信心脆弱经济风雨飘摇的时刻,格氏的一席演说被人听着像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为自己开脱责任的托辞,于是迎接他的是雪片一样飞来的板砖。在华尔街日报网站相关文章的评论页面,骂声不绝于耳:有说格氏把泡沫归功于什么人性简直荒谬,恰恰是他自己的低利率政策闹的热钱满天飞吹大了泡沫,有人说格氏在有机会遏制房产金融泡沫的时候没有行动,帮一批银行家机构投资人大捞了一把,后患无穷, 还有人干脆说,应该出台政策强制要求每届美联储主席放工资的25%在股市大盘蓝筹指数基金里,这样就不会站着说风凉话了。
格林斯潘究竟是向着华尔街也好主街也好,这个人性决定论从某种程度上的确说出了些经济学的尴尬。
纽约的财经记者们聊起来都会说经济学家是一帮口水最多的人,什么事情都要发表评论,而且一说起来就没完没了。尤其是宏观经济,在象牙塔里指点江山的教授们有好些就是纯粹的模型爱好者,恨不得真实世界就是他们一尘不染的实验室。不久前笔者在商学院修宏观经济课的时候就碰到这么一个,公式的推导完美得无懈可击,可是根本假设条件是否经得起真实世界的考验则少有讨论。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就是为什么经济新闻故事永远都会有人看。经济数据多如牛毛,但是故事,也惟有故事,归根结底说的是人,人们,怎么想,怎么看,怎么做,除了人们爱看故事是人类的天性,是从远古人类坐在火堆边消磨长夜那时起留下的习惯,同样重要的原因是故事中包含的那种种的色彩和人类心理是枯燥而线性的经济数据信息所无法涵盖的。不是王婆卖瓜,笔者觉得这可以算作是经济新闻媒体存在的根本价值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