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徐志摩
杨东平
58岁 教育学家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副会长,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著有《中国:21世纪生存空间》、《城市季风》、《民谣中的城市》等。
1993年6月5日,第20个世界环境日。在北京西郊的绿地,一批志同道合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聚会。1994年3月,中国第一个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正式注册成立(创会会长梁从诫是梁思成、林徽因之子),成为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绿色的起点。
从观众寥落的绿色讲座开始,“自然之友”开始了不自量力的“启蒙”,为大自然代言。尽管绿色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理念和文化符号,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显得那么不合时宜;但是我们深信大多数人的理性和向善之心,相信青年和儿童,相信春风和种子的力量。“自然之友”以羚羊车、野马车为标志的流动环境教育逐渐形成特色;直接参与滇金丝猴、藏羚羊等濒危野生动物的救助保护,显现了NGO最初的存在。
在我看来,“自然之友”最令人欣慰、最积极的成就,是它所产生的巨大的示范和扩散效应。今天,无论在北京、上海,还是可可西里、香格里拉,到处都活跃着众多NGO的身影。他们在为大自然请命的抗争中,可以说是败多胜少;但他们仍然积极行动,屡败屡战。他们是一批无私的挑战者、清醒的奉献者、积极的悲观主义者。他们经常被人视为天真或偏激。回头看时,我们竟然比当初所能想象的走得更远,正如龙应台在获文学奖时的感言,“好像在漂泊的路上忽然发现一蓬当年种下的金盏菊,刚好盛开”。
然而,“绿色遥看近却无”。对中国而言,遥看绿色的心情是相当沉重的。近年来公众环境意识的显著提高,却并非宣传教育的结果,而主要是由于我们的生存环境正在急剧恶化。环境危机再也不是危言耸听的预言或可以在电视上“隔岸观火”的别人的灾难,我们每个人都感到了脚下的大地正在移动。1998年长江和松花江的特大洪灾,西北和华北地区肆虐不已的沙尘暴,2006年的松花江污染事件,今年的太湖蓝藻泛滥和洞庭湖鼠害事件等等,都突显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促使我们重新认识经济增长的价值和伦理。
事情的确正在发生变化。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理念已经由学界和民间的思想正式转变为国家的路线方针——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它被恰当地命名为“科学发展观”。这一变化的到来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快,它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深刻影响,是怎么估计也不过分的。
在中国向绿色文明的转型之中,需要新的思想、理论(如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的制度(如绿色GDP)、新的科学技术(如清洁能源)等等;同样重要的,是需要新的人物和新的社会力量。当前我国公众参与环保的一个新特点,是企业和企业家群体的参与——“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成为中国企业家回报社会的一个集体亮相和标志性事件。在政府、社会公众、企业和NGO多方良性互动的过程中,中国在环境危机中的“突围”或许是可以期待的。自然之友愿与企业家朋友共同开拓中国的绿色和平之路!
1997年春天,我作为“自然之友”的代表,访问了美国环境保护基金会(EDF),EDF的创始人说,他们最初只有十个人和在客厅里的思想——必须干点事。我不禁笑了。梦开始的时候是一样的。我们最初只有四个人,还有在公园里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