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编织袋再次印证了时尚体制的强大,它可以把各种文化,甚至是与其相冲突的文化都内化为它的资源,然后,再把这些统统销售给你
文/杜庆春
我不止一次在菜场或者农贸集市看到那种粗劣仿制的LV包挎在买菜女人的肩上,也不止一次在车站看到粗劣仿制的LV旅行箱堆在各种编织袋包裹中间。我对此并不是仅仅感叹“时尚”的全球化传播的力量,以及这种力量背后的盲目和悲凉,也并因此成为更坚决的知识产权斗士来维护智慧的财富价值。
在一个起风的冬日,忘记了学生讲什么东西而产生了某种刺激,课间站在电梯间做远眺状。忽然,我对周边的学生说,“我们找些赞助吧,至少做一万只塑料编织袋制作的那种简陋的旅行袋,上面印着LV的标志,然后免费送发给要回家的进城务工者。”当然这种想法一定来源于我前述的日常经验的积累,以及对那种编织袋产生的大规模的包装效果的遐想。于是,我脑海里满是背着印有LV标志的那种蓝红白格子的编织袋的人们在春运期间挤上火车。当然,我这种懒得没有执行力的人自然无法推进这个事情,直到2007年3月7日在一档电视节目中看到LV的春季新品发布,才被LV气死,因为本来可以调侃或者气气LV的想法完全被它吸纳为资源了。
今年,LV的新品的图案完全就是那种蓝红白格子的样子(设计师Marc Jacobs在香港旅游获得灵感),你如果在印制模糊的宣传品上不经意地扫一眼,一定以为那就是一只小型化了的编织袋。这种情况的出现使得我几个月前的突发其想变得苍白起来。我本来想用绝对的伪劣品来打破对奢华品仿制的指责,使得知识产权概念产生某种落空的吊诡,从而获得对这种强大的“文明”进行某种调侃。当然,我这种思路也有最值得诟病之处,因为如果要实施,那就意味着我也同样地利用了“质朴”的民众完成了精英文化思路的演出。同时,现在想起来,如果真的推动了这个“行为”,我不知道是不是对LV的设计部门有所刺激,使得他们或许会考虑放弃现在推出的这个系列的新品。自然这些都是虚构故事的一部分。
我的思路的涌出自然是针对着所谓的“知识产权”和“时尚”的双引擎推动的“欲望”生产的机制,这种机制控制了人们的消费能量,同时也带出了超额的利润。我的思路自然在于所谓不受现在知识产权体系保护的对象,例如,东方的图案,最传统的制作技术和造型等等,这些“资源”都可以被这个体系改造成受到严格保护的“设计”,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寻找到这些被保护的LOGO不受保护的空间,让它也成为人皆可以处理的资源?
最终,我却彻底被LV征服,因为它的思路再次印证了这套体制的强大,它可以把各种文化,甚至是与其相冲突的文化都内化为它的资源,然后,再把这些统统销售给你。不过话虽然这么说,但是我真不知道这个LV新设计的系列,一只小包也要卖到上万元的系列在中国的命运。因为它对背正品者甚至对背仿制品者都完成了一次心理强行刺激,对于它的使用者而言,这种图案和色彩都太跌份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