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通天塔》几乎浓缩了全球化语境下的种种隔阂与不幸,而这一切的根源都关乎那个最古老的命题——沟通
文/张树新
《通天塔》(Babel,又译《巴别塔》)的导演伊纳里图是个讲故事的天才。摩洛哥、日本、墨西哥、美国这三个独立时区的四个国家中四个独立的故事线索,因为一支偶然辗转的步枪和一声无意的枪响将四个本地普通家庭的命运骤然相关,从此改变。说起来很像今天的互联网世界,大量毫不相干的信息透过某个关键词链接在一处。去年曾流行过《世界是平的》,但这只是故事的表象,看过电影,你会了解,这个世界岂止是不平,全球化与现代化不知又造成了多少新的“崇山峻岭”。
摩洛哥境内的小山坡上,牧羊兄弟捧着父亲新买来的猎枪试验射程,却无意打中了远处公路上旅游巴士中的一位美国女人,她与丈夫理查德来北非旅游是为了挽救他们濒临崩溃的婚姻。这一意外灾难使他们身陷荒凉的山村,原始破败的自然条件、语言不通以及对本地人成见在先的不信任、夫妻间习惯性的争执都更加剧了受伤者的痛苦。理查德求救于美国使馆,而美国政府误以为恐怖袭击而大费周章向摩洛哥当局施压,同时要从军事基地调用直升机反而拖延了救助时间;当地警察如临大敌,牧羊兄弟命丧“反恐战斗”;而追查到的猎枪线索源自于一位日本游人打猎后的善意馈赠。国际联盟力量促使日本警方调查,而这位商人也正一脑门子官司:妻子前不久莫名自杀,青春期的聋哑女儿千惠子行为孤僻自闭,因渴望爱抚不惜裸体勾引前来调查的陌生警察……与此同时,远在美国的墨西哥保姆因急于参加儿子的婚礼而带上理查德的一对小儿女,返美路上因语言及肤色问题被也是成见在先的边境警察扣留,并被怀疑为绑架小孩的嫌犯……短短两小时的电影几乎浓缩了全球化语境下的种种隔阂与不幸,而这一切的根源都关乎那个最古老的命题——沟通。
据《圣经·创世纪》第11章记载,创世之初,普天之下的人类同操一种语言,出于骄傲,人们想建造通天之塔,以证明自身的无所不能。上帝愤怒于人类的狂妄,于是“变乱他们的口音”使其讲不同方言,同时将人类拆散到世界各地,无法交流。筑塔的梦想自然成为泡影,而人们也从此不再沟通、交谈与倾听。据说,Babel的希伯来语义即为“混乱”。
这是一部打开了讨论之门的电影,你可以在网上找到各种观点,从后殖民主义思潮的争论到精神物质关系的论述,以及生命与爱的感慨,每位观众都以自己的价值立场,和个人的情绪感悟讲述自己心目中的“通天塔”。然而假若人类的孤独已由天定,沟通岂不只是每个人主观臆测的徒劳之举?也许世界真相的复杂远非人类可以想象。
上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提出了“六度分割”理论:只要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与任何一个人建立联系。然而这种关联能否形成有意义的理解与沟通,结论可能会令人失望。不同种族、地域、文化、经历、性格等因素所造就的差异,即使相关个体的命运息息相关但其灵魂的了解、理解与沟通似乎却很难达成,而且似乎现代交通通信媒介等手段愈发达个体灵魂的沟通困境愈严重;这似乎是一个人类必须面对的悖论,就像那个日本聋哑少女在东京现代化的人潮熙攘的街上却无助地被困在了自己的世界里。
《通天塔》(Babel)
导演:亚历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
主演:布拉德·皮特 凯特·布兰切特 小克利夫顿·克林斯 盖尔·加西亚·贝纳 役所广司 菊地凛子
获奖:第59届戛纳影展最佳导演、第64届金球奖最佳影片、第79届奥斯卡最佳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