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中国企业尚处于国际化的初期,但海外利益保护问题的重要性已然凸显
2007年新年伊始,尼日利亚意外地成为国内媒体集中关注的焦点国家之一。元月初,五名在尼日利亚工作的中国工程人员被绑架,这一事件17日在中国外交部的斡旋与所在国政府的帮助下得到圆满解决。但随后,该国又传出另外九名中国工人遇袭失踪的消息。
尼日利亚绑架、失踪事件只是中国公民在海外遭遇的众多安全事件中的两例。随着中国经济更大范围地融入全球经济,中国公民海外务工、留学、出差、旅游的人数正显著增加,发生在中国人身上的海外安全事件也有明显的上升。目前中国每年出境人数已经超过2000万,海外务工人员超过50万人。而外交部的数据显示,2005年外交部参与处理的各类中国人海外安全事件2.9万件,2006年已超过3万件。
除了对中国公民在海外的人身安全保障,对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的安全保障也是近年来亟须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过去两年,在西班牙、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也发生了中国企业(主要是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事件。目前经外贸部门批准在海外投资的中国公司已超过7000家,投资合同金额高达130多亿美元。有关部门估计,中国境外所有投资项目的资产总和已达1500亿美元。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这1500亿美元海外投资的安全,已经是一个关系中国经济的稳定和国际经贸关系的正常发展的重要问题。
无论是中国公民在海外的人身安全保护,还是中国企业在海外资产的保护,这些领域都可以统称为“对中国海外利益的保护”。而从更广的范围上理解,海外利益还包括国家海外资源供应线以及企业的海外市场拓展。
国际化是任何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到一个相对较高级阶段时必然会面临的一个发展过程。在生产力发展到较高水平时,国内市场已经无法容纳国内厂商生产的所有商品,该国的企业必须在海外寻找市场。因而保护海外利益也是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在19世纪以前,国际法体系尚未建立之时,英、美等强国是通过战舰强行打开亚洲市场,以实现本国在亚洲的商业利益。而目前国际法体系已经完备,利益保护更多地是通过政府间谈判与商业团体游说的方式来实现。大到美国政府频频施压中国调升人民币汇率,世界各国在贸易谈判中唇枪舌剑;小到企业跨国诉讼及组织商会游说所在国政府。这些都是各国采取的保护其海外利益的具体表现。尽管中国企业尚处于国际化的初期,但海外利益保护问题的重要性已然凸显。
从目前的情况看,对于中国海外利益最大威胁的还是保障中国公民在海外的人身安全。中国外交部已经设立了专门机构来处理此类事宜,但中国公民在出境前仍需详细了解目的地国的治安状况和生活习惯,并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尤其是对于中国务工人员较多的发展中国家,治安情况往往较差,做好自我保护无疑是最重要的。
而对于企业而言,目前遭遇海外利益侵害的企业大多数是民营企业,包括民营制造业和进出口商。以西班牙“烧鞋事件”为例,主要是由于温州鞋商以低价优质抢走了当地的大部分市场。若温州民营企业能够事前预估到当地商业团体的反对情绪,并采取措施做好沟通,则可以避免事态的激化。而在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等国,中国企业经营遭遇的是当地税收、工商机关的非法罚款或没收货品。对于此类事件,中国外交部等官方机构的出面调解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民营企业仍应在拓展海外市场前做好风险评估,可以通过购买商业出口信用保险等办法来规避风险。
除此以外,中国制造业企业在海外还经常面临反倾销及知识产权诉讼。与中国企业相同,日本和韩国企业在拓展欧美市场初期也同样遇到了当地制造厂商的强烈抵制,而它们主要是通过政府间协调及积极应对诉讼的办法来解决矛盾。同理,中国企业在中国政府出面协调的同时,也需要增强自己的海外风险防范意识,了解目的国的法律规范,并培养自己的律师队伍来保障自身权益。在中资企业聚集较多的国家,如美国、日本等国,还应积极通过组织商会及游说当地政府、议会的方式,抱团保护企业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