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领导的新舞台 波司登的新舞台



在市场占有率做到国内第一之后,“海外上市”成为高德康和PE的共同目标 

文/本刊记者  齐飞 

 老领导的新舞台 波司登的新舞台

1月21日清早,北京东方君悦酒店前台,一名拖着皮箱的中年男子正在办理退房手续,他看起来行色匆匆又若有所思。就在12个小时前,他刚刚荣获“2006 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高德康——这位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手捧奖杯时显得有些激动,获奖感言说得滔滔不绝,当主持人提示他最后说一句言简意赅的总结语时,他说出了六个字:“波司登成功了!”但宴散之后的第二天,这位习惯了自己独身上路的老板就急着赶赴下一站——上海,接着是香港…… 

在外界看来,高德康掌舵三十年的波司登正行驶在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上,并且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波司登羽绒服自1995年至今已连续11年全国销量第一,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5%(波司登及旗下8个羽绒服品牌销量总和),2006年产值118亿元,销售收入106亿元。“羽绒服我们肯定是世界第一了。”然而,这个产量世界第一可不是高德康的“最终梦想”,他需要一个更国际化的舞台来实现雄心和抱负。 

走出去 

让时间回到30年前,在江苏省常熟县白茆公社山泾村,一个裁缝的儿子带领10个同乡成立了缝纫组,8台缝纫机是他们全部的家当。四年后,缝纫组长高德康“升级”白茆羽绒服装厂厂长,他看准了白茆镇距上海不到百公里的区位优势,与上海的服装企业联系加工业务。高德康集采购、缝纫、销售于一身,靠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奔波往返于上海和昆山等地。后来,自行车换成了摩托车,摩托车换成了一辆辆汽车,裁缝铺也变身一幢幢厂房,高德康亲历了一个典型的苏南乡镇企业的成长过程。 

高德康曾为生产出我国第一件羽绒服的上海飞达羽绒服装厂做“贴牌”,而今,飞达厂已被波司登收入囊中,该厂的“双羽”品牌亦被波司登纳入旗下。1976年到1994年的18年间,高德康的服装厂经历了来料加工、贴牌制衣、创造自主品牌三个阶段。1994年,“波司登”品牌的羽绒服被推向市场。 

1995年底的时候,拿着销售人员汇总的财务报表,高德康初次品尝到了全国销量“第一”的滋味。之后,合资、兼并、收购、建厂,波司登频出大手笔,逐渐将行业老大的地位坐实。 

“走出去”的想法诞生于2000年,高德康觉得企业国际化是顺其自然的事情,企业大了,产量高了,那就卖到国外去。目前,波司登的产品已成功打入美、日、俄、法、荷等10个国家的市场,并在美国、俄罗斯、法国、瑞士开设了分公司。在俄罗斯,波司登投资850万美元建办合资企业,建造保税仓库,加快出口产品通关速度。2006年波司登的出口额占总销量的20%,达人民币20多亿元,其中美国市场占出口额的60%以上。这一年,全球三分之一的羽绒服产自波司登。但就在高德康对国际化雄心万丈之际,境外媒体开始发难了。 

2006年11月21日,高德康应邀登上哈佛商学院的讲台,本想谈谈自己的创业经历、品牌理念,不料迎接他的第一个问题就十分尖锐:“你们中国工厂是否使用童工?”高德康心存不悦却又不能发作,他正面回答:“我们公司没有童工,中国的《劳动法》非常严格,如果哪个企业用了童工,你们(美国)不来查,我们中国也同样要查,比你们查得严格。”高德康事后告诉《中国企业家》,在他到达美国演讲之前,《纽约时报》刚刚做了一篇关于中国企业用工的调查性报道。“他们承认中国发展很快,但并不是用友好的眼光来看中国企业的。”高德康提起两个月前的事情仍然心绪难平,“中国的纺织产品、轻工业产品早晚会占据世界市场,这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表示,2006年是纺织服装行业经历贸易摩擦比较多的一年,经受欧美主要市场的特保限制,同时也经历了石油涨价、人民币升值一系列的问题,但在取消配额后,中国纺织工业的比较优势得到了应有的释放。 

中国羽绒工业协会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羽绒制品产销量占世界总量近80%。如高德康所说,目前美国市场70%以上的羽绒服都从中国进口,从质量到价格,中国羽绒服在美国市场颇具竞争力,“实际上只是品牌上有差距。” 

“国际形象” 

作为向世界进行波司登品牌推广的重要舞台,波司登从2004年起开始赞助全球花样滑冰顶级赛事“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和冠名“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杯”。2005年,波司登取代进口品牌成为都灵冬奥会中国奥运代表团合作伙伴。2006年2月23日,中国小将韩晓鹏身穿波司登设计制作的滑雪服完美一跳,赢得都灵冬奥会自由式滑雪男子空中技巧冠军,实现了中国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 

按照高德康的计划,在纺织品后配额时代,营销网络的建设应分两步走,首先是在海外市场开设专卖店,营业员雇用当地人,打响品牌后,再直接和国外大的采购商如沃尔玛、家乐福合作,进入卖场和超市。“货比货,慢慢会比出来。”高德康一直在考虑给在美国销售的羽绒服涨价,他希望波司登依靠“中国质量”而不仅仅是“中国价格”占领海外市场。 

波司登刚诞生时,全国有4000多家羽绒服企业,高德康这样解释波司登的后来居上:“小智者抢占市场,中智者发现市场,大智者创造市场。不能满足于在现有市场上分享‘蛋糕’,更重要的是能够不断烘制新的‘蛋糕’。” 

波司登先后烘制了三代“蛋糕”:“薄蛋糕”——改臃肿为“薄、轻、美”;“绿色蛋糕”——环保型羽绒服的推出,将自然与时尚巧妙结合;“生态蛋糕”——面料抗污、透气,具有较强的自清洁功能。 

目前,波司登旗下拥有8个子品牌,每个品牌对应不同的产品线和消费人群,各品牌间风格各异,并不构成竞争关系。例如销量“全国第二”的“雪中飞”,定位运动时尚;“康博”定位户外休闲;“冰洁”则针对都市时尚女性。这些子品牌多为收购而来,如“上羽”品牌原来所属的上海羽绒服总厂,年产值近亿元,曾是我国最大的羽绒服生产基地。波司登接手“上羽”后,对品牌进行重新定位,现以“轻薄”为卖点;同样来自上海老国企的品牌“双羽”,被定位为高端羽绒服品牌,以体现与同类产品的差异性。 

曾与高德康有过数面之缘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蒙代尔这样评价:“波司登是为数极少的能够持续奇迹般增长的公司之一。” 

资本杠杆 

在向“世界级品牌”冲刺之前,高德康和波司登还需要先在国际资本市场上有个出色的“亮相”。 

1998年10月,华联控股(000036.SZ)以1.17亿元收购了江苏康博股份有限公司(后更名为江苏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51%的股权。在新公司中,高德康家族合计持有46.5%的股权。谈起当年的“合资”往事,高德康显得并不情愿:“华联收购我们是国有企业收购民营企业,当时华联直接来找我的,政府也很支持。” 

收购波司登给华联控股带来了明显的业绩提升,波司登曾经一度为华联控股贡献70%—80%的收入。后来受连续暖冬、竞争激烈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华联控股决定退出波司登,转投化纤纺织品重要原料PTA(精对苯二甲酸)的生产。2004年7月,华联控股决定出售其持有的48%的波司登公司股份,出售前,波司登公司的净资产为4.37亿元。股市公告显示,高德康家族控制的康博实业支付了2185万元,关联企业济南嘉华支付了3497万元,波司登主要原料供应商浙江三弘支付了1.5298亿元,分别从华联控股收购了波司登5%,8%和35%的股权。在2001年4月,华联控股已经以1304万元的价格向苏州顺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转让了3%的波司登股份。 

交易完成后,高德康家族控制的波司登股份,由原来的46.5%上升至51.5%,高德康得以重回董事长之位。 

2006年3月,波司登集团经历了一次重大重组,旗下主营服装业务的3家公司,山东康博实业、江苏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波司登服饰有限公司,重组为波司登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波司登国际控股”),高德康任董事局主席。而波司登的其它产业则组成另一个集团。截至2006年3月31日,根据毕马威的审计,波司登国际控股的净资产近12亿元。 

事后证明,这次重组与私募基金“盯”上了波司登有关。2006年9月,汇丰直接投资(亚洲)有限公司(“汇丰直接投资”)所管理的汇丰直接投资基金向波司登投资7000万美元,其中的5000万美元用于收购波司登国际控股原股东手上的老股,2000万为增发的新股。但波司登国际控股的老股东并不能马上套现,这5000万美元必须以借款的方式重新投入波司登国际控股。 

高德康告诉记者,波司登将选择香港作为进军国际资本市场的第一站。彼时,这位出身苏南乡村的羽绒服“大佬”将会成为服装业的新富豪。业内人士认为,波司登有望年内在港上市,如果上市成功,波司登的市值很可能超过“李宁”。 

就在高德康亲手操办海外上市的同时,波司登的多元化布局业已悄然展开。 

2006年12月,波司登联合申豪控股集团,成功获得国家高速公路网成渝地区环线宜渝(宜宾-川渝界)高速公路泸州段项目的BOT招标,投资估算近40亿元,波司登获得其25年半的收费权。在这个公路项目中,波司登处于控股地位,在2007年至2011年建设期内,波司登每年投入的自有资金将达3亿-4亿元。此外,自2002年始,波司登已经涉足房地产领域,在常熟名流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参股35%。 

在主业服装产业方面,波司登已然具备了上下游通吃的实力。在上游,波司登收购了主营皮毛的杭州富可达;在下游,波司登参股济南嘉华购物,占35%的股份,在山东,波司登还收购了7个面积2000多平方米的羽绒服装城。 

1月23日晚,高德康从香港返回上海——他已经习惯了在京、沪、港三座城市间频繁地飞行,和30年前那个骑着自行车到上海跑业务的年轻裁缝一样,55岁的高德康依然保留着事必躬亲的工作习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10045.html

更多阅读

波司登VS艾莱依:市场工事的抉择

     2012年3月,“世界因你而美丽——波司登品牌20周年大型影像展”为入场观众呈现了一组穿越时空、创造未来的视觉盛宴。同日,“印·意”——波司登2012/2013秋冬成衣流行趋势发布会盛大举行,波司登连续16年唯一代表中国防寒服企

波司登:集中与分散的平衡术

     作为中国最大的品牌羽绒服销售商,波司登集团在经过30多年的发展之后,已经成为一个涵盖羽绒服产品的研究、设计、开发、原材料采购、外包生产及市场营销和销售在内的集团型企业,在全国共设有8344个零售网点。  为进一步优化

梦想世界装备制造大师 波司登梦想的“中国制造”

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国际品牌的转变是中国品牌争创世界名牌的必经之路。    “波司登”经过十年来的快速发展,目前已经成长为亚洲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羽绒服装生产基地。旗下八大品牌羽绒服产量累计超过一亿件,占据国内防寒

波司登男装羽绒服价格 波司登男装的疯狂发展

    话说羽绒行业龙头老大--波司登近来瞄上了男装。去年7月15日,他们高调携手王力宏,重磅打造"品位生活"的全新定位,向国际化品牌大步迈进。     这下男装市场可热闹了。无论是打定了产业链"主意"的雅戈尔,还是快速追击的"黑马

声明:《老领导的新舞台 波司登的新舞台》为网友左手淡淡烟草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