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保守派和自由派 基金“保守派”



它不看重规模,它很吝啬分红,它在市道火爆的时候“闭门谢客”,特立独行的上投摩根成为中国最出色的基金公司之一的秘密究竟何在? 

文/本刊见习记者  王春梅 

2004年5月,禽流感带来的恐慌刚刚过去,中国股市还处于熊市的漫漫长夜。一个由上海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持股51%)与摩根富林明资产管理(英国)有限公司(持股49%)合资的上投摩根基金管理公司成立了。8月9日,其首只基金中国优势发行,按照国内惯例,发行期整一个月。这时,来自台湾怡富(JP摩根在台湾及香港的子公司)的总经理王鸿嫔纳闷了:“干吗发那么长时间?不是2亿就可以成立了吗?” 

在当时整个市场行情很差的情况下,如果首发业绩不好,无疑会让两大股东面子上不好看。可从1990年起便涉足证券投资业的王鸿嫔并不这么想,“如果我们愿意把面子放到一边,尝试不同的做法,也许就能杀出一条血路。”她用“先求好、再求大”的战略说服了董事会。转年3月的货币基金只发行了2周;9月阿尔法基金抓住大盘低位的建仓良机闪电发行2周;2006年4月,当大盘已经由熊转牛,双息平衡基金为控制发行规模再次提前结束发行;9月成长先锋“限量发行”,并在2日内提前完成基金募集。 

如今,这家成立不到3年的合资基金公司已经进入国内前十大基金管理公司之列,2006年末资产净值达到286.12亿元,遥遥领先于同期成立的其它几家合资基金公司。在旗下所拥有的5只基金产品中,最早成立的中国优势和阿尔法2只基金分别以净值增长151.73%和168.67%的成绩列排名前三。提到上投摩根,国内同业大都如此评价它:干净,风格比较保守,特立独行。 

“讲老实话,我们不是刻意特立独行,就是回到做资产管理业的基本,照教科书反复验证,按正规军的做法做的。”在接受《中国企业家》的专访中,总经理王鸿嫔如此解释。而其投资总监吕俊的总结更加直接:“一是分工明确,二是顾及长远利益,这也是我们和内资基金公司最大的不同。” 

“今天没做什么事, 

一两年后准后悔” 

今年1月31日,在一片“泡沫”声中,上海和深圳股指大幅震荡后跳水,创下自1999年以来最大的跌幅。在短短6个交易日里,沪指就从接近3000点高位跌到了最低的2541点。恐慌心理迅速蔓延,基金从大规模的净申购变成了净赎回。几天内,有20 只开放式基金跌破1 元净值。从1月29日到2月2日开放式基金平均净值损失为6.97%。嘉实基金、易方达基金和南方基金这样的大公司净赎回量达到20亿-30亿元,规模中型的基金公司净赎回量也有10亿-20亿元,而业绩出色的上投摩根的赎回量也有4亿-5亿元。 

一个奇怪的现象是,中国优势和阿尔法净值都很高,没有做大规模分拆,也没有净值归一。这两只基金的客户其实是赚得最多的,但他们却没有多少赎回。反而是越晚成立的基金,赎回量越大,特别是成长先锋。“为什么?因为新客户还没有被我们教育成功,他们进来晚,理论上赚得最少,而且他们对市场的信心最弱,”王鸿嫔解释说,“事实证明,客户是可以被教育的。” 

上投摩根的一百多名员工都知道,这位台湾清华大学毕业的总经理有句口头禅叫做“今天没做什么事,一两年后准后悔”。早在2005年,上投摩根就推出了“致富100”系列理财活动,最初挑战非常大,能召集到50个人都很难。但那一年就这样坚持在全国12个城市举办了100场理财讲座。2006年他们又举办了200多场“摩根基金大学”,为投资者讲解养老、子女教育、购房购车等与切身需求相关的市场理财信息和基金的基本投资理论及方法。今年1月又推出“火炬行动”,追踪访谈公司旗下有代表性的基金原始持有人,分享他们过去三年中的基金理财故事和投资感受。 

在基金发行之外的其它时间做投资人教育,这是JP摩根在其它市场的重要策略。尽管不时有同事抱怨说:“王总啊,你讲那些国外的理念都很好,但在内地行不通的,因为国内的投资人很短视、不成熟、没水准。况且这要花很多钱,不是给别人做嫁衣吗?” 

王的回答是:“基金是一个高关注度的产品,客户到底买的是什么,这个没有捷径可以走的,就是要面对面地讲。宁愿客户因为了解而不买,也不要客户因为冲动而购买,这样的客户往往会因为现实与期望不符而流失,他们走了就不会再回来。” 

现在,王鸿嫔全年约2/3的双休日至少有一天交给了投资者教育活动。坚持就会带来效果。投资者教育给上投摩根在牛市的扩张打下了口碑基础,更重要的是使投资者的品牌忠诚度大大提高。 

“不能由着基民去怎样做”是另一句很多上投摩根人都会说的话。在吕俊看来,“中国的基民现在还是小孩,处于刚刚学走路的阶段,短期内他非常喜欢去做一些事,但大人不能由着他去做。我们应该告诉他们正确的做法,否则将来小孩长大后会发现你把他们坑了。当然很多小孩是健忘的,但有些专业机构会记得这些事情。” 

在基金封闭期结束后仍采用限制申购手段控制规模是上投摩根的“另类”之处。比如前一段市场狂涨时,它反而停止了基金的申购,不卖了。当一些市场上的主流基金纷纷通过拆分、大比例分红来降低净值,以吸引新基民时,上投摩根还是以不变应万变。“我们当然也知道基金的规模越大,公司的短期利润越多,但这些人不理智,在这么高的市场上还冲进来,可能会亏钱。”吕俊坦言。当时他们投资团队内部达成了一个共识:“我们关了门,他们可能还申购别家去了。但我们要尽量做到至少不让投资者在我们手上亏钱。”道理很简单,管理资产的规模必须与现有的市场容量、后台管理能力、基金运作能力等相适应,若由于市场的追捧就无原则地扩大规模,只会有损基金的中长期运作。 

 美国保守派和自由派 基金“保守派”

向制造业学习管理 

王鸿嫔很推崇一个人——戴明,质量管理之父。不过后者毕生后研究的是制造业的精益求精。金融业也能效仿吗? 

上投的货币基金即是一例。同期其它一些公司的货币基金为了提高收益率、扩张规模,往往采取申购新股、甚至直接进入股票二级市场这种不遵守基金协议的手段。尽管上投摩根货币市场基金获得了中诚信公司(在穆迪投资公司技术指导下)和惠誉的AAA信用评级,但由于在投资对象和久期控制上非常严格,从而导致其基金规模和收益率都较低,第一年的规模小到3亿多。当时国内有客户就说:“你们的理念真好,但是我不会买,我祝福你们活得下去。” 

这是王鸿嫔花最多时间去说服董事会的一个产品。那一年每一次董事会,她都会被问到此事,尽管非常难受,但她还是坚持不断用很多其它市场出事的案例向董事会讲解如果不这么做的风险。不肯随便妥协的风格或许正是摩根选中王鸿嫔来开创大陆市场的原因所在。去年上半年,新股发行方式发生变化后,很多货币基金的收益出现问题,整个市场货币基金规模缩减了50%,而上投摩根货币基金是惟一一个规模增长的基金。 

“这就是戴明讲的,品质管理是在原材料的时候就要控制。我们之前做过调研,一开始就认定这个产品可以活下来。”王鸿嫔说,“其实,很多管理尤其是流程的管理,金融业是落后的,很多先进的管理理念都是制造业先提出来的。” 

2003年底,当时上投摩根的筹备组找到吕俊时,他马上被两家背景强大的股东所打动,“上国投在信托投资业里是比较好的公司,管理严谨;而JP摩根更不必说了。”但事实上,并非每桩合资基金的“婚姻”都如预想般美满,湘财荷银、光大保德信、友邦华泰等都曾出现过股东之间的争执并直接影响了业务发展。 

上投摩根每年有四次董事会会议,参加汇报的高管层都高度重视,对于公司的一些具体问题,涉及到中期的规划,董事们会一一过问。在治理机制之下是严格的风险控制流程,各条线分工明确、权责清晰。投资管理部、监查稽核部、交易室负责人独立向总经理汇报;而其它部门则由相关副总分管,由副总经理向总经理汇报;他们相互之间呈平级关系,分管副总不能干涉投资决策。 

不容忽视的另一点是,上投摩根还受益于JP摩根的全球智囊团,投研团队每周都会参加亚太区讨论会,其各个业务条块和全球各地市场的相应业务都对接起来,碰到市场上的新业务和新问题,上投摩根可以随时去咨询海外团队。“这就是所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王鸿嫔介绍。 

基金经理这群人 

上投摩根的投研部门不允许外人进入,甚至将自己公司的其它部门人员也排斥在外。他们有单独的一道电子门锁,透过玻璃门望进去,内外并无差异,然而坐在这里面的20余人决定着数百亿资金的流向。他们首先必须是性格上敢于担当的人;有超乎常人的洞察力,能观察到市场真正的趋势;能够非常理性地思考,以及有纪律性。他们一般是清华、北大、上海交大硕士以上毕业;本科学理工,研究生读管理;有4-5年证券市场研究与分析的工作经历;30-35岁。 

吕俊爱把基金公司比喻成职业俱乐部联赛的球队,业绩不好,观众就不买门票。管理费就相当于门票钱,投资总监就是教练,总经理就是俱乐部的老板,基金经理是运动员。 “这样理解,你就不会把它像银行或者保险公司那样去管理了。”吕俊强调,“关键是发现有天赋的人,并且去培养他、塑造他,然后把他送到那个位置上,这是管理投资团队的精髓。” 他亲自挑选了每一支基金的基金经理,而这支队伍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任何人员流失,在这个国内基金经理平均任职期限只有一年,离职率高达40%的行业里堪称奇迹。 

上投摩根秉承了JP摩根在投资管理方面100多年来的经验,实行专家管理,给予投资人才充分的授权,扩大其独立决策的空间,禁止分管公司运营、销售及市场的高管干预投资专家的决策。 

伴随权力而来的是巨大的压力。基金经理一旦做上他的岗位,就必须去追求净值和排名。因而,对于基金公司来讲,激励不是一个发钱的问题,它更是因人的内在压力而产生的自我激励。为了训练这种承受压力的心理素质,吕俊在还没做基金经理时,就曾有意识地去做一些高空类的拓展训练,这与他双鱼座的星座特质大相径庭。 

基金的风格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基金经理个人风格的影响,所以在为每只基金确定基金经理时,吕俊会根据不同人的性格去做匹配。双息平衡是到点分红型的,其基金经理芮艹昆“一看就是像弥勒佛一样的”,心态比较平稳;阿尔法是与同类基金硬碰硬地比拼净值增长,其基金经理孙延群是那种认定了道理就不会轻易动摇的人,所以在牛市里持股非常坚定,不会回调一下就卖掉。成长先锋是追求成长、进取和较高风险收益的基金产品,它的基金经理唐建属于比较年轻、有冲劲型的人物。 

中国优势则是一只偏股型的产品,“我这支基金就相当于富康车那种等级的,排量不是特别大,动力不是特别大,但一家人坐在里面也很舒服。”吕俊形容,“它投资的是在国际参照系下,具有中国优势的企业,不过分强调什么特征,但反过来也要求每一样都不弱,资产配置不弱,时机选择不弱,选股也不能太弱,由于我的经验相对丰富些,我基本能达到这种平衡。” 

或许是十年江湖少年老,34岁的吕俊有着超乎年龄的沉稳和理性;他喜欢研究哲学,不苟言笑,只偶尔向上扬扬嘴角,语调温和,言语锐利。2005年熊市里,投研团队判断有色金属将进入大牛市,吕俊就坚定地重仓持有。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仅他们2005年投资的宝钛股份,迄今为止股价便已经涨了近10倍。“如果已经下了结论,绝对要行动,并要把它做到位。”吕俊说,“在你投资决策时,很可能就像足球运动员的临门起脚,或者篮球运动员投篮的那一瞬间,如果稍微延迟半秒钟可能就没有机会了。”中国优势在当年大市下跌了9%时,反倒赚了11%,比股指高20个百分点。 

在目前上投摩根持有的股票中,不乏招商银行、苏宁电器这样的大“牛”股,但吕俊却承认,他犯过最多的错误恰恰是低估了好公司的涨幅,“他们都涨了20-30倍,但我们可能只赚了百分之几百就出来了。”他在一声长长的叹息中遗憾着,“我们全部的错误都集中在严重低估了中国企业家的能量,不可避免地就错失掉了。” 

在投资方面,吕俊希望自己能成为“反射性”理论的实践者,那是索罗斯在《金融炼金术》里提到的。“我觉得索罗斯是一个被误解的人,他不光是正面地持有一些好的公司,而且也主动地摧毁那些坏的东西。我认为他是社会生物链条里不可缺少的,就像草原生物链条里不能缺少狼一样,没有狼,羊也活不下去。” 

晨星开放式基金业绩排行榜(计算截止日期:2007-01-26) 

基金名称    单位净值    12月晨星评级    最近一年总回报率    最近一年排名    设立以来总回报率    最近一年波动幅度  晨星 

    (元)  (一年)    (%)       (%)   (%)   风险系数 

股票型基金(100) 

中国优势    2.7808  ★★★★★  189.07  6   256.17  31.40   1.33 

阿尔法  3.1758  ★★★★★  188.35  8   227.07  23.91   0.79 

成长先锋    1.5505              55.05 

积极配置型基金(83) 

双息平衡    1.5308              61.07 

货币市场基金(49) 

货币-A  1.0000      1.52        2.30    0.07 

货币-B  1.0000      1.78        2.76    0.09 

数据来源:Morningstar晨星(深圳)基金数据中心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10046.html

更多阅读

蒙氏理念摘自爱和自由育儿网 蒙氏教学理念

摘自爱和自由育儿网http://www.love-freedom.com/science.php 精神胚胎  人之所以有别于动物,是源于人生而拥有“精神胚胎”!  精神胚胎,包含了儿童生命成长的密码,因而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人。  “爱和自由”科学教育方法,就是

声明:《美国保守派和自由派 基金“保守派”》为网友神仙哥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