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全球创新十大趋势 影响全球商业环境的十大趋势



21世纪是前所未有的100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便捷。不仅来自于纽约、慕尼黑和伦敦等大城市的人们受益匪浅,就连那些住在班加罗尔、武汉或是延巴克图的人们也获得了益处,这些地方的人甚至成了获益最多的一群。商业活动在经历变革。供应链的发展继续趋于一体化,经济活动的进行方式及场所也在不断改变。贸易壁垒被逐渐打破,各国经济更为自由。个人需求也发生着巨变。今后10年,有近7.5亿人的年收入将会超过5000美元,他们将会大踏步地迈入全球经济的浪潮中。科技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同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的所知、所做、以及行为方式都将经历彻底的变革。

然而,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绝非乌托邦,全球化之路也并非坦途,国家经济仍将占据主导地位。各国之间的区别依然存在,并非人人都能获得成功。风险依旧存在,结果怎样无人知晓。

麦肯锡近期发布的《影响全球商业环境的趋势》特别探讨了未来十年全球经济及其相应环境下的企业本质。

One 

世界重心在转移 

世界经济活动的中心将发生重大变化,这一变化不仅是全球性的,而且也是区域性的

1990年,亚洲各国GDP仅占全球GDP总额的28%,然而到了2015年,这个数字将会增长至42%。相比之下,欧洲各国经济所占比例从1990年的35%缩减到2015年的25%。世界其他国家在全球GDP所占比例则将保持相对稳定。这种对全球经济的宏观视野掩盖了其中无数的变化。随着GDP的变化,工作机会、企业以及经济活动重心也在相应地发生变化。

这一切究竟意味着什么呢?一方面,工作机会将被取代。先是在欧洲和美国,其它国家也出现了类似情况。拉丁美洲国家和其它国家一样,因为中国的崛起而遭受重创。

例如,在美国,日益扩大的收入差距和地域有关。那些住在中心小镇社区的居民,由于工作的外移,生活变得十分艰难。这一现象也将在欧洲发生,这是因为欧洲大陆的劳动力成本存在着巨大的潜在差异,所有这一切将导致工作机会流入劳动力成本更为低廉的东部地区,从而取代西部地区劳动力成本较高的劳动者。

那些表面上只坐落在一个地方的公司,实际上已经将触角伸向许多地方。多数的欧美制造商,在保持自己总部不变的同时,大量的业务却发生在一些成本低廉的国家。“公司城”的概念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的公司早已是全球村的一部分了。

Two 

政府提高效率变得越发紧迫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巨大压力促使公共事务机构必须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更具创新力

由于人们对提升公共部门业绩的要求日益强烈,一种新的紧迫感随之产生。美国、欧洲和日本日渐老化的人口将对养老金和医疗保健服务造成巨大的压力。

撇开人口老化问题,全球各国的政府还将在教育、基础设施和国防开支方面面临更大的开支压力。公共服务将面临非常窘困的局面,政府必须要平衡日益上升的社会需求,同时将税收控制在政治上可被接受的水平。在国有企业占较大份额的国家,这个问题同样尖锐。

生产率提升是政府业绩改善的核心。公共部门的巨大规模意味着生产率的任何提升都将是可观的。

大多数政府活动都类似于私人部门的运作,而私人部门的生产率却已有长足的进步。处理社会保障缴费或纳税申报单与处理保险索赔类似,管理物流和房地产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几乎相同,而采购也同样如此。私人企业已经找到办法在这些方面大大提高业绩,人们没有理由认为在公共部门不能如此。麦肯锡公司近来的一项估算显示,如果美国的公共部门能将估计与私人部门之间存在的差距缩小一半,那么政府的生产率可以在十年内提升5%-10%,每年节约1040至3120亿美元。

过去十年来,世界上一些公共组织(学校、公共福利机构、医疗保健系统、军队、邮政和公交系统)已经将其业绩提高了5%-30%。它们往往选择和运用三种典型的管理手段以提升生产率:组织再造、战略采购和运营再造。这些工具完全有理由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Three 

全球消费市场的新格局 

全球各地的消费者的需求即便算不上是类似的,也是标准化的

7.5亿新消费者 

从现在起到2015年,世界人口将会增添七亿五千多万个新消费者。他们主要来自中国(近三亿)和印度(另外三亿),以及俄罗斯(六千万)、巴西(四千万)和墨西哥(一千五百万)。他们像蚂蚁军团一样大步开来。他们将增加能够名副其实被称为“消费者”的人口数量,增加幅度近75%。该“消费者”人群的年家庭收入超过5000美元 。

以前人们从未涉足的市场在现今社会不断涌现。然而,这些新兴市场并不简单。据估计,印度仅有1%的食品消费是通过有组织的网络进行分销(而在全球其他地区是72%)。其他的销售都是通过小店铺、街头小摊、以及随机的小贩。此外,虽然这些市场的整体规模可能看起来很大,可要分摊的消费者数量也同样巨大。

在市场上获胜的企业一定会是创新者,在产品、成本和商业规划上都要具备创新性。这些新消费者将会有很多选择,他们的行为和世界其他地方的消费者一样,根据各自的需求和品位寻求最合适的价格。并且,在这种行为引导下,他们将会以无人能够想像的方式改变市场的形态。

老消费者

美国、欧洲以及亚洲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四亿七千六百万家庭在2005年的消费额预计可达到22兆美元。到2015年,预计他们的消费额将是中国消费者消费额的16倍。

七国集团正在面临老龄化问题。昔日婴儿潮出生的人如今都成了孤独的空巢人,家庭规模将会不断缩水。消费模式也将出现变革。在德国,同1990年相比,购买尿片的消费者数量将下降5%,而购置养老房的消费者数量却将上升33%。

消费者们在如何购买上也变得越来越聪明。至少有22%的美国消费者会在购车前上网查询相关信息,十年前大约只有3%的人会这么做。

消费者的品位也在不断发展,能够明显体现奢侈的品牌大行其道。最终的赢家总是那些能够生产外表奢侈,而又能够切实为经营者节约开支的公司。个性化也已成为争相追捧的潮流。

在发达国家开展业务时,零售商和供货商需要考虑如何服务总体规模和增长停滞的市场。他们需要了解如何驾驭这个需求和品位不断更新的潮流。他们需要灵活善变,积极应对。他们还需要记住每个消费者的姓名。

全球消费者

老消费者和新消费者一同形成了全球需求市场。全球各地的消费者们逐渐选择同一个市场,因此这些市场也日益变得更加相像。他们的需求如果算不上是类似的,也是标准化的。他们需要相同的东西,其中之一即是:多样化的选择。

同样的,这些选择并不是单纯由美国或欧洲的购物中心决定。这是个相当复杂的运作过程,由采纳、综合和重新诠释组成的一些复杂的行动,推动所有市场的发展。例如,肯德基品牌在中国的创新,现在促使美国和欧洲的品牌形象的变换。

可能惟一的真理在于,无论消费者是新是老,他们都还会继续保持其固有的作风,精明、挑剔、善变、并且永远要求很高。他们坐在司机的座位上,有着绝对的掌控权,而且他们会一直这样行驶下去。

Four 

自然资源的困局 

自然资源减少了,需求量增加了,我们不得不到更遥远的地方去寻找资源,这使得资源供求关系进一步复杂化

目前世界石油需求量是20世纪60年代的3倍,预计未来10年需求量还将以每年2%-3%的速度递增。在过去的15年里,世界钢铁和铝的消耗量增长了近50%,铜和镍的消耗量增长了三分之一。随着库存量达到历史最低点,锡、镍、钴和铝等各种商品市场都出现了价格的大幅反弹。

在过去的5年里,中国几种主要资源的消耗量翻了一番,其中包括石油、煤、铜还有钢铁。中国GDP实际增长率达7%-8%,其能源消耗量自然随之增长。同时,印度的经济增长率也高达每年6%。还有没有足够的资源来满足饥饿的一龙一虎?

造成目前资源市场紧张的状况,中国因素显而易见,然而发达国家却也别有一功。作为世界制造业基地的中国,为了加工出口到世界各地的产品,必然要投入石油、钢铁以及其他资源。中国目前的出口总值相当于总GDP的40%。

如今,自然资源减少了,需求量增加了,我们不得不到更遥远的地方去寻找资源,这使得资源供求关系进一步复杂化。所以我们现在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我们走得越远,供应链面临的风险就越多,就越脆弱。

除非全球经济发生巨大变化,否则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在短期内不会减少。供应商可以采取传统方式如提高投资增加供应,也可以进行革新。但仅靠供应方还不够。那么需求方的措施能弥补缺憾吗?节约能源、采用替代能源或是寻求其他的发展途径都是不错的选择。也许最终还要“三管齐下”。

以节约为本的各种提议中最有意思的一个是:寻求不同的发展途径,也就是走和过去不同的经济发展道路。在过去,经济的发展往往导致资源消耗密度的降低。比如中国钢铁、铜和铝单位GDP的消耗量分别是美国的17倍、11倍和10倍。但是其人均消费量仍很低,所以我们不得不问:经济发展是不是都遵循一定的资源消耗密度变化规律,总是先高后低呢?会有不同的变化规律吗?以印度经济为例,和中国不一样,印度经济的增长主要基于其服务业的增长,而非制造业。这是否也会影响它的资源消费预期?

还有什么会影响经济发展的方向呢?在新兴经济体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是不是一定要像过去一样,通过建立能源消耗大的基础设施来成长呢?也许在这个移动通讯时代里,城市不再需要资源消耗高密度,使用固定电话的基础设施。还有“环保”建筑技术,虽然用途还不广,但其价格已经降低,用途也扩大了。

水——最紧缺的资源

现在,有三分之一的世界人口生活在缺水地区,据专家预测,到2025年,世界三分之二的人口将受到缺水的影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预计,到2025年,全球对于干净用水的需求,农业将增长20%,工业增长50%,家庭增长80%。 然而,净水资源却在减少。

目前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而且,能否获得水资源关系到了地理政治的稳定与否。联合国已确认,全球有300多个地区为了水资源而纷争不断。估计这个数字还会增加。

水一般都是高度控制的公共资源,这是水供应中的难点,也许也是优势。在约4000亿到7000亿美元的世界水市场中,主要经营者不是政府部门就是代表政府的企业。要解决水短缺问题,可能要依靠市场以外的力量。不管怎样,总要有解决办法,否则,水资源将成为最紧俏的资源。

Five 

人才争夺的战场将会转移 

历史上第一次,劳动市场的大部分实现了完全的全球化

人才大势正在改变。从数字上看,随着新经济的全球化,可以大量获得新的人才资源,劳动力市场突然之间成为过剩的状态。这不仅表现在发达国家失去很多低技能岗位,也表现在很多高技能岗位为中国和印度所获得。高速海底光纤电缆的出现,以及贸易壁垒和国外直接投资限制的逐渐消除,拆除了人才市场的藩篱。

人类历史上首次,至少在发达国家首次,人口结构的金字塔发生了逆转,适合工作人口的数量小于退休人口,劳动力的需求显著增加。人才需求,特别是对高技能大学毕业生人才需求增长,不仅是发达国家面临的问题,也是全球其它地区的问题。例如,最近麦肯锡全球趋势高层调查的结果显示,高管层对人才最大的担忧不是来自发达国家,而是来自印度和中国。这些国家要维持6%到9%的经济增长率,就必须要有足够的高技能人才。

需求的变化遇到了最剧烈的供应变化。历史上第一次,劳动市场的大部分实现了完全的全球化。尽管中国和印度仅有5%到6%的人口接受过大学教育,但其绝对数量高达7000万,每年还新增370万新的毕业生。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低工资国家拥有3000万经验丰富、并拥有大学教育的劳动力,该数字要比发达国家高一倍。

在低技能的工种,该数字还要大。根据一些估计,中国农村地区有2亿失业人口即将进入劳动力市场。大概需要二十年才能消化多余的劳动力。因此,在近期,低技能工作的工资不太可能得到提高(中国低技能劳动力的平均工资小于50美分/小时)。

随着人才供需关系同时发生变化,新兴的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将更加剧烈。估计到2015年,美国有330万个工作机会将转移到国外。这和美国1.7亿的劳动大军相比算不上很大的比例,但是对地区的影响很大。在欧洲和美国,我们有可能目睹由于失业而造成整个地区的萧条。

在一些领域,你将目睹大浪袭来,颠覆原来的态势。由印度人准备的美国退税单从2003年的25000张激增到2005年的400000张。这只占印度国内200万财务和会计专业人士很少的一部分。

工作离岸化并不是惟一的威胁,对工作岗位更多的威胁来自于技术。最近美国生产力的提高大多来自于技术进步,例如,在美国,2004年仅有2%的工作丢失源于离岸,其余都源于技术引起的生产力增长。

这股浪潮影响了人才市场的方方面面,连顶级的人才也难以幸免。根据《经济学人》杂志报道,首席执行官的市场成为世界上少数真正全球化的劳动力市场,各地区的薪资差别正在逐步缩小。全球劳动力市场的特性就是不可预测:随着浪翻浪滚,鱼儿随波逐流。

Six 

新技术催生新商业模式 

新的信息和通信技术正在改变人类行为,这刺激了一系列新商业模式的产生

信息技术革命其实就是一场社会革命。新的信息和通信技术正在创造人类行为的一些巨大转变,几乎改变了我们生活和互动的方式。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不再受到地域的限制。人们和全球网络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因为地理因素已无关紧要。

社会生活方式正发生着种种形态的变化:

新的人际社区 人们如今在世界各地工作,他们和同事之间可能从未谋面,但是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和短信在一起工作。聊天社区层出不穷,涉及的话题无所不有。

英语化 越来越多来自不同地区的人进行交流,英语自然成了全球性语言。互联网上估计50%-70%的内容使用英语。

永远在线 世界已经没有休息日,因为有无数方法可以连上网络。能够时刻让别人找到自己已经越来越重要,这更成为了个人安全的一部分。

更多更快的资讯 世界已经google化了。曾经是稀缺资源的信息现在已经供过于求。现在的问题不是到哪里去找信息,而是如何确定哪些信息是真实的。传统权威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削弱。

政治组织变形 新的技术被用来创造有力的政治力量。

 2016全球创新十大趋势 影响全球商业环境的十大趋势

社会生活形态的深刻变化,刺激了一系列的商业反应。传统商业模式正在受到改造,而更新更有效的商业模式不断在诞生。

搜索提供强大的变革力量 这不仅使google在商业上取得巨大成功,而且也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价格和信息透明度。搜索成为了商业活动的一种渠道,客户可以在网上找到相关信息,作出采购和定价决定,即便他们不见得在网上购物。商家也在观察、跟踪网上使用者的每个动向,他们了解客户的同时,客户也在了解商家。

新社区造就新商业模式 随着新出现的社会形态,产生了一些强有力的新商业模式。eBay是一个经典例子,它的奇迹在于创造了一个全球化的自由市场,拥有超过1.32亿的买家和卖家。其他一些蓬勃发展的商业模式同样可圈可点。网络软件编程社区造就了linux,一个源代码公开的操作系统,并且正在迅速占领市场份额。分类广告网站craigslist每个月有超过20亿的页面浏览率,用户可以在100个城市里找到所需要的任何东西,从公寓到新工作甚至是真爱。

无尽的市场细分和微型市场 eBay最强大的优势在于它把出售生僻物品如潜水艇、头发和小镇的人,和搜寻生僻物品的人连接了起来。一些以前因无法找到买方而显得毫无价值的东西,现在却有了市场。

新的科技使市场有了无尽的多样化和细分。同样,我们也看到了微型市场产品的崛起,比如博客或播客,那些想做作家或者DJ的人就可以在其中实现自己的愿望。于是历史上第一次,人们有了一个自助式的销售网络,可以使任何产品和内容找到响应者。

自助服务是新型的全套服务 新科技却使个人化彻底成了一门大生意。让客户设计他或她真正想要的东西,很多公司从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而且通常伴随着成本上的优势。举例来说,EasyJet开辟了自助旅游的先河,所有的销售完全由网络完成,而不依赖旅行社。零售商比如Alberton正在尝试自助结账。这些形式的成功表明了客户希望能够得到符合自己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尤其是当个人化和低价相结合的时候。

这些新的业务模型只是一个开始。其他还没有成型的业务模型也将出现。市场才刚刚形成,仍有巨大的上升潜力。比如说,成长中的网络广告收费方面仍然落后于其他类型的广告。对于那些勇于投资新业务或者改变传统业务的商业领袖来说,如何找到新技术下的新生活方式和其蕴涵的商机,的确充满挑战。

Seven 

大企业需更多关注社会责任 

CEO的工作计划在发生变化,社会表现正在成为新的经济指标 

全球化带来社会结构的变化,传统意义上的输赢法则正在遭到颠覆。被剥夺了权利的各方人士怒气满怀,一触即发。

事实上,由于技术缩小了世界的范围,和其他因素一样,社会不满情绪也在走向全球化。不满表现在许多方面。在发达国家,产业全球化导致大量工人失去工作。在欧洲,结构性失业率一直维持在高水平。在一些快速发展的经济体如中国和印度,有太多的人没能赶上经济的增长和变革,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社会和环境保护在一些领域取得成效,而另一些领域则没有,由此引发的关于保护是否足够的争论持续至今。如果以历史为鉴,倒退并非不可能。当然,政府也会做出调整,以确保自己在人民心中的威信和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在非洲和中东地区,大量的人群被全球经济彻底忽视,大量的人口失业或没有充分就业,深陷贫困,这便成为激进主义的温床。

公司日渐壮大,逐步融入全球化,成为社会不满的主要目标。这是因为公司不仅是经济世界的参与者和塑造者,也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全球化过程中,公司必须关注更多领域的利益相关方,平衡自身的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避免忽视社会大众而造成的风险。 所以说,CEO的工作计划在发生变化,社会表现正在成为新的经济指标。

Eight 

新的全球产业结构在出现 

鲸鱼、布谷鸟和益生菌用奇怪的方式共同协作,从根本上改变公司的生态系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10331.html

更多阅读

世界之最 全球最贵的十大跑车排行榜 十大最贵跑车

【导读】盘点全球最贵的十大跑车排行榜,跑车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世界上豪华的跑车也很多,很多牌子也是耳熟能详,法拉利,保时捷,宝马等,下面就来介绍一下世界十大跑车排行榜。第1名BugattiVeyron16.4产地:法国价格:1192057美元BugattiVeyron因为

全球变暖的原因与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最简单的答案: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大气层遭到破坏,严重的污染以及温室效应一、全球变暖的原因根据物理学原理我们知道,自然界的任何物体都在向外辐射能量,这叫做热辐射。一般物体的热辐射的波长有一定的范围,由该物体的绝对温度决

2014年度全球国家和平指数排名 2016全球创新指数排名

2014年6月18日,总部位于澳大利亚悉尼的民间国际研究机关“经济和平研究所”发表了2014年度世界162个国家和 地区的「和平指数」,国家和平指数排名第一的是冰岛,排名最后的是深陷内战的叙利亚,日本比去年下降2位排列第8,仍属于全球最为和

声明:《2016全球创新十大趋势 影响全球商业环境的十大趋势》为网友野性小男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