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电:走在自主与引进的“平衡木”上



    中国政府建立创新型国家的决心,或将影响到中国核电市场蛋糕的划分

文/本刊特约记者 杨婧

陈桦一边介绍着中国秦山一期(CNP300)、二期(CNP600)核电站的模型,一边答应等下一个中国自主设计的核电站——CNP1000建设运营后送记者一个模型。陈所展示的中国自主设计、建造和运营的这两座核电站,是几代核工业人的骄傲,但让他尴尬的是,CNP300已诞生20年,CNP600也有7年了,而CNP1000还没有通过有关部门的审批立项。他担心,中国核电在自主发展的道路上可能因此出现“断层”。

陈桦是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核集团”)核电部主任。中核集团前身是1982年以前的二机部(第二机械工业部),1982年以后改为核工业部。彼时这是一间统管中国原子能事业的政府机构,1999年7月才成立按企业化经营的中核集团。

中核集团及其前身规划设计了中国核电自己的二代品牌系列——CNP300、CNP600。CNP1000是在第二代核电技术基础上的改进技术。现在陈的工作重心是说服有关部门,尽快将此立项,投入建设。

3月10日,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在第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记者招待会上称,中国将加强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重大产业技术研发。今后五年,将组织研制包括核电、高速铁路等16项重大成套技术装备。

发改委的态度让陈感到了很大宽慰。

然而,这可能让世界两大核电巨头企业——西屋电气(Westinghouse)和法国法马通公司(Framatome)感到不安,他们意识到:中国政府建立“创新型国家”的决心,可能会影响到他们向中国核电市场出售技术的商业行动的前景。

同汽车业、手机业一样,是自主创新,还是引进创新,考验着中国核电发展路径的“平衡术”。

两条战线上的“平衡术”

中国目前核电仅占总电力的1.6%,到2020年将上升到4%左右。这意味着在未来14年中,中国将新增核电站30座左右。这让世界上十多家国际核电巨头感到了“核电春天的来临”。因为即使按最保守的估算,到2020年之前,中国的核电投资应该在400亿美元以上。如果新建核电站的平均国产化率能够达到60%,国外核电企业通过提供核电设备、核技术将获得至少160亿美元的商业合同。

经历了自主和引进的反复权衡后,中核集团在核电发展方面决定采取“三条战线”同时推进的措施,目标是一方面保证国家2020年核电规模达到4000万千瓦的目标,另一方面,要努力使中国核电设计院掌握国际先进的核电技术。

第一条战线,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将秦山二期核电站、岭澳核电站在原厂址上翻版扩建。

第二条战线,实施核电自主化依托工程,高起点起步,通过国际招标引进第三代核电技术,建设浙江三门核电站和广东阳江核电站。目前,评标工作正在紧张进行。

第三条战线,在岭澳和秦山二期建设运行基础上,自主设计接近三代水平的核电站CNP1000。中核集团集中所属3家核电设计院的力量,完成了中国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CNP1000的初步设计工作,并通过了专家组的审查。专家组评定:CNP1000的设计,无论从性能上、经济上、安全上都优于国内现在运行的核电站,整体设计接近第三代核电站的水平。

从中核总的规划看,分别位于第二条战线和第三条战线上的引进第三代技术和自主设计改进型二代核电站并不矛盾。但这确实是一次很难把握平衡的表演:一方面,中国核电需要多长的时间消化、吸收、创新第三代核电技术?要多长时间可以形成与世界同步的核心开发能力?或者说在第二条战线上实现超越需要多长时间?除核心技术外,配套技术不足怎么办?另一方面,世界核电巨头给予中国CNP的品牌体系预留了多少发展的空间?这一体系的升级如何确保第三战线能够守住?

曾困扰过中国汽车业和手机业疑问,抛向了中国的核电产业。

落入不断买技术的陷阱?

陈桦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反应堆工程专业,1982年就进入核工业系统工作,先后担任了核电局局长助理、秦山核电公司总经理助理等职务,多次被派往加拿大、西班牙、德国进行培训。

2003年,作为国资委“人才强企”战略项目之一的首批中美EMBA项目联合培养班学员,陈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阿灵顿商学院进行了一年的学习。2004年回到国内任中核集团核电部主任。

这样的经历让陈眼界大开。要想在平衡木上表演舞蹈就要知道世界最高难度的动作是什么?哪些是次高难动作,只不过是重新加入了一些合理的编排?对于核电技术来说,则要分清哪些是“摧毁式创新”,哪些是“改进性创新”。

核电技术的划分最早起源于美国能源部。第一代核电站是指核电由军用转为民用时的技术,上世纪50年代中期建成的核电站属于第一代。目前世界上正在运行的核电站都属于第二代,建设于50年代末期到60、70年代。第三代核电站的概念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西屋公司的AP600和AP1000,都属于第三代技术。

现时的情形是,美国、法国正在紧锣密鼓地研制第四代核电技术。据陈的估测,到2020年左右第四代技术可能研制成功,2025年可以投入使用。这样核电技术发展的链条就可以衔接上。陈桦认为,由此可以推断,第三代核电站可能只是一种补充。目前掌握核心技术的美国和法国不会运用第三代技术大批量兴建核电站。

2003年,中国在确立“以我为主,中外合作”原则的基础上,全面启动浙江三门和广东省阳江共四台核电机组的国际招标工作。几轮下来,只有西屋电气和法国法马通公司还在谈判桌上。西屋在中国参与核电站竞标的技术属于第三代的AP1000。

中国如果今年竞标成功开建第三代核电站,建设周期大约需要6年,如果运用模块式建设——把核电站的装置按不同用途归列为各自的模块,直接在工厂里进行组装,最后到核电站实行总装,建设周期可以控制到4个月。也就是说到2010年,中国建好第三代核电站之际似乎正是第四代核电技术研制成功之时。

中国核工业会不会因此掉进不断买进技术的陷阱?陈桦对《中国企业家》表示,引进第三代核电技术应该是中国核电发展的过程,而不是结果。搞自主研发,强化自身技术才能与世界核电巨头打个平手。

原国际原子能机构副总干事、全国政协委员钱积惠对《中国企业家》回忆,1986年他给中国当时的核工业部写了一封信,第一次提出建立中国自己的技术品牌CNP600,这与西屋电气的AP600几乎同步。钱曾对西屋代表动情地说,“我们是同时入学的小学同班同学,你毕业要升入初中了,我因为家里穷只有辍学,现在你学有所成,但是你不能把我当白丁。”

在钱积惠看来,“按国际原子能机构定义,所谓第三代技术AP1000实际上称不上‘代’的概念,只是一个在AP600的基础上改进而已,没有实质性的变化。”钱积惠说。

“自主”与“引进”的僵局 

从国际原子能机构回国已经四年的钱积惠还能够清楚地记得一份标号“(计)字2866号”的文件。这是当时的国家计委(现在的发改委)在2001年末发布的关于发展中国核电工业的文件。

这份文件确定了中国将按照“以我为主,中外合作”的方针,在2020年前,采用“秦山自主发展核电”的模式,把中国的核电规模扩展到4000万千瓦。2002年3月,当时正值“两会”,作为政协委员,钱给国务院高层写了一封信,“预言中国核电的春天终于来了。”

 中国核电:走在自主与引进的“平衡木”上

然而,令钱想不通的事发生了。“2866”文件发出不久,情况发生了变化。原定的由“秦山自主模式”方针在实践中却成为“整体引进国外技术”的决策,并且决定先对外招标引进若干套,然后再照着别人的技术自己来做,实现国产标准化百万级批量生产。

“2866”文件出台后,中国核电在自主创新和引进创新上开始新的争辨。

自主派认为,首先,第三代核电技术并不是目前核电巨头都在潜心研制实践的技术,目前还没有正式商用经验。其次是法马通在芬兰的EPR(欧洲反应堆)造价高达每千瓦2300欧元,而秦山二期核电站的造价只有1360美元。重要的是,以市场换技术,能不能换来最先进的核心技术?

引进派认为,“引进、吸收和消化”的方式是一条更有效的追赶先进技术的路径。最为重要的是,第二代核反应堆技术中,其安全系数为10的-4次方,第三代核反应堆技术,就到了10的-5次方了。所以在新建项目中,他们建议采取更高起点,直接采用第三代技术。

两派各执己见,由此计划2005年开工的浙江三门核电站和广东阳江核电站四台发电机组到现在为止招标还没有结束。

2月6日,日本东芝公司宣布,从英国核燃料公司(British Nuclear Fuels plc,BNFL)手中全额收购美国BNFL USA Group和英国西屋电气的股票,从而完全控制了美国西屋电气公司,收购金额达54亿美元。

高额溢价收购,东芝将赌注押在了中国百亿的核电大单上。从核电技术上讲,东芝在收购西屋之前采用的反应堆是沸水堆,西屋电气则拥有压水堆技术,并占该堆型市场70%左右的份额。有专家称,东芝此番收购西屋,可以比作手机世界中的GSM巨头诺基亚收购了CDMA巨头高通。

从法马通开始与西屋电气竞标起,由于前者在核心技术转让方面与中方存在很大分歧,西屋电气一直以来夺标呼声甚高。东芝收购西屋,会给中国的核电市场带来怎样的改变?

中国核电站技术使用情况一览

核电站  堆型    地理位置    建设/商用时间  技术

秦山核电站(一期)  30万千瓦压水堆  浙江省海盐县    1985.3/1994.4  自主设计/建造/管理/第一代

大亚湾核电站    2台98.4万千瓦的压水堆核电机组  广东省 1987.8/1994.5  法国法马通公司/第二代

秦山核电站(二期)  2台65万千瓦压水堆核电机组  浙江省海盐县    1996.6/2002.4 1997.3/2004.5   自主设计/建造/管理/第二代

秦山(重水堆)核电站(三期)    2台700兆瓦级核电机组   浙江省海盐县    1998.6/2003.7  加拿大原子能公司/第二代

田湾核电站  4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   江苏省连云港市  1999.10开工,在建    俄罗斯原子能公司/第二代

岭澳核电站(一期)  2台99万千瓦的压水堆核电机组    广东省  1997.5/2003.1  法国法马通公司/第二代

岭澳核电站(二期)  2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 广东省 2005年12月动工 法国法马通公司/第二代

三门核电站  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   广东省  国际招标中  拟用第三代核电技术

阳江核电站  6台百万千瓦级或更大容量的核电机组   广东省  国际招标中  拟用第三代核电技术

资料来源:《中国企业家》根据相关资料整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10332.html

更多阅读

李宁:走在商业与公益之间

  “假如我是一个潜在消费者,有什么理由选择‘李宁’?”面对第一财经电视记者“诱惑式”的提问,李宁(中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曾经的体操王子平淡地说了一句:“我不想在这做广告。”   这一次,李宁是出席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

俞敏洪演讲录:生活在自在与豁达的心境中

11月7日下午,俞敏洪应邀登上鉴真图书馆《扬州讲坛》,主讲《做人做事的一些态度和准则》。   俞敏洪,新东方创始人,著名英语教学与管理专家,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被媒体评为最具升值潜力的

林载爵:站在学术和商业的交汇点上

 2001年,林载爵处于人生抉择的十字路口上,要么继续留在台湾东海大学教历史同时兼职做编辑,要么放弃教职全身心投入出版事业。   林载爵对于东海大学一直有着很深的感情,他的学习生涯和二十年的教书生涯都在那里度过,还曾在教书之余著

评估风险:走出傲慢与偏见的误区(二)

误区之二:情感的偏见绝大部分的企业家和管理人员都认为自己是理性的人,即使是在危急时刻,也能够冷静地运用概率原则对风险进行评估,以做出最佳的决策。他们习惯相信

评估风险:走出傲慢与偏见的误区(一)

2008年10月6日,雷曼兄弟CEO福尔德在纽约南区破产法庭向美国国会就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一案进行了听证演讲。在长达一个小时的演讲中,福尔德对雷曼兄弟158年的兴衰荣辱做出了真切的总结,字字感人肺腑,句句催人泪下。不过,在听证会上,福尔

声明:《中国核电:走在自主与引进的“平衡木”上》为网友谁的年少不轻狂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