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第一代太阳能电池领域的投资火爆程度可以形容为“疯狂”,有行家开玩笑说,两个工程师,5000万块钱,就能搞一个工厂
文/本刊见习记者 何伊凡
“拥硅者为王”
施正荣接受《中国企业家》杂志专访时,首席财务官张怡和首席运营官Craham在河南洛阳,而副总经理张维国在上海。
这是除施正荣外惟一在尚德拥有独立办公室的3位高管,尚德核心团队四面出击,目标却很单一:锁定硅原料。
尚德在洛阳有一个太阳能生产基地,按规划,洛阳尚德将形成年生产150兆瓦太阳能电池和100兆瓦硅片的能力,一期工程将于2006年5月结束,6月安装设备,7月试生产。
尚德暂时并不缺硅,但施正荣不会忘记上市之前高纯度硅曾经只有两天库存的危险记录,捉襟见肘的日子并不好过。今年尚德的产能将达到270兆瓦,生产1兆瓦太阳能电池片需要13吨多晶硅,按照这种计算,尚德今年至少需要3510吨多晶硅,而在2005年,中国多晶硅的总需求量还在1500吨左右。
国内对硅材料具有好胃口的不仅是尚德,还包括今年号称要达到100兆瓦、到2008年硅片、电池片和组件具有500兆瓦年产量的河北保定天威英利,以及年底将形成300兆瓦产能的南京中电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2004年全球多晶硅的总产量为24000万吨,当年全球总需求量为26201吨,出现了2000多吨的缺口,导致产品价格一路飞扬,由13美元/公斤涨到了2005年的80美元/公斤以上,现在甚至有人愿意以200美元/公斤的价格囤积。
中国太阳能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主任赵玉文说,过去太阳能级硅都是来自半导体级硅各个生产环节的副产品,现在,光伏电池企业都跑到最前端拿原料 还吃不饱。
“拥硅为王”的说法已经为业内所公认,李延人在后面又加了四个字:“达产得金”,产,就是具备一定的产业化规模,这是李亲眼目睹尚德发展后得出的结论。
理论上来说,太阳能电池的生产规模每扩大一倍,成本会下降20%。施正荣在尚德资金最紧张的时候,选择了一种低成本扩张的方式。
但是,从2005年开始,能够“达产”的企业已经越来越多,根据赵玉文计算,目前国内与尚德规模相近的同行已经在10家左右。
尚德的门槛
跟进者如此迅速,这令人思考太阳能电池的技术门槛是否并不高?
施正荣在总结尚德的成功时,曾经告诉《中国企业家》杂志,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的时期,选择最佳的制造技术,它给你带来最大的盈利空间”。换句话说,尚德创业之初的技术,是已经成熟的第一代太阳能电池技术,而不是现在被广泛宣传的他在薄膜太阳能电池方面所拥有的专利。
无锡另一位从事半导体芯片设计,并与施正荣熟识的企业家说,如果施一开始就把自己在试验室里的尖端技术搬到中国来,恐怕现在已经回到澳大利亚去了。
施正荣的研究成果是尚德的储备技术,也可能是尚德未来保持毛利率的杀手锏,因为这种产品只使用很少量的硅作为基材。
然而,这一技术何时才能实现商业化转换,尚德还没有明确的时间表,但是,深交所上市公司安泰科技曾于2004年8月与德国的ODERSUN签署合作研发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协议,该技术的产业化阶段即将完成。两种“薄膜”或许不是同一个概念,但在一个远未定型的行业里,也许某一种技术的最先产业化就可能改写竞争格局。
而目前第一代太阳能电池领域的投资火爆程度可以形容为“疯狂”,有行家开玩笑说,两个工程师,5000万块钱,就能搞一个工厂。
“不客气地说,现在许多太阳能电池企业就是戴着高科技帽子的来料加工企业。” 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副秘书长孟宪淦评价。
在这种投资热度下,未来很可能出现原材料和设备价格飞涨,而产品出口却竞相压价的局面,最终将导致几家大公司的毛利率下降。
实际上已经出现了这种苗头,尚德2004年的毛利率为34.1%,而2005年后两个季度则变为了29.8%和26.5%。
“有一本叫《蓝海战略》的书,中国企业真应该好好读读,千万不要盲目进入红海,大家互相砍杀得血流成河。”施正荣最近在扮演布道者的角色,呼吁全行业要冷静。
尚德曾经有过成为行业内“隐形冠军”的可能,继续闷声发大财,但随着财富概念的传播,不但施正荣本人公众化了,一个产业也公众化了。
欧洲光伏生产和市场的变化趋势(单位兆瓦)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生产量 314 480 720 1080 1620 2430 3645
安装量 450 608 820 1107 1495 2018 2720
差额* -136 -120 100 -27 -125 +412 +925
*负号表示进口量;正号表示出口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