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走出去 光彩49能否走出民企财团怪圈



始自资金压力,继而承载着民营企业做大做强雄心的联合财团,似乎总是很难走远 

文/本刊记者  郭大鹏 

从中瑞、中驰到长联石油,中国民营企业走向联合的“小合唱”几年来屡遭挫折,现在,他们又迫不及待地投入到一场“大合唱”中来。 

3月19日,由52家民营企业组建的光彩49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宣布成立。光彩49的使命据称如下:一是参与央企为主的国企布局调整与改制;二是配合政府建立市场化的民营企业危机处理与服务机制;三是推进民营企业“走出去”战略。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安徽三联集团的创始人金会庆出任光彩49集团董事长。 

52家股东中,有几张值得注意的面孔:龚家龙——湖边天发石油董事长,他去年联合30家民营石油企业组建长联石油控股公司并出任董事局主席;郑胜涛——神力集团董事长,他2004年和温州另外8家民营企业组建中国第一个民企财团中瑞财团,并出任董事长;祝义才——江苏雨润食品集团董事长,他2004年和另外几家江苏企业联合组建“江苏投资联盟”。 

金会庆可能还没意识到,光彩49已经把近两年热衷于民营企业联合的几位风云人物聚集在了一起。 

如今,回顾这些风云人物几年来走过的联合之路,我们大致可以看出一个缓慢前进的脉络:地域从偏居一隅(比如温州、江苏)到立足北京、辐射全国(光彩49、长联石油);成员从几家企业到几十家企业,涉及行业越来越多;组织形式从企业家自发组织到向工商联、统战部靠拢,体现出一定的官方色彩。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前一次联合受挫,丝毫不影响下一次联合的自信,联合的规模,反而会进一步扩大。 

是什么力量,推动他们不由自主地一次次走向联合?他们的联合,为什么一次次受到挫折,不由自主地偏离最初宏伟的设想? 

压力 

宏观环境、产业环境的压力,民营企业家做大的雄心,这几种因素混合起来,成为民企不断寻求联合的动力。 

2004年春天,宏观调控骤然发力,几个月的时间,在江浙两省就有3拨民营企业家开始走向联合:温州的中驰财团、中瑞财团,江苏的“江苏投资联盟”。“宏观调控下的资金困扰是企业走向联合的一个直接原因。”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中瑞财团顾问周德文向《中国企业家》分析。 

两年以后,民企资金困扰同样是推进光彩49成立的一个原因。集团执行总裁向宏在成立大会上列出了光彩49成立的10大背景,第三个就是“民企普遍面临产能过剩与资金链紧张”。向宏在德隆危机爆发时,曾出任德隆国际执行主席,为拯救德隆而奔波。 

资金紧张是联合的一个动力,产业发展的瓶颈也不断推动民营企业走向联合。当初为中瑞财团策划方案的顾问李信民向《中国企业家》分析中瑞成立时的形势:对于温州一些已经成为行业龙头的民营企业,继续在本行业扩大规模投资效益已经不明显,他们遇到了产业资本扩张的“天花板效应”。 

政策环境的压力也逼迫民营企业走向联合,这在石油领域表现尤其明显。这些年,从事成品油批发零售的民营企业,饱受中石化、中石油的挤压之苦。2005年,龚家龙推动和主导的全国工商联石油产业商会、长联石油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现身的。 

这些民营企业家似乎是在重重压力下被动地走向联合,但是一旦打开“联合”这扇窗户,心底潜伏的欲望就悄悄渗透出来——于是我们看到,每一次民企财团出场,都会有一番让人心动的豪言壮语: 

中瑞财团的目标是打造一个集金融、实业和贸易“三位一体”的综合性企业集团。 

长联石油的梦想是,力争在3-5年后成为委托管理和经营总资产达到5000亿元人民币的大型跨国石油公司。 

新成立的光彩49的规划是,建成具有类似基金管理公司、投资银行、资产管理公司组织及功能特性的战略投资控股公司。 

“空中楼阁” 

遗憾的是,除了被寄予厚望的光彩49刚刚成立,效果有待观察外,近几年比较受关注的民企财团,有的遭遇挫折陷入困境,有的悄无声息淡出媒体视野,起初的豪言壮语,都还只是空中楼阁。 

一帮挂着各种光环、在各自行业战绩卓著的民营企业家,一旦凑在一起做更宏伟的事情,却免不了出这样那样的问题,直到把当初美妙的蓝图束之高阁,这是怎么回事? 

“面子问题”,这个能影响每个人的心理因素,成了干扰中瑞财团决策效率的一个重要原因。中瑞的顾问李信民回忆,中瑞成立后,9个股东都是过去很成功、很有威信的企业家,虽然各自企业规模有差别,但也差不了太多。于是每次研究一个项目时,只要有一两个人有不同意见,大家就都表示尊重,很多事情由此陷入议而不决的状况。 

 民企走出去 光彩49能否走出民企财团怪圈

“面子问题”只是一个缩影,中国这一代成功的企业家,往往是在产业领域一点一滴打拼出来的,真正面临合作时,不忍心放权、对别人不信任几乎是必然的。中瑞和中驰高薪招聘的首任总裁没做几个月就先后离职,就是极端的例子。当然,在中瑞、中驰的股东看来,中国目前还缺少高品质的职业经理人。 

另外,企业家如果不能适度控制自己的欲望,民营企业的联合也会受到打击。长联石油在成立之前,就经历了一些成员之间的内部纷争,有些企业家怀疑龚家龙组建长联石油是为了“圈钱”,解救自己的天发石油。这也许只是谣言,但是由此带来的不信任,让长联石油最终的成员数、股东入股资金都大为减少。中瑞、中驰成立后不久,也有学者抨击其为更大规模的“炒房团”。 

除了企业家自身的因素,政策环境其实是让他们联合受阻的更重要原因。龚家龙的长联石油成立了大半年,目前还是停留在争取政策的阶段,主要的工作是在政府部门周旋。 

中瑞、中驰刚刚提出进入金融的口号,就受到有关部门的重点关注,于是连忙改口。李信民介绍,当时他们认为随着投融资体制的改革,产业投资基金会松绑,于是为中瑞设计了一个产业投资基金的方向,但这个构想短期内显然也无法实现。 

社科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迎秋的一段话,点出了一代民企财团发展不顺利的背景原因:中国还没有进入现代企业通过联合、全面振兴的阶段。民营企业传统的家族治理、自我保护意识,要经过不断的市场试错、磨练,逐渐健全规制、形成合作双赢的关系,才会具有普及性。现在民营企业在市场压力下进行联合,但是相关的约束机制、社会援助系统都不够,这导致了联合不易成功。 

向官方靠拢 

但也不能说民营企业的一次次联合是简单的重复。光彩49行政总裁桂国杰,是上海中房置业总经理,他一再向《中国企业家》记者强调,光彩49的联合,也是借鉴以前企业联合案例的教训,把他们的经验揉合起来,才有今天的联合形式。比如说,每家股东企业只出资1000万,对大家来说不是太大的数字,股东就可以比较放心的让管理层去经营,但是如果让每家股东出两亿,谁都会不放心,自然就要经常干涉管理层的经营,导致决策效率低下。 

与以前的民企财团相比,光彩49比较明显的变化还是有了更多的官方色彩。 

中瑞财团成立之初,也向媒体强调他们的官方色彩,这指的是中瑞的9家股东老板都有一顶“红帽子”——省、市政协或人大代表,有良好的社会形象和政府关系。江苏投资联盟成立后也强调他们的“政治资源”。不过“红帽子”毕竟还只属于成员个人。 

去年成立的长联石油,已经显示出企业家寻找政治依靠的趋势。湖北天发董事长龚家龙先是联合一些民营石油企业向全国工商联申请成立工商联石油业商会,商会成立后,同时在会员中选长联石油的股东。 

到了光彩49,官方色彩就更浓一些。光彩49是统战部管理的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牵头推动的,光彩事业促进会也是光彩49的股东之一。 

记者向光彩49的行政总裁桂国杰提过一个问题:如果光彩49的股东成员之间出现无法协调的矛盾怎么办?桂国杰说:如果有不好解决的问题,可以由统战部的领导出面协调。 

民营企业在寻求联合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想罩上一些官方色彩,也在情理之中,不过,官方的协调是否能有好的效果还有待观察。 

周德文对此就不乐观。他向《中国企业家》介绍,近几年,温州的中瑞、中驰受关注较多,其实企业间的联合还有不少。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在政府组织下运作的,但是这些联合基本上都失败了。“如果能合,不用政府牵头也行,如果不能合,政府牵头也没用。”江苏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葛守昆这样评价说。 

均股制争议 

民营企业的联合,从中瑞开始,大致走着螺旋式上升的道路,但是有一点,好像又回到了起点,那就是股东成员平均持股——均股制。中瑞财团就是由九家温州企业均摊股权、共同出资5500万元注册成立。 

身在温州的周德文对光彩49的成立非常关注,他说:“光彩49成立时的情况,和当初中瑞成立时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高调宣传,媒体叫好,对此应该给予支持,但也要保持冷静。” 

提到光彩49自认为是一大制度创新的“均股制”,周德文有些担心。因为这种形式,至少在中瑞的试验中被证明是低效的、失败的,现在中瑞、中驰(没有均股,但也没有单一控股股东)在一些项目的运作中,都遇到了股东同步增资的困难。从目前的运作看,不完全均股的中驰比中瑞要好过一些。李信民、王绍廷都对均股的形式很失望,当初参与均股设计的李信民觉得,这种形式实在是不值得提倡。 

光彩49董事长金会庆则不以为然,他认为光彩49的“均股制”和中瑞有本质的不同,光彩49的均股是“有机的组合”,“领导人完全是出于公心”。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光彩49发挥的是平台功能:光彩49出面联系好项目,再由相关行业的股东成立项目公司,项目公司不实行均股。不过,周德文表示,当初中瑞也设计了这种平台功能,但是真正运作一个项目时,还是非常麻烦。 

在中驰财团当过两个多月总裁的王绍廷向《中国企业家》分析,中瑞实行均股,可能就是从股东中选不出大家都认可的控股人,大家都是成功的企业家,相互关系也好,于是就有了平均持股的想法。 

有些迹象或者能支持光彩49的均股制走向成功,一个是他们准备请台湾中华开发工银前董事长胡定吾担任总裁,强势的管理层也许会缓解均股带来的股东扯皮、不信任;另一个是现在担任管理层的股东会适时退出管理岗位。桂国杰表示,把光彩49这个平台搭建好,正常运转以后,他和金会庆就可能回自己的公司,不再参与管理。目前金会庆还是光彩49的代总裁。未来,向宏则有可能留在管理层。 

实行均股制的光彩49正在磨合之中,金会庆就曾一再向媒体表示,董事会成员间的磨合需要一个过程,让这些习惯了一股独大、格外自信的企业家心平气和地研究一件事可并不容易。 

光彩49,在方方面面都比以前的民企财团有了一些变化,能否由此跳出中国民企联合的“怪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10366.html

更多阅读

囚徒困境 如何走出“囚徒困境”?

     对话全国工商联副秘书长王忠明,探讨民有与国资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经济辩证法  中国改革开放卅载以降,民企总利润增加17.4%,增幅超逾国企。就此数据来看,民企独立完成了一次新飞跃,若从体制机制创新层面解读,不啻是市场经济一场

理性决策模式 理性决策走出高成本增长怪圈

     貌似职能部门之间的政策冲突,却突显出决策思维的日趋理性——据《中国经营报》10月27日报道,国土资源部已经确定从明年开始,终止带有违规用地补票性质的“6?30”政策(这一政策曾规定,地方政府在2012年6月30日前,办理农用地转用

次级债券发行管理办法 走出次级管理的怪圈(2)

管理者如果仅仅满足于这种轮番过招,就会出现管理工具越来越复杂,管理弊端越来越难以招架的怪圈,次级管理不可能进入理想境界。摆脱次级管理的科技幻象次级管理是相对于卓越管理而言的,当卓越管理成为一种时尚的时候,一般没有人会承认

声明:《民企走出去 光彩49能否走出民企财团怪圈》为网友変态殺人狂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