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现实条件支持的情况下,纳入绿色GDP统计体系这种良好愿望只能是镜花水月
有关媒体近期报道,国家统计局已经停止绿色GDP的统计工作,代之以实施“绿色会计”制度,以监测国内资源的损耗情况。
国家统计局官员此前已公开对绿色GDP的可行性表示质疑。前任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曾提出绿色GDP当前实施的三大不可行性:其一,由于环境污染具有“开放性”,对于资源和环境损失的估算很难像产值统计那样严格按照属地原则进行。其二,一些资源的定价几乎不可能,确定资源和环境的价格是开展“绿色GDP”试点的一个主要障碍。其三,目前是否有对“绿色GDP”进行核算的必要。由于各种基础数据的严重缺乏,在还没有做好环境资源实物量的统计数据之前,“绿色GDP”的核算几乎也无从谈起。
国内大江大河的污染情形已是有目共睹。这些已然现实存在的污染往往涉及多个省区。若实行绿色GDP,对这些污染进行GDP扣减应该对涉及省份如何处置,在现实中不可行。根据中国科学院在3月份发布的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最新排名。排名靠前的多数是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而排名靠后的多数为西部地区。很重要的原因是,西部省份的经济增长仍主要依赖于资源开发。如果这些省份亦被纳入绿色GDP统计体系,很可能多数得出的是负分。GDP一直是考核中国各省官员政绩的主要指标之一,倘以绿色GDP为考核目标,这些西部省份只有减少资源开发,而这又必然影响到当地人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两难之下,当地官员往数字里“兑水”的可能性完全存在。
事实上,中科院在《2006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即已指出绿色GDP目前在中国不具可行性。然而,国家环保总局一直高调宣扬绿色GDP实施之必要性,与国家统计局意见不合早已公开化。而国家环保总局曾公开宣布“绿色GDP”将纳入统计体系、环保指标纳入官员政绩考核体系,并将公布一些地区官员的政绩等,亦被各相关部委指斥为“越权”。国家环保总局的立意固然可以谅解,希望借绿色GDP之执行而加大环保力度,深化地方官员的环保忧患意识。然而,在没有现实条件支持的情况下,纳入绿色GDP统计体系这种良好愿望也只能是镜花水月。由此来看,在绿色GDP概念风行一年之后,绿色GDP的最终搁止未尝不是件好事,尽管坚持环保与可持续性的经济发展道路仍应是中国长期发展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