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乘飞机到陕西西安,再转机到榆林;从榆林开始,踏着脚下的煤海一路采访到内蒙古的鄂尔多斯;再从鄂尔多斯赶到包头,乘机回到北京,《中国企业家》杂志一行4人,对“中国能源走廊”进行了历时10天的采访,期间颇多趣事难以写进正式报道,兹录于此。
5月31日 晴 抵达榆林
从一架定员32人、有31位乘客的多尼尔328上往下看,沙漠中的榆林城隐约可见。这里以前是陕西最贫穷的地区,因为地下巨大煤田的发现,现在已经成了盛产富豪的所在。历史上每一个资源富集地区在早期开发阶段,都充斥着大喜大悲的故事,我们即将开始的采访,会有些什么发现呢?
榆林的机场很简陋,像是一个小规模的火车站。出站口一块巨大的蓝色牌子非常醒目,上面写着“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几个字。
6月1日 晴
民企国企 晚餐时的PK
下午在位于神木县境内的陕西省神府经济开发区锦界工业园区采访,管委会陈主任提供了一个让我们兴奋的线索:榆林市有规模的民营企业的崛起大部分和开发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几个民营企业家都是从一个摇篮里长大—地县电厂——神府开发区在店塔镇上的第一个项目。
到了神木,我们分头开始采访。
晚饭时间,两家采访对象都争相做东,饭局合二为一。这一场面很难得:民企亚华、国企神东电力,因为《中国企业家》的采访而坐到了一起。我预期的激烈争论没有出现,但是大家立场还是很鲜明:神东的人认为没有神华的进入,就没有当地经济的飞速发展;亚华的人也承认神华早期对神木的贡献,但是现在神木人“不喜欢神华”,因为神华享受了超国民待遇,他们心理很不平衡。
席间,我们听到一个名字:孙俊良,据说是榆林首富。
6月2日 晴
采访民企摇篮——地县电厂
高会涛才40多岁,但是看上去有些英雄迟暮的感觉。他是地县电厂的总经理。1995年神府开发区创始人李志卿力邀他来筹办的这个电厂。这是当时榆林地区最大的工业项目。那时煤炭不值钱,发电用的粉煤才8块钱一吨——这个价钱基本上就是运费。近两年煤价暴涨,自己没有煤矿的地县电厂日子就有些紧张,去年亏损1000多万。26岁时就当了某厂厂长的高总,临走时对我们说,民企搞不过国企,“我们的日子还不如民企”。原来地县电厂早几年改制为内部职工控股的民营企业,但因为股权分散,机制上赶不上民企,政策待遇上则比不上国企。
地下的煤炭抬高了神木县的物价指数,这里的房子比西安还贵。我盘算着兜里的出差经费,给大家找了一家120元的宾馆。住下后发现:空调没有遥控,冰箱只是个储物柜,抽水马桶也经常犯脾气。
6月3日 晴 王凤君的雄心壮志
上午,王凤君来我们住的宾馆接受采访。王凤君是北元集团的董事长,他是当年地县电厂的办公室主任,李志卿的爱将。他因为偶然的机会成为开发区电石厂的大股东,后来又在锦界工业园区投资上马PVC项目。他是我们这几天见到的最有想法的本地民营企业家。
下午采访神木县委书记郭宝成。他对当地的生态建设异常投入,说到神木绿色走廊建成后,野鸡、野兔、狐狸相继出没的情景,他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
王志强乘着夜色独自先去了大柳塔镇——神华集团的发源地。
6月4日 晴
拜访神木地方经济带头人
连续几天艳阳高照,气候干燥,我和摄影记者史小兵各有一只眼睛肿了起来;王志强发来短信,说在大柳塔采访顺利,但是早上感冒发烧,挂了吊瓶。只有陕西人杜亮身体健康,气血两旺。
晚上,终于见到了被当地人屡屡提及的神木地方经济带头人李志卿。他身材高大,但是腰有些佝偻了。李得了一种概率极低的怪病,去年以来一直在疗养。他说这种病一般是操劳过度的企业家才得的。这天,他刚从西安看病归来。
56岁的李志卿在创办神府经济开发区前是神木县副县长,90年代初曾被派到山东某地学习开发区经验,回来后就一门心思搞开发区。当时上级领导曾想把他提到另一个县当县长,官升一级,他没接受。近来不少民营企业家和煤老板都想请他出山,筹划一些大的项目,他也没有接受,“如果身体能够恢复,才会考虑。”
李志卿打电话说服了怕见记者的孙俊良第二天接受采访。地县电厂当年能上马,小有财力的孙俊良给了很大支持。
6月5日 晴
“榆林首富”的烦恼
早上,在采访亚华集团负责人和李志卿的同一座楼里,我们见到了恒元集团董事长孙俊良。体形高大、戴着有色眼镜的孙俊良说的第一句话,就让我们大吃一惊。他说:“这几年我的身体不行了,思维迟钝,变得懒惰了(这也是他怕见记者的主要理由)。”他接着说:“我18岁进入社会,那时候特别能喝酒,但是到了20多岁肝就不好了,后来养好了又接着喝,反复几次,到30多岁身体就不行了。”
说到“榆林首富”之谓,他说现在要按净资产排名,他要在100名之后了。孙俊良是靠煤炭起家,但和被当地人鄙夷的暴发户不同,恒元集团有着煤炭、电厂、电石这样完整的产业链。他认为这才是“事业”。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煤炭市场不景气的时候,孙俊良收购了一批煤矿,一时成为神木个人拥有煤矿最多的人。早年做过会计的孙俊良精于市场分析,他盘算神朔铁路开通后,煤炭就会有销路。可他没想到的是,由于神华产量上升得太快,运自己的煤还忙不过来呢,哪里顾得上他们小矿主?于是2000年前后,他决定上电厂,为了筹措资金,把几个小煤矿卖了。如今,手里还有两个煤矿的孙俊良已经很难称得上首富了。
我们在感慨中奔赴大柳塔,和王志强汇合。
王志强给我们说了件异事:在大柳塔某银行门前,一个人左胳膊夹着公文包,右胳膊向前搂着20多捆人民币(20多万吧)大摇大摆地向几十米外的座驾走去。王志强说他看呆了。这让我们想起当地人描述的煤老板在神木县农村合作银行用蛇皮袋装钱的情景。
6月6日 晴
鄂尔多斯老板的气势
早上,杜亮返回榆林、西安采访,其余三人继续北上。从大柳塔跨过乌兰木伦河就是内蒙古地界了。
下午采访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王文彪是《中国企业家》的老朋友了,见过大世面。他的情绪、气势、口气充满自信,和神木那边的企业家完全两样。不过,据说王文彪、伊泰集团董事长张双旺、鄂尔多斯集团董事长王林祥,祖籍都是榆林市府谷县。
6月7日 晴 一个煤老板的悲剧
在鄂尔多斯听到一个小故事:当地一位煤老板,按2600万的价格把一座煤矿卖给别人。第二天去办手续,顺口问人家:怎么处理那个煤矿?人家随口说:5200万又卖了。煤老板久久不作声,人们过去一看,这人已经咽气身亡。
6月8日 扬沙 大路工业园
今天,鄂尔多斯准格尔旗委宣传部的领导带我们参观了以印尼三林集团为主投资的大路工业园。园区处在沙漠之中,一阵大风卷着沙尘过来,大家都慌忙以手遮面。园区靠近黄河,规划图是一只鹰的形状。民营企业伊泰集团的煤制油项目也座落在这里。
下午返回鄂尔多斯市,忽然天昏地暗,漫天黄沙。
6月9日 小雨 返京
上午采访伊泰集团总经理张东海—张双旺36岁的儿子。鄂尔多斯民企已经到了“二代掌门”的时候了,实力自然不俗。伊泰的发展表明,鄂尔多斯的地方民营企业,已经是一支强大的商业力量,他们并不甘心让外来大企业开发当地资源,他们也有能力运作数十亿的大项目。张东海透露,他们参与投资的新包神铁路(包头——大保当)的项目建议书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复,这对神华是个挑战。
下午到包头乘飞机返京。回到北京已是深夜,世界杯刚刚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