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管理的挑战 对全球化管理的忠告



对于中国走向国际化的公司来说,最大的危险在于不懂得当地文化,不懂得在中国以外的地方如何做生意 

文/理查德·施马兰西 

全球化和本地化 

毫无疑问,这个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部分反映在国际贸易不断增长,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在其他贸易方面,包括教育贸易、服务贸易以及这方面的从事者。 

 全球化管理的挑战 对全球化管理的忠告

我们知道市场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市场参与者之间触手可及,企业面临挑战。戴尔是美国企业,但其很多供应商来自中国。西门子是德国企业,但在美国拥有数以千计的员工。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太多,所以你可以看到很多大企业甚至不那么大的企业都真正走出去,在世界各地做自己的生意,在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的管理者、自己的股东、供应商和客户,他们真正成为了全球化的企业。 

全球化现在已经是一种内在的价值了,从一个世界的工商界变成了单一的工商界。比如说我们坐同一架飞机,用同一个软件,入住同一个酒店,跟同一个咨询公司或同一个会计师事务所打交道,但这并不意味着国与国之间的差异就不存在了。比如一个高级经管人员离开酒店、办公室或自己的家,发现外面的世界还是不一样的。比如不同国家的晚会、社交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你说有没有一种单一的企业文化(商业文化)呢?当然也可能有,但其中各国的国民还会维持自己的特性,这种情况是不会改变的。 

什么叫和当地的企业和消费者打交道呢?布宜诺斯艾利斯、巴格达、曼谷、北京可能会有一些逐渐趋同的趋势,但毕竟仍有很大的差异,就像我跟我的孙子有很大的差异一样。所以,管理一方面要全球化,另一方面管理教育的参与者要懂得什么叫本地化。这当然听起来非常复杂,全球化和本地化两者并行不悖。 

我不是中国市场问题的专家。对于跨国公司来说,在中国的危险一直存在,也许会像在其他国家一样在中国失败,人们可能对于十亿消费者这个数字过于兴奋。对于中国走向国际化的公司来说也是同样,最大的危险在于不懂得当地文化,不懂得在中国以外的地方如何做生意。世界变得越来越小,我们必须创造而不是假想。我在美国中部的一个小镇长大,我的父亲修理汽车……我甚至都没想到会在北京跟你们对话。没有人能掌握所有的文化,但至少应该具有敏感性、要谦虚,去了解你所不知道的东西。 

国际化的公司应该是为每个人创造机会,一方面很国际化,一方面很本土化。如果你在北京建立星巴克,要给当地人们提供机会。很惊奇星巴克存在50多年了,他们是成功的。我认为公司文化是比民族文化更有决定性的。 

创新管理 

多样性对于公司到底意味着什么?并不是所有情况下都需要多样性。每个人都说同样的语言,每个人接受同样的培训,每个人知道同样的笑话。你不需要花费更多时间认识彼此,你不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跨文化交流,如果你需要的任务是关注,多样性并不起作用。但如果你试着发现新的任务,需要创造力和不同的视角,那么多样性会有帮助。 

创新最困难的一种是如何鼓励使大公司能够真正创新。有的管理一时有效,有的陷入困境,对于这个问题,我没有特别的智慧。敬业的人们产生有趣的想法,有支持他们冒险创新的资金,大部分人失败了,有的人成功了,这是典型的创新的产生过程。企业家支持这些激情、聪明的创新人士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就会更加愿意创新,社会需要宽容。 

很多初创公司失败是因为过于关注技术而忽视了市场、销售。你需要一个人说:是的,不错,但是谁会买它呢?你需要这样的多样性。另外,非常明显也很传统,很多好主意失败了就是因为团队失效。人跟创新的想法一样重要。在想法和成功之间,要经过员工的许多不眠之夜,那是一个艰难的旅途。你必须好好思考那些与你一起工作的人,没有一家成功的公司是由一个人来运作的,大大小小的公司都需要团队合作。 

教育全球化 

管理科学如何在跨国背景下运作呢?有些原则跟文化因素无关,比如价格因素、供求关系,这些不受文化因素的影响。但是我想说,我们今天不仅是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善于用全球化的视野来看问题,同时也要鼓励我们的学生创造一个崭新的全球化。 

上世纪90年代,斯隆(学院)就已认识到中国经济会变得越来越重要,认为斯隆必须来到中国。MIT和中国的合作项目一开始就明确,我们跟优秀的大学合作,一方面可以帮助他们提高水平,也帮助斯隆自己提高水平。在中国我们不是说要跟谁竞争,我们把教员送到中国来,希望跟中国的伙伴成为几十年的朋友,而不是说做几天的朋友,另一方面也让中国教员到斯隆学习,而不仅仅是派斯隆的老师到中国来指手划脚。 

斯隆现在怎么看待自己呢?我们不再说我们是教美国学生的美国学校,我们是一家全球运作的学校,属于地球村的一部分,属于国际社会的一部分,也属于本地文化的一部分,这对于我们的教育者、研究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会使斯隆变得更加强大。 

我们的学生应该善于在跨国公司工作,能够适应不同的文化背景。要做到这点,课堂上的教育是完全充分的。MIT斯隆管理学院在世界各地积极搜刮最好的教师和学生,学生来这里是在一个全球化的环境学习,学习圈中会有来自其他文化背景的人,学院开设国际贸易、商务管理等一些国际化课程。一些非专业课程比如组织行为学、营销也应该走向全球化,但仅仅如此还不足够,管理教育需要进行一些交流,让学生有更多的接触外界的机遇,我们的教员也能保持一个全球化的视野。 

我可以肯定的是,50年来MBA教育发展的工具可以帮助你系统地思考,但它不能给你答案。那需要创造力、严谨地思考、对于事实的检验等。它可以给你视野和工具了解相关背景,但是,坦率地说,其弱点是执行。而推动公司治理其实也没有灵丹妙药。即使在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也只是发挥了部分效果,透明度仍然有限。公司治理的改革、弊端的防范等没有完美的解决办法,尽管有这么多规范,其实到头来还是在于人性。 

像中海油没能收购优尼科等,不是个简单的问题。首先管理者需明白,政治因素不仅是国际性的,也有区域特征。一定意义上,我们是政治动物,政治不会离我们太远。这几乎无法预测,没有人知道所有的事情。企业管理者必须敏感,认识到这是重要的,虚心学习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任何成功的管理者一定是终生学习,因为你所在的环境不断变化,你要不断学习。一旦你得到MBA学位而停止学习,MBA教育就是浪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10782.html

更多阅读

2015-7-10对分级基金遭遇下折的忠告 分级基金 30万

对分级基金遭遇下折的忠告2015-07-0907:24:51来源:环球老虎财经作者:富国基金分级掌柜  昨天很可能创下史上分级基金下折最多的一天。2015年7月7日,根据盘中估值,富国移动互联网分级、招商转债分级、华宝医疗分级、工银传媒分级、申

转载 转 于娟的忠告 玛雅论玛maya作品转载

原文地址:[转]于娟的忠告作者:昌列小溪(这篇在QQ空间看到的文章,读罢令人心酸,与我女儿一般大的于娟,用生命换来的忠告,我想应该让更多的朋友知道,因为在我们周围,还有很多人在犯着与于娟同样的足以致命而

声明:《全球化管理的挑战 对全球化管理的忠告》为网友听美妙的旋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