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缺少让善良慷慨得以落实的机制
文/本刊记者 周一
“爱心中国”
2005年1月6号,北京一酒吧。
阿里巴巴的马云、SOHU中国的潘石屹、亚信的张醒生、复星的郭广昌、融创的孙宏斌、当当网的俞渝、华谊兄弟的王中军、实华开的曾强等20多位国内商界名流坐在一起,和《中国企业家》一起探讨为印度洋海啸之灾能做些什么。早在前一天晚上,马云和潘石屹等几人就密谋要开展一次“公益拍卖”,他们商议由《中国企业家》出面联络国内企业家来共同参与。
“拿我们自己最心爱的东西,放在网上拍卖。可以影响更多的人参与筹款、捐赠。”马云向众人解释说,大家的讨论很热烈。期间有人建议:请艺术家加入进来,请他们拿自己的作品来拍卖,企业家们拿出真金白银参与竞拍;把拍卖分成线上和线下两部分,北京的企业家可以参与1月26号在世纪坛举办的现场拍卖,其他区域的企业家可以参与线上筹款;现场参与者首先捐出一万元作为入场费。
这些建议很快获得一致赞同。当然如何执行最重要,在现场企业家们迅速做了一下分工,谁来联络艺术界、谁来联络企业界、谁负责和中华慈善总会沟通、谁负责后续活动的筹备,20多个人领到任务后开始分头执行。
这个名为“爱心中国”的义拍筹款活动很快蔓延开。在第二天《中国企业家》向企业界发出义拍邀请的当日,即收到了国内逾一百位企业家的确认函。在记者截稿时活动仍旧在热烈进行中,究竟还会有多少企业家参与进来、最终筹款的结果,都将会在1月26日中华慈善总会和《中国企业家》杂志主办的“爱心中国”义拍现场揭晓。
灰色视野里的善举
不过,似乎有点迟,他们的反应在海啸发生后的第十天。“内地富豪慈善意识薄弱、对捐助反应不积极、捐款额太少……”人们开始有了各种各样的评价。
对这些评价的担忧其实在公益拍卖动议之初企业家们就意料到了,他们也在讨论:“如果捐款额不是一个天文数字会不会被人骂?会不会有人说又在做秀……”不过,一向率性而为的马云说:“我才不怕呢?不论你做什么都会有人说,所以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好了。”
无独有偶,1月10日网易创始人丁磊向中国红十字会捐赠了1000万人民币,在捐出这笔内地最大的个人善款之前,丁磊曾经犹豫了一天,“为什么不用化名?为什么捐给外国,而不捐给受灾的中国人?为什么要捐1000万元,而不是500万元,是为了出风头还是斗气?”但最后,丁磊觉得这1000万元还是要捐。“中国的富人中想捐款的肯定不在少数,但大家都怕枪打出头鸟,我可以带个头。”
这或许会令人哑然失笑,在中国做好事还要前思后想。也难怪,在中国特色的国情下,“富人”始终是一个令大众充满各种复杂感情的标签。2002年胡润的富豪榜推出之后,跟随这顶“华冠”到来的是“富人税”问题和“富豪落马”事件,人们的仇富心理让每个富豪不得不学着去“藏富”。
如果说对民间“歧视”企业界可以从容应对的话,那么当这种“不理解”来自于政府的时候,企业家们的选择就十分有限了。2004年可以说是中国企业界尤其是民企的一个“历经磨难”之年,由于中央政府新一轮宏观调控突如其来,银行信贷急剧收缩,国内不少身处扩张阶段的企业都始料不及地陷入了资金危机,尤其是现金流危机。政府逻辑和企业逻辑间失去了对接的默契。
身处这样的一个环境下,当海啸来临的时候,社会却把目光紧紧盯着富人们的口袋。他们该何去何从?潘石屹说,到目前为止,他所接触到的企业家朋友,都或多或少有过捐款。“这一点说明,中国的企业家和富豪们还是有慈善意识的,只是社会不能给他们太大的压力,不能对他们过于苛求。”
“在这一点(捐款)上,希望社会和老百姓给富豪一些理解和宽容。”潘石屹解释说,国内企业家真正开始积累财富是在最近10年,和欧美企业家相比根本不在一个“重量级”;另外,国内企业家可以利用、运转的资金远没有媒体形容的那么多,很多企业的流动资金十分有限,不能打肿脸充胖子。
当这些沉浸在人们灰色视野里的富豪们克服障碍,准备做善事时,他们还需要迈过两道门槛:税收障碍和慈善机构的公信力问题。中国在慈善捐赠方面的税前减免制度不完善,另外慈善机构在近年来发生的贪污善款事件和善款分配过程的不透明,在某种程度上也挫伤了富人捐赠的积极性。中国社会缺少让善良慷慨得以落实的机制,而西方发达国家对慈善捐赠有一套标准的流程,善款通过什么途径、流入哪些渠道、起到什么效果、收获何种声誉,这些都一清二楚。
对角色转换的渴望
每天早上和晚上睡觉前看一下海啸受灾区最新情况进展,这是万科董事长王石自海啸发生后必做的事情。他在接受《中国企业家》的电话采访时说,这么大的灾难,我们必须做些什么,否则内心很难安宁。
从万科总经理职位上卸任的王石下一步想成为社会活动家,以此作为对企业家角色的延续,“利用影响力和经验来为社会做一些贡献。”2004年王石抽出一些时间投入到阿拉善沙漠的治沙行动中,这个活动由首创集团总裁刘晓光发起,王石称刘晓光“振臂一呼”立刻得到了他和其他一些企业家的响应。王石目前在做的符合社会活动家角色的事情还有投入到保护濒危动物“广西叶面猴”和创建云南“缅甸远征军博物馆”。
其实,像王石一样,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在自觉和不自觉中改变着自己的角色,非典捐赠、沙漠治理、海啸捐款……他们在关注商业的同时,也更加注重回馈社会。确实,对这些在商界已经卓有成就的人来说,早已经跨过了再去追求、盘算个人财富数目的阶段。
“一群自愿为社会驱使的驴子!”2002年末“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当《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刘东华将这顶“桂冠”奉送给在座的企业家时,会场上一片轰笑,“驴子论”或者是一种自嘲,或者是一种理解。当追求个人财富的阶段完成之后,他们希望在商业之外,能有更多的方式和途径表现他们对社会的价值。
或许未来检视中国富人阶层的成长史,针对海啸的这场“爱心义拍”,会不经意间成为中国富豪们形象改善的一个起点。倡导者之一马云就笑言,“经过这次鼓呼、组织,以后就明白怎么操作了,下一次我们会启动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