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岛外的台湾企业,其伦理观和行为方式也如内地企业般受到严峻挑战
以高买低卖方式打压竞争对手顺发公司的股票,台湾灿坤公司董事长吴灿坤最近在台湾地方法院被判入狱一年半。
当多位内地企业家在监管风暴之下纷纷落马,当我们正试图以“中国企业家生存环境在面临监管收紧、行事准则接受国际资本市场考量时,一时间难以适应”来总结中国商界的2004年时,在台湾号称小家电之王的灿坤集团出事却似乎并没有给其他台湾企业带来“连坐”效应,看来台湾企业的商誉根基的确比大陆企业来得深厚,轻易不能被动摇。但是这绝不意味着台湾企业没有值得反思的地方。
只要稍对灿坤历史有所研究的话,都会发现“出事”是灿坤必然的结果。据台湾媒体报道,2001年底灿坤用换股方式和美国某公司合并成立合资公司“EUPA”,并向投资人游说“EUPA”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每股价格9.5美元。近百名投资人投入新台币1亿元认购股票后发现上当,自2001年底至2004年初“EUPA”股份一路下跌了约100倍,因投资人向台湾有关方面检举,吴灿坤因此涉嫌“倒卖美国灿坤股票案”已被有关方面数次传唤。这桩3年前的旧案尚未澄清,2年前的这起“打压对手股票案”事发。
有意思的是此前吴灿坤曾经埋怨,灿坤15年来在大陆持续亏损,主要原因即大陆信用体制的不完善。听其言、观其行,不禁令人哑然。
在东莞和苏州,另外一群台商也正在以另一种方式消失:从2003年开始突如其来的“民工荒”,使一批无法完成订单的企业陷入最简单的难以开工生产的困境。“我现在的收入和十年前我父亲的相当,十年间什么都没有改变,为什么我还要留在这里?”绝望的打工者最终让老板们陷入了更加绝望的境地。
台湾企业早期多以“代工”方式起家,今天虽然已有企业演进到“品牌”的跑道上,但绝大多数台湾企业仍然深深受控于早期的成本文化。一切都为控制成本让路,漠视劳动者利益、贪婪攫取成为多数台商在内地生意的标签。当企业生存所需的良性生态被蓄意或者无意破坏时,最大的买单者毫无疑问就会是企业自己。灿坤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也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