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在走出国门之时,不妨“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文/曾鸣
国际化可能是目前最时髦的话题。看了不少案例,也参加了各种各样的峰会,发现很有必要介绍一下国际化的两个基本概念。
强龙不压地头蛇
这句俗语实际上概括了国际化的两个重要的制约条件。
liability of foreignness(陌生的负担):一个企业进入一个陌生的国家,对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各方面的了解肯定远远比不上土生土长的企业,这些都会带来额外的成本,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水土不服”。
Standardization versus localization (标准化和当地化):可是即使了解当地的差异,跨国公司也常常无法在产品和管理两方面适应当地情况。为了获得全球规模效应,降低成本,跨国公司必须尽可能地向全球提供标准化的产品。例如,当折叠手机早在2000年就开始在中国大流行后,诺基亚一直到2004年初才推出其第一款折叠手机,原因就是为了维持直板手机的全球统一生产和销售的最低规模要求。同样的道理,在内部管理,如薪酬机制方面,跨国公司也往往要维持足够的全球标准化,而不能充分照顾到各个国家的差异化需求。
这两个因素从根本上制约了企业的跨国经营,想一想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就能清楚地理解这点。中国企业发展的第一阶段就是在本土市场和跨国公司的竞争。成功的中国企业都是善斗的地头蛇,而最重要的法宝之一就是了解本土环境和本土客户的独特需求。可是中国企业跨出国门后能不能斗得过当地的地头蛇,同样得打个大大的问号。在他们雄心勃勃的海外扩张计划中,往往并没有把这些成本考虑进去。可是,宝洁,西门子等如此有经验的跨国企业都在中国犯了不少的错误,缺乏经验的中国企业在海外能避免这样的错误吗?大部分的企业最初的计划未免过于乐观。
不是猛龙不过江
既然面临这些成本,那么国际化的成功靠什么呢?一个企业必须在技术,产品,品牌,管理等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ownership advantage)来弥补国际化的额外成本。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早期,如果不是在产品,品牌等方面的强势,根本无法承受这么多的错误和额外成本。
所以,任何企业国际化的时候都必须考虑从这两方面因素的平衡,来分析海外扩张的可能性。经常听到的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理由是“呆在国内等死,国际化找死,等死不如找死”。可是,这两句话都未必经得起推敲。沿用原有的思路和竞争套路,在国内市场竞争态势正在发生重大转变的时候,的确很难有前途;下一步国内市场的发展需要很不一样的战略思维;另一方面,国际化也有完全不同的选择,未必非要走高风险的道路不可。联盟、合资、聘用高端人才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当中国企业一方面在本土面临跨国公司新一轮攻势,另一方面海外扩张又缺乏强有力的核心能力时,也许有必要认真考虑刘伯温在朱元璋决战中原前的献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而不要盲目跨上国际化的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