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税合并之议掀起了政府内部各利益势力的复杂博弈
来自商务部研究院的最新消息表明,两税合并已经不可能在2005年提交审议,这意味着两税合并再度宣告搁浅。究竟是谁在抵制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
之前媒体关于“54家跨国公司联名上书”的报道,将跨国公司推向抵制两税合并的最前沿。跨国公司们要求“取消对外资企业优惠政策应有一个5年到10年的过渡期”。随后财政部强硬回应,副部长楼继伟甚至表示:“一个主权国家的财政政策,任何时候都可以自主改变。”
目前国内企业的实际税负为25%左右,而外资企业的实际税负为11%。两税合并后,外资企业享有的许多优惠就会取消或不能独享,短期内外资企业的税负会明显增加。
反对者的声音更多来自政府内部,财政部与税务总局是推动两税合并的主要力量,而商务部则是主要的反对者;沿海地区尤其广东等地方政府也抵制改革。反对者认为,提高外资企业税负,取消优惠将减少外商投资,甚至使现有的外资撤出。目前,吸引外资的数量是评价官员政绩的主要指标,外资企业也成为一些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主张合并两税者认为,WTO所承诺的开放领域逐步加大,外资企业在市场准入等方面的限制越来越少,本土公司与外资企业享有同等国民待遇,公平竞争环境的要求日益迫切。在外商直接投资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改革两税合并,是最好的时机。此次54家跨国公司联名上书似乎证明了这种担忧。
税率高低在多大程度上会影响跨国公司对中国的投资信心呢?之前商务部研究院对外资企业的调查显示,吸引外资的因素中,他们更看重市场潜力、准入政策、法律环境等公平竞争的条件。有企业甚至表示,他们愿意以税率上的国民待遇来换取其他方面的国民待遇。一般认为,中小外资企业更看重税收优惠,而跨国公司更看重其他方面的国民待遇。财政部长金人庆相信,两税合并不会影响外资的积极性。
一些专家的分析称,两税合并不仅会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更将使外商投资从之前的数量崇拜中拉出来,打破以前按照地区给外资不同优惠的原则,代之以产业优惠,比如鼓励外资投资高科技及符合环保标准的产业。按照财政部透露的两税合并方案,外资享有的税收优惠过渡期依然有五年,而且以后对外资的优惠不会完全取消,而是根据产业的不同,将税收优惠从原来的普遍优惠改革为特惠制,不过跨国公司希望过渡的时间更长。
不过最终,两税合并的争论以反对者的胜利而搁置,有报道称搁置的期限有可能是三年。财政部长金人庆在不久前的会议上情绪激动地说:“现在为中资企业说话的人太少了,而为外资企业说话的人太多了。”
人们对于外资企业擅长高层政府公关印象深刻,不久前安利为代表的外资企业的政府公关和游说,就成功影响了直销立法。很多人相信,54家跨国公司的联合上书也对政府高层的态度产生影响。
今年人大议程并没有列入两税合并方案,这意味着至少2006年不会实施该政策。两税合并的方案再次进入“研究”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