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们应当以厚道的心态面对中国人无奈选择的辛苦劳动,并心安理得地享受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
2004年年底,《华尔街日报》刊登了一篇饶有趣味的报道:一名叫佩姬·斯梅德利的美国妇女决定用一种几乎令大多数美国人无法想象的方式来庆祝圣诞节——不购买中国制造的产品作礼物。最后,经过千辛万苦,她终于为孩子买到了美国制造的长统靴和咖啡机。她的体会是:“任何一种商品,有80%都是中国制造的。”
文章一开始就交代了背景,斯梅德利太太这段购物经历不仅仅是为孩子准备圣诞礼物,还是一种工作体验,她是一本面向制造业高层的杂志的主编,她认为,中国真的在让美国制造业枯萎。
这篇有趣的报道只是笔者在一个多月来读到的国外媒体关于中国制造报道的一篇,圣诞节前后,“中国制造威胁论”忽然甚嚣尘上,由头可能是2005年起纺织品配额的取消。这轮报道中,当属美国《商业周刊》的《中国价格》和法新社的《全球庆祝“中国制造”的圣诞节》最吸引眼球,前者历数了中国价格对美国制造业的杀伤,后者选取了一个特写的场景,营造了中国制造无处不在的场景。《华尔街日报》的这篇报道则算得上是见微知著。
欣赏完这几篇大作后,笔者最大的疑惑是,这些知名的财经媒体为何不约而同地失去了大气和厚道,而且忽略了常识。在商业生物链里,一流企业制定标准,二流企业制定技术,三流企业才负责制造。在当今的全球一体经济中,中国荣幸地扮演了“世界工厂”的角色(有人认为不过是世界车间),但即使工厂设在中国,厂长也是由美国担任,总工则是欧洲和日本。
就在美国人惊呼中国制造的威胁时,中国人更在为标准和技术的缺失而焦虑不安,且不说微软和英特尔在中国执掌着生杀大权,也不说中国DVD制造商每年要向海外上缴巨额专利费,连中国的篮球联赛都已经被NBA标准化了(不再分上下半场,而改成四节了),英语更成为人为升学就业提升晋升的标尺。在全球分工中,中国分到的只剩下制造,加上中国人吃苦耐劳,中国产品自然物美价廉,也自然受到全球青睐。这个简单明了的事实为什么一夜间被忘记了。
作为一个全球化分子,笔者也曾提醒过中国的出口商们,要顾及到他们摧枯拉朽式的出口攻势对自己所在的生态圈的破坏,要懂得给国外的同行“留余”,以免烧鞋悲剧重现。依照对生态圈理论的理解,笔者同样要提醒斯梅德利太太们,不必对中国制造大惊小怪。据报道,梅德利太太的儿子从来就没有买过美国制造的东西,这也印证了一位在美国的朋友说的一句略带黄色的名言:“美国人只用两个器官,上面的制造灵感,下面的制造快感,剩下的让别人去做吧!”中国制造相当程度上何尝不是美国剩下的东西。
笔者愿意把斯梅德利太太的举动理解为一种行为艺术,怪诞的举动冠以艺术的名号,就会被更多的人理解,起码不会被认为是吃饱撑得没事干。只要中国制造的产品不是因盗版和压榨工作而获得低价,它们当然有权利畅销全球。所以建议斯梅德利太太以厚道的心态面对中国人无奈选择的辛苦劳动,并心安理得地享受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否则,有朝一日,一元人民币兑8.26美元,汉语成为美国人安身立命的标尺,张怡宁、王皓成为美国青少年的偶像,斯梅德利太太不知还要做出什么更惊世骇俗的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