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低成本”为根基的“沃尔玛方式”成就了沃尔玛的强大,但对沃尔玛本身的伤害性正日益显露
1月底,美国沃尔玛集团一位高管对外表示,该公司在收购日本一家濒临破产的零售商时,遭到日本政府机构的拒绝。
2005年初,一位52岁的美国黑人女性——教育程度不高,家境贫寒的的贝蒂杜克2001年决定联合其他六名女性起诉沃尔玛性别歧视。这个赔偿金额可能高达十几亿美元的起诉案,再一次将这个美国历史上据说是最受公众诋毁的公司,推到了商业道德的死角。
关于沃尔玛的好消息不再吸引公众的兴趣,对这个最庞大公司的种种丑闻的兴奋感,已经由著名的“反沃尔玛联盟”扩及到了普通公众中间。一位美国的商业观察家对此一言蔽之,“人们已经准备好了打倒沃尔玛。”
从商业模式来讲,沃尔玛几乎无人能与之匹敌,没有人能够在商业上打败沃尔玛,这里的“商业”概念收缩至纯粹的营收范围。因为与同时代的竞争对手差距悬殊,沃尔玛在美国国内瞄准的竞争对手其实只有自己:在过去几年里,沃尔玛实施的主要战略是“增大其超级市场布局的密度”,在“是要两家年营收1亿美元的店铺,还是要三家8000万美元的店铺”问题上,沃尔玛选择了后者。一些分析师将其理解为“自相残杀”,一些分析师则定义为“内部竞争”。虽然单店的增长幅度逐年放缓,但是其销售总量的增长额几乎令其他任何企业望尘莫及。
40年来以“低成本”为根基的“沃尔玛方式”成就了沃尔玛的强大,这种极端低成本的巨大伤害性,一度被沃尔玛假装视而不见,但现在它沉淀了40余年,正等待有朝一日全面爆发。
由于低成本策略驱使,沃尔玛不得不在采购方面不断压榨供应商、不得不在薪资待遇方面反复剥削劳工,甚至曝出雇用非法移民、雇用童工的恶性事件。低薪策略提升了沃尔玛的利润,却完全导致了其雇用的140万员工的生活窘境。因为70%员工为女性,为了降低总体薪资成本,沃尔玛不惜长期奉行歧视性薪资政策。
早期的指责多源于沃尔玛内部,但是现在经济学家和众多研究者的加入,使对沃尔玛的指责上升到了新层次:由于店铺多集中于(美国)乡村地区,沃尔玛凭借低价有如蝗虫过境般消灭了众多竞争对手,一度被研究者指责“导致乡村(城镇)经济衰败的祸首”。现在当沃尔玛扩展至城市时,反对者疾呼“警惕沃尔玛将导致城市衰败”。随着沃尔玛的采购链向亚洲、非洲等地区转移,有人指出沃尔玛的剥削范围已经由单一供应商扩展到了这些国家和地区。而某些研究者甚至断言,沃尔玛将彻底摧毁它所扩张到的国家或地区的商业体系。政府方面对沃尔玛的拒绝,日本并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据说庞大的沃尔玛其年销售额占据美国的国民总产值的2%,如果把沃尔玛看作一个国家的话,它会是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一些研究者甚至认为全球经济已经逐渐被“沃尔玛化”了……
这些指责毫无疑问会催生公众内心的潜台词“打倒沃尔玛”,40年来这个来自本土维尔镇上的巨无霸,凭借其忽略人性的低成本策略,成就了沃尔玛每年的巨额营收,却在渐渐侵蚀企业和社会之间健康的商业伦理,假如沃尔玛代表着今天我们追求的商业典范,假如每家企业都像沃尔玛一样,商业在整个社会生态中会扮演一种什么样的可怕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