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稳发展才是行业之福。只是这样的共识对于龙蛇混杂的房地产市场似乎还有一段距离
2005年夏天的房地产有没有泡沫?这已经是当下中国最能刺激讲者和听众神经的话题之一。如果不是国有股减持在五月份的试点分散了注意力,房地产泡沫的争论,还可能进一步升温。各种不和谐乃至极为尖锐的观点碰撞,正是房地产这个吸引了大量资金和社会资源注入的行业的真实写照。
有一种看法是,历史总在不断地重复其自身,比如荷兰的郁金香泡沫、香港“九七”前房市泡沫,结果都有惨烈的后果。还有人说就像今天的中国股市一样,中国地产市场面临极大的危机。股市现在日益边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这么多年来,总有一些看得见的手,或许出于好意,但是始终在干扰市场,从而导致了最后难以收拾。
笔者认为,泡沫的积累和房价的崩盘之间,还不能轻易地划上等号。
更多的现象显示,改善住宅环境的需求一旦被提出,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对于居住面积更大和小区规划更好等住宅品质的渴望,在大中城市的人群之中迅速蔓延。同时,即使有人苦口婆心地算账,即使按揭供款等于月租,也不等于买房就比租房划算,但是在钢筋水泥石油等节节上涨的背景下,持币者的忐忑,始终比不上持有物业者的踏实。而且,国家外汇管理部门不知道第几次发出警告,再次强调人民币汇率不会升值。这样的举动的对错不需要我们在此处多言,但是人民币价值被低估的后果,使得外资始终存在流入套利的巨大冲动。持有人民币资产的较好选择之一就是物业。虽然有说法是热钱正在逐步淡出上海,但是国际著名投资银行在北京购入两栋写字楼的消息同时传来,这令笔者感到,围绕着人民币资产展开的这一轮外资增持还远远未到偃旗息鼓的时候。换而言之,中国部分物业的购买潮,还将在外资的推动中延续。
万科的郁亮说,房价的过快上涨无人可以从中受益,即使开发商也不例外。这话对于品牌或者大开发商来说,是对的。但是对于众多目的在于赚快钱的资金,例如炒地的,例如做一两个项目就走路的公司,则未必会像万科这么想。单纯的良好愿望不能改变商业竞争的本质。
过于亢奋的市场也绝非对房地产的真正利好,平稳发展才是行业之福。只是,在2005年的夏天,这样的共识对于龙蛇混杂的房地产市场似乎还有一段距离。在中国这两年财富收入和分配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除了已经被舆论反复炮轰的个别城市和省份,全国大多数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依然会保持着一种惯性的热度。下半年的房地产市场,最可能或者最多人希望看到的结果,就是房价不再激涨,而不是大幅回吐。